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股價大跌,加上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本周再出售36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使圍繞該公司的負面傳聞不斷,投資人能期待特斯拉在2023年的表現嗎 ?
據日經新聞(Nikkei),豐田汽車(Toyota)在今年第三季的全球新車販售數量為特斯拉(Tesla)的 7.6倍,但是每一輛特斯拉的毛利卻居于業界之冠,高出豐田 8 倍 之多!
以數據來看,豐田在第三季度的全球銷售數量為 262萬輛,遠高于特斯拉同期的34.4萬輛,但是每一輛豐田汽車的毛利為 1200美元(約新臺幣 3.6萬元),遠低于每輛特斯拉的毛利9570美元(約新臺幣 28.7萬元)。
雖然賣車是特斯拉的主要獲利來源,不過特斯拉還有許多其他的進帳來源。攤開特斯拉將近 20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一家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花了17年的時間,透過生產成本的降低、供應鏈的優化,直到2020年才真正開始獲利。
不過,根據福布斯雜志(Forbes)的報道,近期特斯拉在德州、柏林的超級工廠面臨電池供給的短缺、中國疫情封控與供應鏈不穩等問題,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因此若特斯拉僅仰賴賣車作為唯一的營收來源,勢必很難撐得下去,一定得有其他財源度日。那么,特斯拉除了賣車之外,還有哪一些業務?
車輛的銷售是特斯拉的主業,且車輛販售的營收占比在這幾年也愈顯重要。以銷售數字來看,特斯拉在 2021年售出93.6萬輛車,較2020年的49.9萬輛的成績,具有相當幅度的成長。特斯拉預計2022年的銷售數字可達到150萬輛的目標。
特斯拉在車輛販售營收的增加,除了歸功于需求的熱絡,車輛的成交價也是關鍵,進而提升獲利。以營收數字來看,特斯拉在2019年虧損逾8.6億美元,但是受惠于全新車型Model Y的推出、生產規模的提升、德國與中國市場的成長,特斯拉終于在2020年轉虧為盈,全年營收達到3150億美元,獲利約為7.2億美元,且以2021年來 看,光是車輛銷售的獲利就達到約55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了665%,成長幅度相當驚人!
隨著各項科技的導入、超級工廠不斷地在各地擴建,預計車輛販售的營收占比將有所增加,成為特斯拉未來收益的關鍵。
為做到節能減碳,各國政府紛紛提供碳權交易的政策誘因,讓各家車廠轉而生產電動車或新能源車輛。對于那一些生產高油耗、高污染車輛的車廠來說,必須購買碳權才能符合各國政府的環保法規。
由于特斯拉只生產、販售電動車,因此能夠無償取得足夠的碳權,并轉賣給這一些碳權額度不夠 的車廠,成為另外一項收入來源。對特斯拉來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碳權交易是重要營收來源。
據《工商時報》,特斯拉在 2021年7月公告第二季財報后,股價一路狂飆,造就執行長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背后主要原因不只是締造有史以來最高的營收成績119億美元,同時也是首次不必依靠碳排放交易等額外收入就達到獲利的承諾。
在2021年的財報中,全年獲利55.19億美元,其中碳權營收為14.6億美元,預估2022年該項營收將到達20.5億美元,而主要受益于歐盟所通過的新車行駛碳排放標準的法案。
雖然碳權交易是特斯拉的重要營收來源,但也有專家提醒,隨著各家車廠提升電動車與新能源車輛的研發與制造能力,未來需要向特斯拉購買碳權的需求會逐漸減少; 因此,可以預期這一塊的比重會逐漸降低。
作為電動車輛的制造商,車輛的周邊服務同樣是特斯拉的重要營收來源之一。首先,如同各家車廠一樣,售后保修服務是相當重要的一塊。再者,隨著電動車的普及率提高,中國電動車的業務同樣相當強勁。此外,電動車的充電樁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周邊服務; 除了服務自家車主外,特斯拉也提供非該品牌的車輛使用充電樁。
特斯拉除了大家熟悉的電動車之外,其實還有一套可持續能源完整生態系統的解決方案,包括一系列的能源產品:Powerwall 儲能電池、Megapack商用儲能電池,以及Solar Roof太陽能板。 透過這些設備的運用,特斯拉能夠將能源有效地儲存,并作為家用或公司使用的電力備援。
據《Forbes》,該公司最近宣布,它正在提高Megapack工廠的產量,以滿足對儲能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盡管如此,目前對儲能產品的需求仍大于供應。 特斯拉2021年的能源總收入為 27.8億美元,而能源收入成本為 29.1億美元,導致該部門當年虧損1.29億美元。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3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