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牧心?
??2月10日,禾賽科技在納斯達克正式敲鐘上市,成為“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融資額度超2億美元,市值超過26億美金。禾賽也成為2023開年以來第一家赴美IPO的硬科技企業。
這對沉寂已久的美股IPO而言,是回暖的征兆。2023剛開年的1月30日,量子之歌就于納斯達克IPO,成為國內首家在美股上市的大型成人學習類公司,而此時距離滴滴上市以及教育行業“雙減”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2月6日,財稅服務提供商理臣中國也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和市值超26億美元的禾賽科技無疑更加耀眼。
美股的2022年是“斷崖式的寒冬”。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2全年僅有14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IPO共融資5.82億美元,較21年減少96%。
而其中,除了11月上市的亞朵酒店是真正意義上較大體量的在美上市中概股,以及尚乘數科、盈喜集團這種史詩級妖股,多數為募資額小于5000萬美元的中小型企業,無怪此次估值超過30億美金的禾賽科技能如此提振市場信心。
另一個維度上,禾賽對于2022年喊話“躺平”的美元基金而言,也是一個回暖體現。縱觀禾賽的融資輪次,美元品牌基金在其中占比較大,包括18年起連續領投禾賽5輪融資,上市前占股17.5%,為公司第一大機構投資人的光速中國,參與C、D輪融資的啟明創投,以及參與D輪融資的高瓴創投等。
(圖源:禾賽科技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1月,禾賽科技就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計劃募資20億元,估值約為133億,然而3月禾賽便撤回了IPO申請。
但在科創板IPO終止僅三個月后,禾賽科技仍繼續受到資本青睞,并馬不停蹄地開始了D輪融資,這在當時就被認為是一種尋求境外上市的信號。6月,禾賽獲得高瓴、小米、美團和CPE等領投的超3億美元D輪融資,并在11月宣布獲得小米產投7000萬美元的追加融資,累計共獲得包括高瓴、小米、啟明、光速、美團、博世、百度等機構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
這和禾賽科技過往的成就有關。禾賽科技的核心產品是面向廣義機器人應用的激光雷達,是通過發射激光來測量物體與傳感器之間精確距離的“眼睛”。在全球激光雷達競爭激烈的2022年,禾賽科技一直處于領跑位置并斬獲數個“全球第一”:ADAS(自動駕駛及高級輔助駕駛)前裝量產定點數量全球第一,L4 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場份額全球第一,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總營收全球第一。
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表示:“隨著軟件的迭代開發,自動駕駛遲早會實現,而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硬件是激光雷達,它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從投資角度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
高瓴創投則對「暗涌Waves」表示,近幾年,高瓴圍繞制造業升級進行了大量系統性投資,在其看來,投資禾賽并不僅僅出于布局自動駕駛乃至汽車產業鏈條的需要,底層邏輯在于,禾賽通過強大的工程能力,完成了更高質量、低成本、可量產的產品生產,是制造業產業鏈創新的典型模板。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告訴「暗涌Waves」,在開始對自動駕駛上下游產業鏈進行了解后,發現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上最關鍵的、最昂貴的、技術含量也非常高的部件就是激光雷達,而禾賽科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盡管激光雷達是一個產品迭代速度非常快的行業,但在鄺子平看來,禾賽至少在這三點上完成了自己商業壁壘的建設:其一在于產品方向上,禾賽先做L4占領制高點,然后再推出輔助駕駛L2+級別的激光雷達進行普及化;其二在于技術壁壘;其三則是團隊的國際商業化能力比較強。盡管激光雷達市場快速成長,但目前規模依舊不大,因此單做美國或中國市場都有局限性,而禾賽能夠在全球市場發力。
禾賽的IPO也契合著一級市場的變化風向。
一級市場的科技革命半年前就已大張旗鼓地開始,在此前的氪記訪談中,投資人們不約而同地向「暗涌Waves」表達了對“科技投資”的強烈信心,此時在美IPO的“激光雷達第一股”正像是對科技投資人的一種階段性獎章。但同時投資人們也表達了在強產業化投資科技時的擔憂,其中包括新能源的泡沫、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困境、芯片半導體步入的深水區等等,硬科技投資道阻且長,仍需謹慎樂觀。
但在春節過后,投資人明顯加快了步伐。2022年還因防疫政策而緊縮出差頻次的投資人,在2023年開始了“報復性出差”,這張出差地圖包括半導體集散地的無錫、高端制造的重點城市深圳、杭州、武漢等。曾有投資人對我們表示,在出差的飛機上,發現每個乘客手中都捧著新能源的材料。
在中國資本市場,IPO依然是退出的主要渠道。但在2022年,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嚴重,呈現出一級市場的估值太高,而上市破發率居高不下的趨勢,IPO退出回報變得困難起來。好在進入下半年,新股破發的現象逐漸減少。
步入2023年,全球投資人對中國經濟以及股市恢復的信心逐漸增長,中概股回港上市潮被認為有望延續。但對于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而言,美股市場的更高估值明顯吸引力更強。開年不到兩個月,ChatGPT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在剛剛過去的節日里,旅游、消費的熱情也在逐步復蘇;新能源車以及上游的電池產業繼續如火如荼地吸引大量投資。
無論如何,2023年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年份。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排版|杜夢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7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