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消費者,更愿意為省時、省心、省力而買單。
因此,對于很多電商的中小商家而言,效率和體驗就是生命。
尤其是正處于一個電商大繁榮的時代,商家們不僅要和同行們競爭,還要承擔即時零售不斷滲透的壓力。
即時配送半小時送達對電商時效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消費者越來越難以忍受三至五天的快遞物流。
這一點,在同城訂單中的體現更加明顯。
電商和即時零售兩種服務體系的效率在同城訂單中對比分明,消費市場的變化倒逼電商商家選擇更加高效的配送方式。
如今,淘寶很難繼續忽視商家和消費者的需要,進一步優化了平臺的發貨方式。
根據天貓供應鏈在千牛平臺最新發布的通知,從今日起,千牛工作臺新增同城配送發貨方式。
具體來說,2月9日起,淘寶天貓的同城訂單可在千牛中選擇“同城配送”-“在線呼叫騎手”的發貨方式。
從界面上來看,商家可以自由選擇由蜂鳥即配、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等即時配送平臺提供相關服務,還是聯系其他品牌的騎手。
其中,在千牛官方推薦的四家服務商里,阿里旗下的蜂鳥即配價格相對更實惠。把蜂鳥即配放在首位,符合其消化更多阿里系訂單的戰略路線。
不止是蜂鳥,平臺顯示的不同服務商配送價格皆由下游運力實時返回,由基礎配送費、距離加價、重量加價、時段加價、動態溢價等部分組成。
此前,淘寶天貓同城零售的重心在天貓超市、淘鮮達、盒馬等阿里自身的業務。現在,進一步關注到電商業務中的同城配送需求也不難理解。
戴珊分管大淘寶以來,一直在優化平臺的內容、交易和配送等各個板塊。她認為,深耕存量用戶的需求是當下淘寶天貓的主要任務。
張勇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曾經提到“在消費領域,阿里巴巴將發揮遠、中、近場相結合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優勢,做好用戶分層,聚焦不同消費群體確定性的消費需求。”
原本,阿里將零售商業粗略劃分為區域零售、本地零售和同城零售。其中區域零售便是指淘寶天貓。
現在只不過是將淘寶天貓的電商業務,進一步劃分為遠場、中場和近場,并根據不同場域的需要做出更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經營調整。
對同城訂單發貨方式的調整大概率只會是一個開始,未來阿里與即時物流的融合度只會越來越高。
就像張勇強調的,電商在演化,只要能夠進行配送,任何人都可以開展電商業務。
新的變化在產生,新的競爭者已經出現,不能抓住潮流,只能被時代拋下。
作為行業龍頭,淘寶天貓已經多次釋放出了這樣一個信號。
那就是遠場、中場、近場電商沒有絕對的界限。三場融合的服務體系,已經成為電商巨頭的標配。
這意味著,滿足消費者需求將成為電商的終極目標。
簡單來舉例,同樣一件商品,消費者可以選擇天貓旗艦店購買,三天左右送達。同樣,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在天貓超市購買,次日或者半天內送達。又或者,消費者可以選擇在餓了么購買,一小時內送達。
也就是說,無論選擇哪種購物渠道,完全取決于消費者的時間和購物偏好,將更大程度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電商平臺和商家可以根據消費者行為進行靈活的供給和調配,從而降低成本。
此前,戴珊曾經透露了將會在生鮮蔬果領域、食品快消領域、車輛等重服務履約領域等首先進行“遠、中、近場”的多元化打造。這是因為在這些領域中,三場融合的服務優勢更加明顯。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即時物流爆發的基礎之上。先有物流,才有電商。無論是哪種方式的電商,首先需要能夠配送。
同樣,只要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線下實體商超也可以做電商。
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團、阿里、京東、抖音等紛紛在即時配送的基礎能力之上,找到了全新的增量空間。
基于全網最大的同城配送隊伍,美團原本就占據優勢。現在,美團閃購完全成為了美團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京東收購達達后,達達承接了京東生態中的即時配送需求,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購飛速成長。
抖音雖然沒有自己的配送平臺,但通過與順豐、京東、閃送等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順利完成了平臺本地生態閉環的打造。
當各大電商平臺都開始重視近距離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同城物流已經改變了電商行業。
我國內地同城物流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893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3199億元,且預計2026年將增長至23008億。
(圖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一個萬億級的新物流市場已經誕生,支撐起電商行業的又一次變革。
結合上文,會發現頻繁提到了一個詞,即消費者需求。需求就是市場,也是行業未來的導向。
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個概念,沒有市場需求,市場經濟中的生產、經營經濟活動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市場經濟就不可能正常有序有效。
這個概念深入解釋了即時物流爆發的原因。消費者需求進化是促使即時物流成長為萬億市場最重要的基礎。
市場的推動下,即時物流市場的發展速度飛快。
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預計到2025年,即時物流行業的訂單量將達到793億單。
與之相對的,即時配送的服務場景也已經越來越多元,從餐飲外賣逐漸延伸到商超零售、生鮮蔬果、近場電商等各個領域,并逐步滿足全場景、全距離、全時段的發展。
消費者的需求越多元,物流賽道越熱鬧。
除了即時物流和傳統的電商物流,同城貨運、跨境物流、冷鏈物流、航空物流等物流中的多個領域,也迸發出了不一樣的活力。
快遞物流的多個細分領域百花齊放,將在不久的未來與即時物流一樣,為電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航空物流的發展會把電商時效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未來遠場電商的送達時間進一步縮短,或許也可以實現一天達甚至半天達的常態化。
這一天到來,遠場電商和近場電商等之間的邊界會真正消失。
我們期待電商行業開創一個新的紀元。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4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5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1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