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狂徒極兔要上市了。
菜鳥集團啟動上市計劃、傳聞順豐也在籌劃香港二次上市,但這一次又被極兔“搶了先”。6月16日晚間,港交所披露了極兔速遞上市招股書,由摩根士丹利、美銀、中金公司作為聯席保薦人。
自2015年在東南亞創立之后,極兔速遞一直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不僅快速覆蓋了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中國等13個國家的物流網絡;2020年3月在中國正式起網后,靠打“低價”,只用10個月時間日單量就突破了2000萬,一度被稱為“物流屆拼多多”。
數據顯示,進入中國市場3年的時間,極兔已覆蓋了超98%的縣區;2022年,其在中國境內包裹處理量達到120.26億件,市場份額約為10.9%。
從發展速度來看,極兔確實甚至可以非常生猛,甚至可以算作是“物流狂徒”。但在強者林立的物流市場廝殺,和菜鳥、順豐兩家行業寡頭“一波”沖擊上市,跑得快的極兔真的也能跑贏嗎?
極兔成就在“跑得快”,吃虧也虧在“跑得快”,走到今天極兔的高速發展給它造成了非常不健康的財務狀況。
招股書顯示,極兔在過去三年時間發展迅猛,2020-2022年,極兔營收分別達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72.67億美元,合計接近1000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高達110%。
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后,高額虧損也“伴隨”著極兔的發展之路。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虧損6.64億美元、61.92億美元,去年則扭虧為盈達到15.73億美元;2022年扭虧為盈主要由于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收益。前述期內,如扣除公允價值、股份薪酬等影響,極兔經調整凈虧損分別達4.76億美元、9.11億美元、7.99億美元,累計虧損約156億人民幣。
與此同時,極兔的營收增速也呈大幅度下降趨勢。具體來看,極兔2020年營業收入為15.35億美元,2021年為48.52億美元,2022年為72.67億美元;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營收的同比增速,分別為357.7%、216%和49.8%,似乎隨著中國市場覆蓋率的提升,在發展中開始遇到了增長天花板。
細究不難發現,財務承壓與極兔自身燒錢打低價和買買買密不可分。“0.8元發全國”“平均每單虧0.4元”“一天燒掉一個億”,種種媒體貼給極兔的關鍵詞,直到今日也是歷歷在目。
另極兔招股書顯示,2021 和 2022 年剔除貨幣換算的影響,在中國市場,極兔單件包裹收入分別為 0.25 美元和 0.35 美元,低于國內主要快遞企業的價格水平,以此都不難看出極兔為了競爭,低價策略有多狠。
一邊燒錢低價卷,一邊還在大舉投并。2021 年 10 月,百世集團將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 68 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極兔;2023 年 5 月,極兔再與順豐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豐網控股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交易作價11.83 億元,極兔收購豐網 100% 股權。
買百世可以理解為“重金圈地”。按照百世當時披露的日單量2500萬數據來看,極兔收購它進行業務合并,對其在國內快遞市場份額的提升會有較大的幫助。公開數據顯示,2022 年 6 月,極兔全網的日均業務量突破 4000 萬件以上,若以票單量作為衡量標準,極兔在當時已經僅次于中通、韻達和圓通。
但壞就壞在百世本身就是一個連續虧損的“盤子”,早從2015年開始百世集團就已經不盈利了,數據統計到2021年,7年累計虧損接近150億元,是國內虧損最嚴重的快遞公司。2021 年,在極兔的輸血之下,百世勉強盈利;但是 2022 年,很快又進入虧損的狀態。
豐網也被外界視為順豐的一個失敗品,不知極兔是為了作為上市籌碼,還是希望借由豐網進一步開疆拓土,改變客單價低、實現走向高端市場的訴求;但實際上收購豐網無疑會讓極兔面對更大的資金壓力。公開信息顯示,2022 年豐網信息虧損 7.47 億元,今年一季度再虧 1.43 億元,截至今年 3 月末負債高達 21.3 億元。
無疑,通過令人膽顫的燒錢模式,極兔實現了“拿下”中國市場的目標;但是,因殺的太猛,燒了太多錢,也使得謀求上市似乎成為了極兔唯一的選擇。
一邊在中國市場大筆投入、搶占地盤,另一邊,極兔在東南亞市場也面對眾多強敵。?
據公開信息,2019年東南亞的互聯網經濟達到了1000億美元,保持現在的發展趨勢,在2025年,很容易實現3000億美元。伴隨著東南亞市場電商經濟的崛起,極兔在中國市場面對的巨頭也在東南亞和它展開激烈競爭。
2021年9月,順豐斥資175億港元,完成對嘉里物流51.5%股權并購。隨著嘉里物流并表,2022年度,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878.7億元,同比增長124.1%,在總營收中占比達到32.8%。同時,菜鳥、京東物流在東南亞建倉,中通、圓通、韻達這些“通達系”也紛紛在開辟東南亞業務。
各大巨頭紛紛進擊東南亞市場,對極兔在東南亞的業務無疑存在威脅和沖擊。按地區來看,2020年至2022年,極兔來自東南亞市場的收入分別為10.47億美元、23.78億美元、23.82億美元,同期,極兔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分別為4.79億美元、21.81億美元、40.96億美元。
從收入數據來分析,極兔雖然在虧損下實現了中國市場的營收貢獻比例上升,但東南亞地區對極兔總營收的貢獻卻從2020年的68.1%下滑至2022年的32.7%。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包裹量計,極兔是東南亞排名第一的快遞運營商,市場份額為22.5%,由此可見東南亞市場對極兔的重要性;但近年來,極兔在東南亞市場的毛利率也在不斷下滑。招股書顯示,2020年,極兔東南亞市場的毛利率為29.8%,但到了2021年該指標已降至27.8%。去年其東南亞市場的毛利率更是下跌至20%。
毛利率下降,側面反應出極兔在東南亞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的狀況,甚至不乏媒體認為2022年的毛利率下跌,已呈現出極兔在此市場開始上漲乏力。
東南亞市場貢獻與毛利率雙下滑,國內市場也在“虧本”經營。2022 年,極兔的毛利率為 -3.7%,而與其業務相似的通達系快遞公司,整體毛利率正常在 10%-20%上下。
而毛利率低也與其在中國市場競爭承壓直接相關。數據顯示,打低價戰的極兔在中國市場的單票成本分別為0.51美元、0.41美元和0.4美元,單票收入為0.23美元、0.26美元和0.34美元,這意味著每干一票虧0.2美元左右。
雖然選擇降低盈利拓展市場也很普遍,但從物流行業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卻很危險。隨著市場占有率提升,單量越是巨大,虧損可能越是不可控;而如果極兔停掉低價,或又面臨著核心競爭力的丟失。
因此,為了長久供血和續命,極兔不得不IPO,走向二級資本市場。?????
總體來看,在低價戰役中進退兩難的極兔,是時候考慮長期發展戰略了。IPO不失為一種長遠策略,但這也是一條雄關漫道。
眾所周知,過去極兔在東南亞市場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OPPO的助力。創立極兔之前,李杰曾是OPPO印尼的創始人,2013年帶領OPPO團隊開辟印尼市場,隨后不僅OPPO為極兔提供了資金支持,更通過自身龐大的訂單量給極兔提供了業務保障。
隨后進入國內,極兔起家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拼多多的助力。公開信息顯示,極兔在 2020 年 4 月開始大規模吸收來自拼多多的訂單,當年 95% 的包裹均來自拼多多;其招股書亦表明,“客戶A”為極兔的第一大客戶,2021年“客戶A”為其貢獻了收入的35.4%,不少投資者認為這個客戶就是拼多多。但是,在2021年-2022年期間,兩家的業務往來從17.15億美元下滑到12.31億美元。
伴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極兔與其他物流巨頭們的拼殺進入到白熱化,OPPO的助力對比海外市場規模所占的份額會越來越小,另一邊拼多多的作用也會隨之降低,極兔需要面對的是與物流巨頭真刀真槍的對壘。
一頭阿里巴巴加快推進著菜鳥上市計劃,扶持其徹底阻擊極兔,作為抗擊拼多多的重點線;另一頭,極兔剛進入中國市場就遭到“三通一達”的封殺,現在各家也是對其虎視眈眈。
從過去一年的表現看,極兔非常努力地拓展著抖音、快手等其他直播電商訂單,并開展多電商平臺的合作。但阿里系有菜鳥,京東人家有京東物流,在抖音這邊合作的也有“三通一達”。且具體來看,抖音也是相對更傾向于中通,中通為抖音提供 3C、美妝、服飾產品等多類目貨品的派送服務。
同時,在中國市場僅發展三年的極兔,在品牌與設施上均與友商存在較大的差距。
從品牌影響力的角度看,順豐和京東物流在高端配送方面時效性與服務有很強優勢,中通和圓通在龐大的淘系商家面前已有了非常成熟的服務體系,交付體驗和綜合性價比方面均有很強的競爭力,極兔一時難以拼得過。
在設施方面極兔也相對有所落后。《晚點 LatePost》報道就曾剖析,極兔收購百世后優先選擇使用用百世的轉運中心,而百世的基礎設施雖然相比極兔有顯著改善,但在“四通一達”中還是相對落后的。單量超過兩千萬單時,網絡已經開始出現卡阻,預計日單量兩千五百萬單可能造成嚴重堵塞,三千萬單有癱瘓風險。
面對物流市場巨大增長機遇,各家都希望能早日成長為中國物流領軍者。但如果想實現更高的目標,極兔還僅依靠“借力打力”是不行的,需要面向未來做長期布局。一方面有效提升盈利能力,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另一方面多向其他企業學習,加強基礎建設。畢竟,中國物流企業爭鋒異常激烈,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而這次IPO,極兔能再次完成逆襲嗎?這先不下定論,值得確信的是,極兔急需IPO的續命錢。?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0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