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船作為全球航運市場中一個極度細分的市場,在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中國造成新勢力正強勢出擊,大有實現“彎道超車”之勢, 加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發揮的鯰魚效應,極大推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期,中國有望重復日本1980年代的情景。
然而,目前我國自有的汽車船隊太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全球汽車船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并且與全球汽車主要出口國/地區分布一致,以日本、韓國、歐洲船東為主,而且日韓汽車船運力大多與本國汽車生產商深度綁定。而且,汽車船在營運方面,幾乎不存在“現貨”(SPOT)市場,巨大的供需缺口很難通過租船市場來彌補。要想真正解決中國汽車企業出現“出口難”、“訂艙難”等問題,確保汽車產業供應鏈穩定且強大,“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加速本土PCTC船隊組建成為必然選擇。
中國汽車出口尤其是新能源車出口帶動了全球汽車海運需求的大幅增漲,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滾裝運輸市場運價開啟上升通道。汽車船細分市場供需關系已在疫情前由運力過剩轉變為供需偏緊的基本面支撐租金繼續強勁上漲,并創下歷史新高。
2022年10月,6500CEU船舶12個月租期租金就達到10萬美元/天,12月份達到11萬美元/天,較2022年初上漲7.5萬美元;5000CEU船舶12個月TCE達到90000美元/天,上漲6.45萬美元。2000CEU船舶12個月TCE約為30000美元/天,也顯著高于2022年1月的15000美元。
全球第三大獨立汽車船挪威船東Gram Car Carriers (GCC)就表示,目前汽車船租金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同時,該公司披露,2022年10月18日,”Viking Destiny”輪 (6700 CEU)續租5年,租金總額1.186億美元,新合同2023年3月起租,日租金65000美元。11月10日,“Viking Bravery”輪(6700 CEU)與歐洲運營商簽訂5年期租合同,租金總額1.18億美元,新合同將于2023年7月起租,日租金64900美元。
隨著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量的持續攀升,汽車船成了“香餑餑”。截至目前,我國造船廠在手訂單占比達到83.7%,在全球汽車船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廣船國際手持22艘、招商重工(江蘇)訂單18艘、金陵船廠手持15艘、中集來福士13艘、廈門船舶重工12艘、招商金陵(威海)船廠10艘、外高橋造船8艘、江南造船8艘、蕪湖造船3艘和馬尾造船2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前2個月,中國造船廠從本輪量價齊升的汽車船訂單潮中充分受益,包攬了全部汽車船訂單,而這一消息,幾乎刷爆朋友圈。
129艘PCTC訂單船廠統計
事實上,在疫情初期,其實主流的運營商都對汽車船的未來持悲觀預期,大量拆解和淘汰老舊船舶,汽車船運力一直呈負增長。隨著中國汽車出口的增長,全球船東均已開啟新一輪新船投資,帶來大量新船訂單,推動新船價格和二手船價格持續上升。
從船舶價格來看,新船造價及二手船價格持續上漲。在運力緊張、船臺緊缺、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影響下,7000CEU汽車船新船造價較2021年初上漲30%以上,達到9400萬美元的歷史高位。轉售船價格達到1.15億美元,5年船齡二手船價上漲幅度更高,達到9500萬美元,超過新造船價格。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汽車運輸船隊共有758艘。全球訂單量為約為132艘,相當于當前船隊的24%,這高于17%的歷史平均水平。
據克拉克森估計,目前汽車船訂單的交付時間表仍不足以滿足預計需求,至少到2025年。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汽車船運力都將處于緊缺狀態。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市場主要為歐洲、南美市場,遠距離運輸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汽車船的需求。在2024—2030年,預計全球需要建造100~200艘汽車運輸船以適應需求的增長。
汽車船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并且與全球汽車主要出口國/地區分布一致,以日本、韓國、歐洲船東為主,而且日韓汽車船運力大多與本國汽車生產商深度綁定。
在汽車船全球運力排名前15的運營商中,日本郵船(NYK)、商船三井(MOL ACE)和韓國HYUNDAI GLOVIS排名前三,川崎汽船(K LINE)排名第四,這彰顯了日本和韓國在全球汽車運輸方面的實力,主要源于其汽車生產的實力。
威克滾裝船務(EUKOR CAR CARRIER)排名第五,EUKOR成立于2002年,當時華倫威爾森(Wallenius Wilhelmsen)收購了現代商船的汽車船公司。目前,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KIA)持有該公司20%的股份,華倫威爾森持股80%。
與此同時,由EUKOR、華倫威爾森和ARC組成的集團,擁有和運營約130艘汽車船,服務于六大洲的15條貿易航線,以及全球內陸分銷網絡、120個加工中心和11個海運碼頭。
挪威禮諾航運(H?egh Autoliners)一直是汽車船領域的知名品牌。早期,雷夫禮諾集團主要擁有和運營油輪業務。1970年,與Ugland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即H?egh Ugland Auto Liners(HUAL),這也雷夫禮諾集團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滾裝船運輸運營商的基礎。2000年3月,雷夫禮諾集團收購了HUAL另外50%的股份,五年后更名為H?egh Autoliners。
自2006年以來,雷夫禮諾集團已分為兩個獨立的實體,禮諾船運和禮諾液化天然氣(H?egh LNG)。
2008年,禮諾航運從馬士基集團手中收購了由12艘汽車船組成的船隊,馬士基由此成為持有禮諾航運37.5%股份的股東。一年后,馬士基使用選擇權又購買了另外1.25%的股票。
挪威禮諾航運于2021年在奧斯陸泛歐交易所(Euronext Growth Oslo)上市。根據披露的文件,上市后馬士基持有禮諾航運50,367,455股,約26.4%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近日,馬士基在高位減持其持有的1350萬股禮諾航運的股票,交易均價每股約為61挪威克朗,合計套現8.215億挪威克朗(約7930萬美元)。交易之后,馬士基仍持有禮諾航運約19.3%的股份。
世界著名船東之-Grimaldi
Grimaldi集團是意大利最著名的航運公司,總部位于意大利西南部的那不勒斯(Naples),由創始人Guido Grimaldi創建于1947年。
早期,Guido Grimaldi在其叔叔幫助下,購買了一條二戰中使用的美國“自由號”軍船,用于在地中海和美國之間開展班輪航線,主要市場為戰后時期的移民需求。20世紀60年代,Grimaldi集團開始加強散裝貨輪和油輪貨運業務。由于Guido Grimaldi杰出的洞察力和商業頭腦,他堅信滾裝船運輸的巨大發展潛力,成為了滾裝海運市場的先驅,最初主要是意大利和英國之間的汽車運輸業務。1969年,滾裝運輸市場開始騰飛,Grimaldi集團迅速贏得了主要汽車制造商在北歐和地中海之間的貨運業務,成就了集團在全球滾裝領域的領先地位。
如今,Grimaldi集團涵蓋了航運、碼頭、物流等業務,在全球25個國家擁有辦事處,擁有超過120艘船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業務最全面的跨國物流集團之一。
旗下有5大公司:
1. Grimaldi Lines - 貨運和輪渡公司,主要連接西班牙、突尼西亞、摩洛哥、馬爾他、希臘、撒丁島、西西里。
2. 大西洋集裝箱航運公司(Atlantic Container Line,簡稱ACL),是一家美國的航運公司,主要在歐洲和北美之間運營大型集滾船(RO-RO Container ship,下面為滾裝甲板,上面裝載集裝箱)。
3. Minoan Lines - 輪渡公司,提供希臘境內及希臘與意大利之間的渡輪服務。
4. Finnlines - 芬蘭滾裝船和客船服務運營商,主要運營芬蘭、瑞典和德國之間的貨運及客運航線。
5. Malta Motorways of the Sea - 輪渡公司,歐洲海上高速路網是歐盟提出的交通政策,致力于加強歐盟國之間的海上運輸,該公司就是這一高速路網的一部分,主要在地中海區域開展業務。
全球15大滾裝船船東
全球15大滾裝船運營商
全球PCTC獨立船東
由于汽車滾裝運輸的特殊性,汽車船運營商通常會與汽車生產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COA),PCTC獨立船東基本都是將船舶長期期租給運營商經營,截至目前,獨立汽車船船東大約持有180艘船舶。也正是因為此,汽車船在營運方面,幾乎不存在其他航運細分市場存在的“現貨”(SPOT)市場。
以色列RAY CAR CARRIER
以色列RAY CAR CARRIER成立于1992年,目前是汽車運輸市場上最大的獨立船東。目前,擁有并管理著一支由57艘現代化的高規格船舶船隊,這些船舶長期租船給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
CIDO航運
CIDO航運擁有并運65艘條類船舶,其中包括37艘汽車船,為全球第二大獨立PCTC供應商。
挪威船東Gram Car Carriers ASA(GCC)
GCC是全球第三大獨立PCTC供應商,運營25艘汽車運輸船,其中自有19艘,并管理6艘。此外,GCC的現有股東還成立一家新公司并在招商金陵(威海)船廠訂造4艘7000CEU 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并有多達2+2艘選擇權。確定訂單的新造船預計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四季度交付。備選船的其中3艘預計將于2027年交付,另外1艘將于2028年交付。
除此之外,還有新加坡東太平洋航運 (EPS)、日本SHOEI KISEN和ZODIAC等也都投資汽車船。
汽車船是特種船中的一種,如今,汽車船被稱為純汽車運輸船(PCC)或純汽車和卡車運輸船(PCTC)。她們實際上就像是一個浮動車庫。截至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汽車船最大的可容納8500輛汽車,而新造船則達到9300輛。PCC和PCTC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于坡道(RAMP)的大小和強度以及甲板的布局。簡單一點來說,就是PCC甲板之間的距離更小,強度也小,以實現最大化裝載車輛。
滾裝運輸(RO/RO)的起源
二戰后,英國用退役的登陸艇開辟了一條通往德國漢堡的定期航線,裝載貨物的車輛可直接登上陸岸。盡管用登陸艇運輸經濟性差,卻誕生了一種全新的運輸方式——滾裝運輸。
在1960年之前,車輛是通過傳統的雙甲板雜貨船運輸,使用吊桿或吊車裝卸。隨著大量煤炭、谷物或大豆等貨物從美國運出,這類船在回程航次時就成為了理想的汽車運輸工具。為了盡可能多裝載汽車,在雜貨船的貨艙中安裝了特殊的甲板,可以利用鏈條進行升降調節高度。在運輸散裝貨物時,甲板被升起來或被放置在船舶主甲板兩側的架子上。
隨著汽車貿易的增長,1958年美國建造出世界第一艘滾裝船“彗星”號,1966年丹麥建成了北歐第一艘滾裝船“蘇墨賽特"號。1970年代初期,車輛運輸貿易持續爆發式增長,船東除了將散貨船和油輪外,甚至還將幾艘客船改裝成可以運載汽車的船舶。到了1980年代,改裝而成的汽車船已經迅速被如今所能看到的汽車運輸船所取代。
從國際經驗來看,汽車產業的發展格局直接決定了汽車船市場(PCTC)的競爭格局。因此,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強勢地位造就了日本、韓國在汽車船市場過往的領先地位。汽車產業幾次大發展的階段也對應著汽車船市場的火爆時期。
第一階段:1973-1983年。全球汽車運輸船船隊運力保有量增長了近10倍,是汽車船的第一波發展高潮,而對應的正是石油危機后日本低能耗汽車在全球攻城掠地的階段。自1880年起,日本的汽車運輸船建造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第二階段:2001-2015年。2001年后,中國加入WTO,國內汽車行業也得到極大發展。汽車產銷量不斷增長,帶動全球汽車行業新一輪增長,也為汽車船市場的繁榮奠定基礎。
2007年,6500CEU汽車船一年期租金達到44375美元/天,創當時的歷史最高紀錄,當年全球汽車船訂單達到244艘,134萬CEU,全球汽車船訂單占當時船隊的50.9%。盡管在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但火熱的行情隨車市一直延續到2015年。
第三階段:2016-2020年。2016年后,受中國汽車行業增速放緩的影響,全球汽車行業也陷入困境。受此影響,2016年-2020年,全球PCTC市場訂單僅有16艘,80928CEU,訂單占當時船隊的2.05%。2017年,6500CEU租金大幅下滑至14542美元/天,并在2020年疫情期間進一步跌至10000美元/天的水平。
PCC/PCTC的特點:特種船
PCTC船身高大,通常有多達10-14層甲板,相較其他船型而言重心較高。為使其具有更強的裝載靈活性,PCTC常設有3層左右高度可調的甲板,尾部采用方尾,設有大門或跳板以方便滾裝。
PCTC對汽車的安全保護好,貨損貨差小遠低于集裝箱運輸汽車。并設有專門針對汽車運輸的系固工藝,不僅節省了大量綁扎材料,同時運輸成本也更低。再加上滾裝的裝卸效率高,使其成為國際汽車貿易運輸的主要工具。
與此同時,為便于車輛在艙內通行和積載,PCC/PCTC的貨艙前后貫通、不設水密橫艙壁。一旦破艙海水易快速涌入而導致重心失衡,也正因為此,幾乎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起傾覆事故。
隨著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趨勢的影響,目前汽車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完善,中國造車新勢力正強勢出擊,大有實現“彎道超車”之勢, 加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發揮的鯰魚效應,極大推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預計到2030年,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1400萬輛,大量電動車將由中國出口海外,中國有望重復日本1980年代的情景。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高位增長階段,這也是我國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物。而新能源汽車領域在某種程度上與智能手機行業非常相似性,我國企業在激烈全球競爭中,涌現了一披有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
海關總署:1-2月,中國出口汽車68.2萬輛,同比增長43.2%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汽車(包括底盤)出口總量達到68.2萬輛,同比增長43.2%。按美元計價,今年前2個月我國汽車出口總值140.2億美元,同比增長65.2%。
今年前2個月,我國汽車(包括底盤)進口總量為10.6萬輛,同比下降30.4%。按美元計價,今年前2個月我國汽車進口總值70.4億美元,同比下降25.9%。
2022年中國超越德國,汽車出口總量躍居為全球第二
據海關統計,2022年全年,我國汽車(包括底盤)出口總量達到332萬輛,同比增長56.8%。按美元計價,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總值601.6億美元,同比增長74.7%。
2022年,我國汽車(包括底盤)進口總量為88萬輛,同比下降6.5%。按美元計價,2022年前我國汽車進口總值32.4億美元,同比下降1.2%。
與此同時,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德國共出口26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了10%。而2022年日本汽車出口350萬輛左右,仍居于全球第一,但同比下降8%。
新能源車成為出口增長點,持續性突破歐洲市場
2018年至2020年間,中國汽車出口一直在100萬輛左右。近幾年,中國汽車出口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21年首次突破200萬輛,2022年突破300萬輛。這其中,其中新能源汽車功不可沒,占比越來越大。2022年新能源車出口總量達 67.9 萬輛,占比超過20%。
3月13日,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3年2月,汽車出口延續良好態勢。2023年2月,汽車企業出口32.9萬輛,環比增長9.4%,同比增長82.2%。
2023年1-2月,汽車企業出口63萬輛,同比增長52.9%。其中,2023年2月,新能源汽車出口8.7萬輛,環比增長5.3%,同比增長79.5%。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車出口17萬輛,同比增長62.8%。
2020年以前,沙特、孟加拉國、埃及等是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場。2021年,出口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比利時、智利、沙特等國家。隨著新能源車大踏步走出國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前三大汽車出口市場分別是墨西哥、沙特和比利時,出口量均突破20萬輛;緊隨其后的英國、智利和澳大利亞,也逐漸成為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在歐洲和北美市場取得持續性突破,使得我國汽車產業在國際市場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上汽集團、奇瑞和特斯拉出口量位列前三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在 2022 年中國整車出口量榜單中,上汽集團、奇瑞和特斯拉分別以 90.6 萬輛、45.2 萬輛和27.1 萬輛位列前三。
上汽集團出口 90.6 萬輛,同比大增51.48%,創歷史新高;奇瑞出口 45.2 萬輛,同比增長 67.7%;特斯拉品牌因上海超級工廠而具有“中國制造”屬性,2022 年出口量 27.1 萬輛。
名爵(MG)最火,上汽出口的扛把子
上汽名爵在國內表現一般,卻是上汽出口的扛把子。2022年,上汽集團的英國合資品牌MG名爵連續四年獲得 “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泰國、智利等近20個國家躋身單一品牌前十。
上汽表示:“在海外每銷售7輛中國車,其中有一輛就是上汽MG。” 2022年,名爵汽車出口的銷量達到了48萬輛,位列國產品牌第一名。
隨著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趨勢的影響,目前汽車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與此同時,受汽車產業供應鏈不暢,以及國際汽車貿易結構變化影響,中國汽車企業出現“出口難”、“訂艙難”等問題。盡管在工信部等部委協調下,我國航運企業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推出“替代”解決方案,包括汽車船“內貿”改“外貿”,集運箱運輸和框架箱通過紙漿船運輸,努力解決出口運力瓶頸問題,確保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和供應鏈穩定。
但現實是,中國船東在PCTC運輸船的市場份額非常小。目前中國汽車船航運公司主要以內貿為主,船隊規模較小。目前中國船東自有汽車運輸船船隊集中在國內沿海和長江的運輸,運力為65艘,其中僅11艘服務于外貿運輸。
國內排名第一的安吉物流是上汽集團所屬專業從事汽車物流業務的全資子公司,為國內外主要主機廠和零部件廠家提供物流服務。目前運營32艘汽車船,50000CEU,年運輸整車能力超過200萬輛;旗下設有數家子公司——上海安盛汽車船務有限公司、安吉航運有限公司和安吉航運(香港)有限公司,目前已開辟東南亞、北美和南美西等自營滾裝國際航線。國際滾裝業務范圍已遍及北美、南美、歐洲、北非、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形成了水運中心和核心航線為主體的江、海、洋運輸網絡,為客戶提供“門到門”的第三方物流服務。
招商滾裝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招商滾裝運輸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國內涉足滾裝運輸時間最早的公司。截至目前,擁有各類江海洋滾裝船22艘(10艘外貿,12艘長江運輸船),年運輸能力超過100萬輛,商品車倉儲面積約60萬平方米,滾裝航線覆蓋長江、沿海及遠洋。
中遠海運特運自有商品滾裝船5艘,2022年通過汽車船共承運中國汽車出口5.2萬輛。
鹽城港集團旗下大豐港擁有2艘1999年建造的3578CEU汽車船“大豐港和順”號和“大豐港黎明”號。
新中甫航運是中世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六大板塊:滾裝航運、國際貨代、生產物流、倉儲運輸、出口包裝、包裝器具。新中甫航運專注于商品車整車水運業務,公司運營1艘953CEU的“世源“輪,和3艘2100CEU江海聯運PCTC”世江“、”世洋“和“世?!陛?。
汽車船運營商面臨反壟斷
從國際經驗來看,汽車產業的發展格局直接決定了汽車船市場(PCTC)的競爭格局。因此,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強勢地位造就了日本、韓國在汽車船市場過往的領先地位。換句話來說,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汽車船市場集中度非常高,擁有相當大的“護城河”。
2012年9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根據《反壟斷法》對包括日本國內3家航運巨頭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在內的約10家航運公司展開調查,原因是這些公司涉嫌在汽車等商品海運出境的運輸費漲價問題上結成價格卡特爾。韓國、挪威、新西蘭等外國企業的日本子公司也在名單之列。
2014年9月,川崎汽船因在美國操縱汽車專運船和滾裝船等運輸業務價格,被美國司法部罰款6770萬美元。美國司法部透露,川崎汽船于1997年至2012年就汽車和其它車輛的運輸業務與其它主要運營商達成一致行動,而這一行為并未報備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
2014年12月,美國司法部宣布,就日本郵船伙同川崎汽船和南美輪船對進出口美國汽車的運費操縱的行為,對其處以5940萬美元的罰金。
2015年3月,因涉及密謀操縱滾裝船運輸價格,日本郵船原汽車運營事業部的總經理Susumu Tanaka被美國司法部門判入獄服刑15個月。
根據美國馬里蘭區法院一月份提出的單項重罪指控,Susumu Tanaka密謀劃分客戶和航線、操縱美國與其他地區(包括摩爾的港)間滾裝貨國際遠洋運輸的投標及價格。據指控,Tanaka在最早2004年4月到 2012年9月期間參與操作運價等行為。Tanaka將服刑15個月并支付20000美元罰金。
除此以外,日本、美國等針對日本汽車船運營商涉嫌價格壟斷的調查,也對此后的汽車船市場帶來長期的影響。
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期,要想解決中國汽車企業出現“出口難”、“訂艙難”等問題,確保汽車產業供應鏈穩定且強大,“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加速本土PCTC船隊組建成為必然選擇。
根據上述梳理,汽車船作為全球航運市場中一個極度細分的市場,在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中國造成新勢力正強勢出擊,大有實現“彎道超車”之勢, 加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發揮的鯰魚效應,極大推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期,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望重復日本1980年代的情景。
然而,目前我國自有的汽車船隊太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全球汽車船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并且與全球汽車主要出口國/地區分布一致,以日本、韓國、歐洲船東為主,而且日韓汽車船運力大多與本國汽車生產商深度綁定。而且,汽車船在營運方面,汽車船運營商通常會與汽車生產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COA),PCTC獨立船東基本都是將船舶長期期租給運營商經營,幾乎不存在“現貨”(SPOT)市場,巨大的供需缺口幾乎不可能通過租船市場來彌補。也正因為如此,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強勢地位造就了日本、韓國在汽車船市場過往的領先地位。
換句話來說,“國車國運”并不是我們現在才提出的口號,而是日本、韓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要想真正解決中國汽車企業出現“出口難”、“訂艙難”等問題,確保汽車產業供應鏈穩定且強大,“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加速本土PCTC船隊組建成為必然選擇。
此外,20世紀70年代起,日本汽車工業快速發展,汽車出口量強勢增長,帶動日本汽車船船東公司發展,進而為日本造船廠提供了大量的汽車船訂單。20世紀80年代,韓國汽車工業也進入發展期,為韓國汽車運輸船的建造提供了市場需求。目前全球汽車船船隊中,51%由日本船廠建造,主要船廠包括今治造船、豐橋造船等;韓國占比25%,主要船廠為大宇造船、現代重工等。
隨著中國造船工業和汽車工業的崛起,我國造船廠從中小型汽車運輸船起步,逐漸積累研發和建造經驗,建造實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國已經順利邁入大型高端汽車運輸船建造領域,在手訂單占比達到83.7%,在全球汽車運輸船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中國造船也實現了從追趕至并跑的歷史性跨越。
換句話來說,“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加速本土PCTC船隊組建成為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中國航運公司及頭部汽車生產商已加速本土船隊建設,真正意義上破解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全球供應鏈船舶裝備短缺的“卡脖子”問題。
安吉遠海滾裝運輸(上海)有限公司由中遠海運特運、上汽安吉物流和上港物流合資組建,運營各類滾裝船22艘,航線6條,三方分別持股42.5%、37.5%、20%,注冊資本合計6.5億元。合資公司有效整合了整車制造廠商、航運公司和港口物流企業等各方優勢資源,強化船東與貨主之間、航運和港口物流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立足中國汽車出口航線,輻射和深耕國際汽車運輸市場,進而保障中國現代制造產業出口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中遠海運特運合資汽車船公司再簽3艘7000車位雙燃料汽車船
3月10日,中遠海運特運合資汽車船公司遠海汽車船與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和中船貿易簽署3艘7000CEU雙燃料汽車船訂造合同。
據悉,為滿足中國汽車出口運輸需求,2022年遠海汽車船公司已新增21艘7000-8600車位雙燃料汽車船運力訂單,加上此次簽約的3艘,手持訂單總數達到24艘。
據了解,這3艘雙燃料PCTC船長199.9米,型寬38米,設計吃水8.6米,配備天然氣(LNG)/燃油雙燃料主機,單艏側推,半懸扭曲舵系統,同時采用節能裝置、減阻防污漆等各類節能措施,是綠色智能、環保高效的汽車運輸船。值得一提的是,該型船能夠在11、12層甲板上運輸以氫氣和天然氣為燃料的新能源車,是國內首次聯合船東、船級社采用CCS新能源汽車符號設計方案,以滿足不斷提升的新能源汽車出海需求。
最多6艘!招商輪船將在招商工業訂造9300車位甲醇雙燃料汽車船
為了盡快提升外貿汽車滾裝運輸能力,招商輪船將在招商工業下單訂造最多6艘甲醇雙燃料汽車船,其中2艘實船不晚于2025年內交付,4艘選擇權船不晚于2026年內交付。
招商輪船表示,隨著近年來國內新增汽車出口需求旺盛并保持強勁增長,招商輪船持續關注國際滾裝市場動態,已將“國車國運”納入公司戰略,同時積極推進低碳環保型綠色船舶發展,公司將與世界第一的汽車運輸船制造商招商工業加強合作,在滾裝運輸領域強強聯合,發揮協同優勢。
此外,為保障自身供應鏈安全,中國汽車生產廠商也開始合資或獨立建設自有船隊。據悉,比亞迪在廣船國際訂造了6-8艘7000CEU的LNG動力雙燃料汽車船。奇瑞也在蕪湖造船訂造3艘7000CEU的LNG動力雙燃料汽車船。
隨著中國汽車產品質量、技術、品牌、服務的持續提升,中國汽車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國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期。中國造車新勢力強勢出擊,加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發揮的鯰魚效應,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大有“彎道超車”之勢。
從短期來看,由于本輪新造船訂單潮從2021年開啟,汽車船市場整體運力緊缺問題預計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得到有效緩解。
然而,汽車工業本身就具有強周期屬性,而且基于汽車工業本土化生產傾向,即靠近市場建廠以節省物流成本,將在一定程度抑制全球汽車貿易量。比如特斯拉在德國、墨西哥等地建廠,將使得特斯拉上海對歐洲的出口受到極大影響。此外,中美貿易戰、逆全球化等因素也將對汽車貿易產生不利影響。
總的來說,汽車產業的強周期屬性難改,這也意味著汽車船市場仍將會經歷大幅波動,甚至在經歷峰值后再陷入長時間低迷……況且,目前無論是租金、新造船價格,還是二手船價都處于歷史的高位,這也意味著新的玩家面臨在歷史高位切入市場的風險,不得不讓人擔憂未來一旦市場下跌,他們能否“熬”過周期性的低谷?
事實上,對于航運業而言,聯營池(POOL)的經營模式一直被業內廣泛推崇并認可。作為能源運輸行業合作共贏的范例,2021年10月18日,經過兩年的精心構建,中國首個VLCC聯營池——CHINA POOL正式宣布公開對外運營。CHINA POOL由中遠海運集團倡導發起,攜手中化石油、振華石油等行業伙伴共同啟動,探索建立“資源共享、利益共分、風險共擔”的商業模式。
在航運界網看來,以放大規模效應、提升市場份額為目標,POOL是擴張風險最小、進退最為靈活的一種模式,更容易在細分市場形成規模優勢。而這也可以成為中國汽車船東考慮和借鑒的一種模式。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0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8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3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