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快遞行業有很多加盟商網點過不了“跨年”和“開年”這二道坎。很多網點25%的員工不會再干快遞。快遞行業就業與社會就業第一次出現倒掛。社會大規模的缺工作,快遞行業大規模的缺人。結果可想而知,很多網點在“紙上談兵”的“質量和業務量”考核處罰下,很多網點會“倒”的更快。
那么,為什么解封后很多網點會倒閉和退網,答案只有兩點,首先是忽視網點現實運營成本。然后是忽視網點現實市場需求。
在快遞行業,很多整體看上去口碑很好的品牌,只是在行業內流傳。實際上很多網點存在“面子好聽”和“里子虧損”的差別現象非常普遍。表面的“利好“掩蓋了網點公司的實際虧損。很多網點有苦說不出。
在快遞行業,很多網點公司把成本管理和模式優化做到極致,卻仍然躲不過同行的價格競爭和派費競爭。同行價格競爭搶走了平衡網點運營成本的利潤,同行的派費競爭搶走了派件人員。因此,網點公司面臨的競爭往往是“省區領導”所不能理解的。很多省區把網點公司當成“傻”子,或者是當作隨意可以用“政策杠桿”玩游戲的對象,盡做一些“拆東墻補西墻”和“明給暗扣”的把戲。實際上,網點公司如果出現虧損。整個快遞行業80%加盟商的虧損,實際上是“政策成本”制定不科學產生的。
引導文:在快遞行業網點,公司加盟商無論是進港件還是出港件,每一票快件都會面臨這票件的運營成本。那么,什么是快遞包裹的運營成本?講簡單了就是操作成本,場地成本,客服成本、財務成本、司機成本、油耗成本、維修成本、罰款成本、稅收成本、水電成本、食宿成本,綜合加起來的成本稱之為單票運營成本。
在快遞行業,加盟商面臨的單票運營成本是根據加盟商網點所處的“環境”和“市場”決定的,環境指的是網點公司所在地的場地成本,人工成本產生的“環境”成本。市場成本包括是當地市場行業產生的價格因素和業務運營成本因素。很多網點加盟商之所以產生虧損,除了經營管理不當產生的虧損之外,最多的虧損是“環境成本”虧損和“市場成本”虧損。講簡單了,就是“派費成本”和“發件成本”上的虧損。
為什么網點公司會出現“派費成本”和“發件成本”上的虧損,答案就是品牌快遞指望通過“派費政策”和“發件政策”之間設計“政策杠桿”來平衡。但是,一旦派費不夠自身的運營支出。快遞費不夠自身的運營支出,兩端虧損平衡不了的時候,網點公司的剛性虧損就產生了。
在快遞行業,網點公司一但產生剛性虧損,就會形成積累性虧損。網點公司只能滾動拖欠員工工資。網點公司員工很現實,長時間不發工資,或者是漲工資。大多數不用養家糊口的90后和00后,是不會有多少敬業精神。
網點公司面臨的困境還是“缺錢養人”和“缺錢雇人”的問題,然而,這些根源就是品牌快遞忽視網點現實運營成本的問題。
評語:在快遞行業,任何品牌必須面對現實,尤其是頭部品牌,低派費高發件成本的策略,在市場快遞費價格有空間時,是可以通過“派費政策”和“發件政策”之間設計“政策杠桿”來平衡。但是,一旦市場價格打平之后,政策杠桿就會失效。因此,該給網點做“區域補貼”就老老實實的去做。
關鍵是,科學的“派費政策”和“發件政策”是反向定價”服務產品的關鍵。品牌快遞的服務產品的“溢價”又是品牌快遞科學管理的關鍵。沒有科學的“派費政策”和“發件政策”,談業務量和市值都是空談。
引導文:在快遞行業,網點公司面臨行業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原因是,各個品牌快遞首先根據總量排名,在行業當中產生的品牌定位。代表著市場上的快遞費溢價。因此,任何品牌快遞都不得不考慮自身品牌所處的價格層面。
比如說,排名第二的品牌,必須要比排名第一的品牌在“發件成本”上低一至兩毛,為什么?原因很簡單,電商商家的認可本身就決定了品牌快遞以規模效應為主的時效價值和網絡密度價值,這就是品牌快遞排名產生的溢價區分。在快遞行業,從網點公司銷售過程當中的現實情況來看,品牌快遞在行業當中的排名已經決定了快遞費的溢價排名,因此很多品牌快遞在制定“發件”政策和業務指標的時候,必須要去考慮品牌排名溢價的市場現實情況,但是很多品牌快遞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實際上,快遞行業往往會發生這類現象,品牌快遞的規模沒有達到頭部品牌的規模時,就采用了頭部品牌的派費政策和發件政策,最終導致派件政策失衡產生網點大規模不穩定的后果。而且,也產生了網點公司因為發件政策成本過高,或者是“發件政策”沒有按照行業排名去定制網點政策,最終導致網點公司既派不好派件。也做不好業務銷售。
實際上,并非是網點公司不愿意去做業務,而是發件政策的“剛性成本”導致網點公司沒有辦法拿現有政策成本去參與市場競爭,或者是快遞費因為政策成本過高導致快遞費沒能產生運營成本,最終導致網點沒辦法去運作業務銷售。
關鍵點在于,一個沒有“攬件利潤產生”的網點怎么去平衡“派件運營成本”,因此,大多數沒有規模效應和末端模式支撐的網點,是沒有辦法在“疫情后時代”存活的。
評語:在快遞行業,任何忽視網點現實市場需求的品牌都會被無情地淘汰。現實告訴行業,只有品牌快遞對行業現實認知越透徹,就會認真的去考慮現實市場需求是電商需要的網絡穩定,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在平價時代,電商商家往往會在同等價格對比中選擇網絡更穩定的品牌快遞。
關鍵是,很多品牌快遞已經忘記了最基礎的競爭認知。尤其是在總部“利潤”和“市值”的倒逼下,已經在競爭的基礎出發點上亂了方寸。
現實情況是,加盟商會在網絡健康和網點健康的基礎上選擇“加盟”和“退網”。
在快遞行業,可以說2022年和2023年是考驗品牌快遞總部基礎競爭的二年,如果品牌快遞總部和省區持續忽視網點現實運營成本定價服務產品的本質。或者是持續忽視網點現實市場需求是網絡規模化和末端模式化的基礎。那么,這個品牌如何發展是可以預見的。
品牌快遞可以預見的進程很簡單,就是疫情解封后,哪一個品牌快遞網點倒閉和退網的多少。表象更簡單,網點公司沒有錢去“留人”和“招人”。一個長期缺人的快遞品牌網絡,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7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