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快遞圈大事件不斷。京東物流收購德邦快遞;圓通多次單月業務量超越韻達,沖擊“老二”位置;順豐放棄特惠專配,開始用電商標快+豐網來角逐電商快遞市場……都引起行業的重點關注.而從行業的整個變化來看,快遞行業競爭依舊激烈,龍頭企業通過不斷調整,它們拼服務、拼成本、拼綜合性價比,搶占電商快遞市場。
而這些事件的背后,也隱藏著整個行業的變化。
在阿里系商流一家獨大影響快遞行業多年之后,隨著美團、抖音等平臺切入電商,新的“商流+物流”的格局將逐步演變。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淘系仍占據中國零售電商市場約52%的市場份額,其次是京東和拼多多,市場份額約為20%和15%。剩下的市場被抖音、快手等占據。
圓通、申通仍將是更多受阿里系電商平臺影響,極兔更多受拼多多影響,京東物流除服務京東集團的物流部門外,近年來也與抖音等直播電商平臺展開合作,CR8中郵政、順豐、中通、韻達仍未受電商平臺的影響相對均衡。
在國家反壟斷政策限制和影響下,電商平臺對快遞企業的影響力減弱;另外,隨著電商平臺新競爭者越來越多,競爭格局日趨復雜,來自阿里系電商平臺的快遞量占行業比重逐步降低。
與此同時,本地生活、社區團購等新電商正在給快遞帶來沖擊,他們不僅爭奪的是線下農貿市場商超便利店的存量市場,還在逐步滲透到生活日用品、小家電等核心品類,未來也是完全有能力覆蓋更多原來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的核心品類。
當原來電商市場更多的品類被同城團購模式取代的時候,快遞就將失去電商這一最大的業務來源支持。與快遞的單點發全國不同,其產生的物流環節主要集中在倉和配。未來,各城市的落地配送和物流干線運輸將會有一個新的機會。
今年,快遞行業趨勢變化十分明顯,頭部玩家紛紛告別過去“規模為王”、以價換量的激進打法,轉向服務競爭與產業化延伸,提出實現有質量、有利潤的成長目標。
從整體的快遞業務量來看,前11個月的預計總量是1000億件,同比增長2%;12月份快遞件量有所回升,業務量大概是100億件,推算全年件量是1100億件左右(去年全年業務量為1083億件),預計同比增長1.6%。明年的整體業務量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第一季度預計是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業務量可能會出現下滑。二季度以后,隨著消費市場的復蘇,快遞業務量有望穩步恢復。但是,現在國內電商增速正在放緩,快遞存量市場增長乏力,高速增長的那個時代其實已經過去了。
所以,明年的快遞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還是那么“卷”,只不過卷的方式從過去的用犧牲利潤甚至通過虧損去拉升市場地位的這套打法變成了服務體驗、綜合性價比和差異化產品上。
因此,要突圍而出,核心還是要修煉好“內功”。服務與產品的升級必然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價格,考驗的是企業對成本的優化,是在提升單量、收入的同時,把服務做好,把單件毛利、毛利率等數據打造得具備足夠競爭力,讓自己擁有定價的能力。
特別是現在電商平臺之間競爭很激烈,電商業務基數很大,渠道增多,新起來的電商平臺都希望通過物流體驗將挑戰當前的電商格局,末端多層次服務需求會進一步被重視起來。未來,在政策和消費者對于快遞服務的訴求下,上門送貨必將受到重視,末端交付場景將會迎來重構,快遞服務必將迎來分層和大升級時代。
從市場格局來看,現在快遞的發展是從龍頭競爭走向寡頭壟斷,是“7進5”的問題。從2020年開始,行業已經涌來一波收購兼并潮,京東物流收購了德邦、跨越,極兔收購百世快遞,壹米滴答被整合等等,行業在加速洗牌,頭部企業競爭依然激烈,市場份額開始越來越集中。今年前三季度,快遞行業CR8已經達到84.7%。
中通自2016年起至2022上半年,市場份額從14.4%增至22.31%,始終遙遙領先且增速較快;今年以來,順豐市場份額基本保持穩定,旗下豐網近期開始發力,預計明年會帶動業務量加速上升;申通無論營收還是業務量今年都是增速最快的,經營利潤也由負轉正;韻達還在守“老二”的位置,但在4-5月和8-10月業務量一度被圓通反超,前10月業務量幾乎沒有增長,疫情放開后有望迎來經營修復。
總體看,CR7(順豐、中通、韻達、圓通、郵政EMS、極兔、申通)年業務量預計都將破100億票,這七家快遞企業將形成快遞第一集團。10月份,中通日均業務量預測大約在7000萬件;極兔收購百世快遞后,日均業務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預測在3700萬件左右,順豐3029萬,圓通5106萬,韻達4894萬,申通4035萬。前10月總體市占率排名:中通>韻達>圓通>極兔>申通>順豐。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制圖:羅戈網
不管是快遞收入規模還是快遞業務量規模,中國都是全球第一大快遞市場。但是,隨著近年國內電商增速放緩,巨頭們的“爭奪戰”紛紛也開始從存量市場轉向增量市場,而且都給出了一致的方向:把蛋糕做大,把市場做細做實。具體可歸結為簡單的6個字:進村、進廠、出海!
特別是“出海”市場,當下中國的制造業正處于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國內有大量產品開始走向高端,并踏足“出海”,這里的物流全球化市場還有很多沒有被滿足需求和待優化的地方,市場潛力和想象空間足夠大。
面向2025年,順豐戰略的大方向,是要構建數字驅動的全球智慧供應鏈底盤,支撐中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未來幾年,順豐也會將拓展海外市場打造為“第二增長曲線”。去年在融合嘉里物流后,雙方在國際快遞領域的協同,幫助順豐快速拓展東南亞新興市場的跨境及本土快遞業務,做大東南亞市場。同時,利用嘉里物流在國際貨運及海外本土運營實力,幫助順豐高效打通端到端國際供應鏈,助力更多中國企業出海。
菜鳥也是“走出去”的實力代表選手,近年變身全球“基建狂魔”,建eHub、布局海外倉、開航線、搭末端配送網絡等,并入股中國國際貨運、環世物流、大掌柜物流等,國際化能力正在逐步體現。目前來看,不管是干線資源還是海外樞紐海外倉和末端配送這些海外地面基建上都已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郵政的國際化優勢很明顯,其廣泛的網絡和強大的基礎設施,在出海和農村網絡,這些優勢是其他快遞企業所不具備的。
極兔在“出海”方面,占據先發優勢,目前在東南亞頭部快遞企業中,市場份額名列第一。在優勢市場之外,極兔今年還新開了阿聯酋、沙特、墨西哥、巴西、埃及五國,并于今年8月和海航貨運戰略合作,計劃將觸角伸向更多市場。
“通達百”也集體試水東南亞,中通在市占率方面繼續和與其他快遞企業逐步拉開差距后,除了切入高端市場,大力推進快運,搭航空網絡(星聯航空)、跨域即時快遞網(快弟),并開始往國際市場發力。今年以來,中通在探索海外僑民加盟模式,將此模式復制到了柬埔寨、緬甸、老撾、越南、泰國五國。
圓通繼在越南成立分公司,今年4月宣布在菲律賓馬尼拉宣布開業起網;百世也逐步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五個國家的快遞網絡布局,并發力跨境快運。
不過,開拓新市場要面對的調整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
一方面,國內縱騰、中國外運、燕文、遞四方都是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它們在專線、海外倉都有自己的核心資源,并構建自身的競爭壁壘。特別是在近兩年搶奪最激烈的專線小包產品線上,要想在這塊分一杯羹難度也不少。
另一方面,對比UPS、FedEx、DHL三大巨頭,中資物流企業的國際化水平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海外末端本地化、航空干線網絡、本地化運營等方面仍需不斷投入重金打造。同時,也需要通過強強聯合、海外并購、自營合營等多種方式開始編織全球網絡,尤其在東南亞、中東非等地區等新興電商市場,爭取以獨有的高效又實惠的服務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尋求破局。
總的來看,2023年的“快遞圈”傳統市場份額的競爭優先級下降,大家更為關注產品分層,產品創新,包括快遞出海、供應鏈等。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快遞行業主流企業競爭的主要賽道還會再延伸,將由時效件、電商件兩個賽道逐步過渡成時效、電商件、供應鏈物流和國際四個賽道。
未來幾年,時效賽道將在郵政、順豐、京東物流三家為主的格局基礎上逐步加入中通;電商賽道仍是CR8全部參與競爭;供應鏈物流賽道將是郵政、順豐、京東物流和中通為主;國際賽道除DHL、UPS和FedEx之外,快遞企業中,將是順豐、郵政、菜鳥、極兔四家為主。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96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29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