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船舶數據公司VesselsValue為ShippingWatch匯編的數字,在未來五年,將有1048艘集裝箱船下水,相當于現有船隊的14.6%。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表示,這遠超過疫情前十年水平,當時平均每個季度有38艘船投入使用。因此,集裝箱運輸市場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遭受船舶運力過剩的影響。今明兩年下水船舶最多,將有超800艘集裝箱船交付,運力相當于590萬TEU。
未來5年新船下水數目
馬士基集團對這一情況表示擔憂,馬士基或多或少主動放棄了世界上最大的承運人的地位,讓給競爭對手地中海航運公司,專注于用能夠使用綠色燃料航行的新船取代舊船。馬士基CEO Vincent Clerc 5月8日表示:“我們更擔心運力過剩的原因是,我們無法控制這種情況。其他船公司等待大量新船,而不是我們?!?/p>
未來5年新船下水運力
疫情期間,美國和北歐的貨物消費強勁增長。同時,封控和勞動力短缺造成了全球港口的廣泛擁堵。隨后,運價飆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大型班輪公司帶來了歷史性的收益。然而,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在通貨膨脹、高利率和過剩庫存等因素導致需求崩潰之后,事態發展發生了變化。德路里的全球集裝箱運價指數顯示,自2021年9月達到峰值以來,運價已經下降了80%以上。
雖然馬士基對新造船的浪潮感到擔憂,但赫伯羅特似乎更加平靜。赫伯羅特CEO Rolf Habben Jansen表示:“當你觀察新船下水(對市場造成的影響),2024年和2025年比2023年要大,因為絕大多數的船在今年下半年才下水?!迸c此同時,很多船舶即將退役并被拆毀。當運力短缺處于高峰期時,船公司基本上不將船舶交給拆船廠。一些觀察家現在預計許多老舊集裝箱船將在新船交付的同時退役。Braemar公司最近評估說,在2023年和2024年可能有400艘集裝箱船將被拆毀。在對集裝箱運輸市場第一季度發展的分析中,Braemar還表示,船公司已經開始對新造船訂單表現出更多的不情愿。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0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8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3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