傳化物流攜手寧德C公司共塑新能源供應鏈新生態
7月25日獲悉,憑借在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專業經驗和服務能力,傳化物流攜手寧德C公司,共同探索、實踐綠色、高效的供應鏈物流解決之路,為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動能。據悉,此次合作不僅涵蓋了倉儲租賃、庫內管理、運輸中轉等傳統物流服務,更創新性地融入了光伏能源利用與綠色園區建設等前沿理念。雙方將在新能源物流車、分布式屋頂光伏電站、零碳運營管控平臺、工業互聯網智能應用及泛行業生態融合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來源:傳化智聯)
京東物流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4》,獲評行業最佳進步企業!
近日,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簡稱標普)發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4》,憑借多年構建的綠色供應鏈堅實基礎,持續推動綠色生產力發展,帶動供應鏈全環節減碳、降碳,京東物流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4》,并在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中獲評“行業最佳進步企業”。(來源:京東物流)
京東物流與野生救援簽署合作,攜手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7月22日, 京東物流與國際環保機構野生救援(WildAid)北京代表處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標志著雙方將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和面向需求側應對氣候變化等關鍵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展望未來,京東物流與野生救援將攜手并進,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創新。雙方將深化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以及氣候變化應對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和社會議題的深入實踐。(來源:京東物流)
DHL與遠景科技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近日,遠景科技集團與全球頂尖的物流企業DHL集團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綠色物流解決方案、可持續航空燃料、綠色電力供應和零碳產業園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攜手加速實現全球零碳轉型。(來源:遠景科技集團)
寧德時代增資至約43.99億
近日,寧德時代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約24.42億人民幣增至約43.99億人民幣。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曾毓群,由廈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黃世霖、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寧波聯合創新新能源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寧德時代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均取得了成績。此次增資將有助于公司擴大產能,提高市場競爭力。(來源:天眼查)
寧德時代簽約60億碳中和基金
日前由溥泉資本發起的寧德時代溥泉碳中和基金在廈門設立,基金規模60億,由火炬高新區、同安區、思明區、寧德時代、金圓集團合作簽約,將主要投向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產業領域。方溥泉資本全名為廈門溥泉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去年5月由寧德時代新能源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廈門紅樹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賴學仕共同出資成立,由紅樹投資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來源:投資界)
特斯拉二季度凈利潤腰斬,儲能業務實現爆發
7月24日凌晨,特斯拉在美股盤后發布了2024年二季度財報。目前,特斯拉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處境,二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上漲,但凈利潤卻呈現“腰斬”態勢。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2%,創下歷史紀錄,高于分析師此前預期的243.8億美元。二季度實現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約14.78億美元,同比下滑45%;毛利4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當季毛利率18%,低于去年同期的18.2%,但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7.4%。
盡管汽車業務遇到一定挑戰,但特斯拉儲能業務卻在二季度實現爆發,成為了其新的“金礦”。財報數據顯示,二季度特斯拉儲能業務銷售額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長100%,該業務毛利率接近25%,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此外,特斯拉以往盈利的一大推手——通過出售碳排放信用額度獲得的收入二季度再次立下大功。本季度這類所謂“賣碳”的收入達到創單季紀錄的8.9億美元,為一季度4.42億美元收入的兩倍多,更是比2023 年第二季度 2.82 億美元“賣碳收入”的三倍還多。(來源:環球零碳)
價值超過30億美元!特斯拉簽下史上最大儲能訂單
7月18日,特斯拉和美國新能源公司Intersect Power宣布達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根據合同,特斯拉將為Intersect Power提供15.3GWh的Megapack電池儲能系統,以支持其到2030年的太陽能+儲能項目組合。這份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合同,不僅刷新了特斯拉在儲能領域的單筆合同記錄,也標志著特斯拉Megapack電池儲能系統的又一重大突破。而15.3GWh的容量也將超過陽光電源與沙特ALGIHAZ簽署的7.8GWh的儲能項目。據悉,特斯拉此前已為Intersect Power的項目提供了Megapack儲能系統,目前已投入運營和在建的Megapack已達2.4GWh。(來源:環球零碳)
特斯拉年底量產全干法4680大圓柱電池
7月26日獲悉,有多位接近特斯拉的工程師表示,特斯拉電池團隊最新的任務是年底量產全干法的4680大圓柱電池,“現在已經有電芯在裝車準備做測試了,先在美國量產,歐洲工廠緊隨其后。”電池生產工藝還有擁有巨大的改進空間,這是馬斯克固執的開發4680的原因之一,他想改變電池制造的傳統方式,就像改變傳統的汽車制造一樣。按照馬斯克最初的預期, 4680 電池可以減少約 20% 的電池的制造成本,35% 的設備投資成本和 70% 的工廠占地面積。(來源:36氪)
富士康加碼布局固態電池
7月24日消息,鴻海科技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同河南省政府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總部功能。同時,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布局電動車試制中心、固態電池等項目。其中,固態電池項目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制造。(來源:儲能前沿)
100億!清陶能源固態電池項目即將開工
7月19日,成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競得位于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郫都片區的一處工業土地,將用于清陶固態電池西南產業基地項目建設,該地塊凈用地446畝,規劃建設固態鋰電池電芯生產線及模組、PACK生產線以及固態電池技術研發中心。“清陶能源成都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分兩期建設15GWh固態電池儲能產業基地。其中,項目一期租用郫都區電子信息標準廠房18000余平方米,已于去年5月完成產線建設并投產,這也是成都首條半固態電池生產線。目前,我們正倒排工作推進計劃,抓緊施工設計等工作,力爭今年10月實現二期項目開工。” 成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朝凌告訴記者,項目建設時間預計3年,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超百億元,新增就業超過3000人。”(來源:儲能前沿)
中國石化:擬新建1萬座光伏站點
7月19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正式啟動“萬站沐光”行動,規劃到2027年,在油氣礦區、石油石化工業園區及加油站等新建設光伏站點約1萬座左右。“萬站沐光”行動從布局集中式光伏發電、推進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穩妥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等多方面支持培育光伏發電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拓展光伏發電應用場景,促進光伏發電高質量躍升發展,推動新能源與傳統油氣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來源:中國石化)
國內首個全綠電供應虛擬電廠正式投運
7月18日,由中廣核打造的國內首個全綠電供應電廠項目在浙江寧波東方電纜園區正式投入運行,打破了傳統發電廠運營模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的局限。國內首個全綠電供應虛擬電廠項目已于7月18日在浙江寧波東方電纜園區正式投入運行。記者從打造該項目的中國廣核集團獲悉,項目實現了工業園區可溯源全綠電供應,通過光伏、儲能、充電樁、工業負荷協同運行,可實現多種電源參考實時經濟性智能切換。(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198億元!華能內蒙古4GW風電大基地項目獲核準
近日,鄂爾多斯市能源局發布《關于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4GW風電項目核準的批復》,同意建設該項目。《批復》顯示,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4GW風電項目位于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錫尼鎮、伊和烏素蘇木、巴拉貢鎮,項目總裝機容量400萬千瓦,擬安裝單機容量8.5MW風電機組470臺、5MW風電機組1臺,配套建設機組箱變及6座220kV升壓站,以地埋方式同步配套建設匯集線路616公里。項目單位為內蒙古華能庫布齊能源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98億元。(來源:能源界網)
中石油加入油氣脫碳憲章
7月22日,中石油正式成為《油氣脫碳憲章》(Oil & Gas Decarbonisation Charter, OGDC)的最新簽署方,與全球超過50家油氣生產商共同致力于減排。中石油的加入使得憲章簽署方在全球石油產量中的占比超過42%。(來源:財聯社)
40MW!國內最大氫能調峰電站項目備案通過
近日,黑龍江大慶市40MW氫燃料電池發電項目備案通過。該項目由大慶晨龍氫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63000.0000萬元,規劃選址位于大慶高新區宏偉化工園區,計劃2025年底建成投產。(來源:國際氫能網)
全球最大!上汽安吉物流第二艘綠色汽車運輸船交付
7月24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聯合中船貿易為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600車位LNG雙燃料遠洋汽車運輸船系列船第二艘(H2660)“上汽安吉錦誠”輪正式命名交付。“上汽安吉錦誠”輪為LNG雙燃料、低碳環保、擁有7600車位的新型運輸船,符合ESG發展理念,是國際遠洋的主流船型,可裝載7600輛國際標準尺寸乘用車(RT43)。
為更好助力中國智造跨洋出海,除傳統燃料汽車外,“上汽安吉錦誠”輪還適裝電動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和天然氣燃料汽車,特種重卡,拖車及MAFI,亦可適載規定危險品貨物。安吉物流制定了《船舶載運新能源車管理辦法》和《船舶運輸替代能源汽車管理辦法》,嚴格規范相關作業要求,保障每一輛新能源車安全出海。(來源:國際船舶網)
中共中央最新部署:關于碳中和、新能源和電力市場改革
7月21日,《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全文公布。在“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方面,《決定》提出: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完善綠色稅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來源:環球零碳)
武漢簽約碳交易項目346億元
7月21日,武漢市碳招商推介大會召開。大會以“‘碳’尋武漢,共贏未來”為主題,聚焦雙碳技術、新質生產力、環境治理等多個領域。大會集中簽約光谷環保全國靜脈產業園、微藻碳中和、中廣核湖北新能源投資等51個項目,簽約總金額達346億元。(來源:央視網)
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發布“雙碳”重要計劃
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五部門聯合發布《電解鋁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計劃指出,到2025年底,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行業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達到25%以上,再生鋁產量達到1150萬噸。通過實施節能降碳改造,電解鋁行業2024年—2025年形成節能量約25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650萬噸。嚴格執行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不再新增電解鋁產能。新建和改擴建電解鋁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 A 級水平!(來源:國家發改委)
重磅文件:明年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要超80%
7月23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印發《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體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長10%,平均單位算力能效和碳效顯著提高。《行動計劃》將新建及改擴建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標和方案作為節能審查重要內容,逐年提升新建數據中心項目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到2025年底,算力電力雙向協同機制初步形成,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80%。(來源:國家發改委)
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聯盟在京成立
7月24日,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據悉,這是我國能源化工領域首個聚焦于碳足跡的聯盟,由中國石化聯合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國家管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化、萬華化學、浙江石化等8家企業共同發起,將通過成員間技術、經驗的共享與合作,推動我國能源化工產業鏈碳足跡精準化核算與應用,推進國際合作與互認。目標是到2027年,初步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形成約20個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助力行業碳減排。(來源:上海證券報)
湖北100億元母基金成立,融合碳市場、碳金融、碳產業
7月20日,在湖北碳市場開市十周年主題活動上,總規模100億元的湖北綠色低碳發展母基金成立,基金主要投向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基建、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以及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先進制造、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等產業,助力湖北綠色轉型發展。(來源:湖北日報)
上海29.3GW深遠海風電規劃獲批復,每年可發1000億度綠電
南方財經7月22日消息,風電板塊震蕩反彈,海上風電方向領漲,海鍋股份20CM漲停,海力風電、明陽電氣、中環海陸、盤古智能等跟漲。消息面上,近日,上海市29.3GW深遠海風電規劃獲國家批復。上海市政協召開“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助推上海實施雙碳戰略”重點提案專題督辦辦理推進會。從會上獲悉,深遠海風電是上海市未來可持續開發的最大綠電資源寶庫,上海市市發改委已編制規劃并獲得國家批復,總規模2930萬千瓦,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約1000億千瓦時綠電。(來源:南方財經)
CCER交易市場半年開戶4500余家
7月21日,在湖北武漢召開的中國碳市場大會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科學家徐華清介紹,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半年來,已完成開戶4500余家。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是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注冊登記機構。(來源:中新網)
動力鋰電池國家標準來了
北極星儲能網7月19日獲悉,由交通運輸部歸口組織編制的國家標準《動力鋰電池運輸安全及多式聯運技術要求》已形成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文件規定了動力鋰電池運輸的分類與分級、基本要求,以及運輸包裝、托運、裝卸、臨時存放、多式聯運和應急處置的要求。適用于動力鋰電池的運輸和多式聯運。儲能鋰電池及其產品(集裝箱式儲能系統除外)、含有機電解質的鈉離子單體電池和電池組運輸參照使用。文件提出,將動力鋰電池運輸等級按照安全風險由低到高的順序劃分為A級、B 級、C級三個等級。A級和 B級均為新出廠動力鋰電池。其中,A級要求荷電狀態不大于30%,且需要通過熱失控試驗。(來源:北極星儲能網)
長三角一體化新突破:加快打造千萬千瓦級綠色儲能基地
近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印發《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為長三角未來三年工作重點明確了路線圖和任務書,標志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向縱深推進。《行動計劃》除了進一步加強長三角科技創新跨區域協同,拓展城市合作廣度和深度,推進蘇州與上海深化一體化發展、嘉興與上海全面接軌發展等之外,在新能源產業和新能源體系建設以及綠色低碳發展一體化方面,也有諸多新的舉措。共建長三角綠色低碳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建設低(零)碳園區、工廠。編制實施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方案,加快打造千萬千瓦級綠色儲能基地、華東抽水蓄能基地。推動三省一市充電平臺有效銜接和充電基礎設施數據信息共享,打造區域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一張網。(來源:上海發布)
總資產達5240億元,SK集團旗下兩大能源公司合并
7月17日,SK集團旗下SK Innovation與SK E&S各自召開董事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兩家公司的合并議案。兩家公司將合并成為一家集合傳統能源和未來能源事業,且涵蓋電池、電儲能系統集成(ESS)等電氣化事業的綜合能源企業。合并后,新公司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民營能源企業,其總資產將達到100萬億韓元(約合5240億元人民幣),年銷售額將達88萬億韓元(約合4611億元人民幣)。(來源:工業能源圈)
美國太陽能巨頭突然破產
美東時間7月19日,美國太陽能巨頭—SunPower正式拉響了“一美元退市警告”,市值縮水超三分之二。據證券時報報道,美國投行Roth MKM最新爆料稱,其獲得的一封信函顯示,SunPower于當地時間7月17日告訴經銷商,公司不再支持新的租賃和購電協議銷售,也不支持新項目的安裝并停止發貨。SunPower在信函中表示,公司已無法為運輸中和已交付的貨物提供安裝服務,“SunPower知道這一決定的‘嚴重性’,正在尋找替代供應商來轉讓已售項目。”這份信函曝光后,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SunPower已瀕臨破產。還有人認為,SunPower很可能“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最終將出售其剩余資產并將其股票退市。(來源:CNBC、工業能源圈、財聯社、券商中國)
超85萬平方公里!沙特啟動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資源普查
據阿拉伯新聞網報道,沙特將啟動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資源普查,預計將安裝1200個測量站,這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普查。阿拉伯新聞網援引一份官方發布的消息稱,沙特能源部長主持啟動了一個可再生能源地理調查項目,“該項目的范圍是前所未有的”,旨在為沙特境內所有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確定最佳地點。
據了解,上述調查項目是沙特國家可再生能源計劃的一部分,將進行一項覆蓋85萬多平方公里的廣泛地理調查,相當于英國和法國或德國和西班牙的陸地面積總和。該調查將根據資源可用性和戰略優先事項確定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最佳地點。業界普遍認為,此次大規模普查將有助于沙特實現其可再生能源目標,即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約占電力結構的50%,還將支持沙特的化石燃料替換計劃,該計劃旨在到2030年在公用事業、工業和農業部門每天替換100萬桶化石燃料。(來源:阿拉伯新聞網、pv-magazine、PV-Tech)
南非將建立特區吸引氫能投資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于當地時間7月18日強調,政府將通過重振工廠和農場運營、推動綠色能源和數字經濟等領域的發展,來全面提振南非經濟。拉馬福薩總統對南非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表示高度期待,并強調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重要性。他明確指出:“南非致力于構建一個以綠色氫能及相關產品、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部件的出口為核心的綠色制造業體系。”為此,南非計劃在博戈巴伊地區建立經濟特區,以吸引對綠色氫能項目的投資,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的綠色轉型。(來源:中國新聞網)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7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6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3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3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4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55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