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大促已開啟,本應是快遞業廝殺的時節,然而今年隨著行業轉向“做厚價值”,導致可能迎來近年來難得一見、較為平和的角逐。
哪一年的“雙11”
快遞大戰最慘烈?
如果各位還有印象的話,估計應該是2020年的“雙11”大戰。彼時,伴隨著極兔快遞殺入國內,整個快遞行業掀起了一場慘烈的價格戰,再加上順豐對電商特惠件加碼、力求提升市場份額。于是2020年“雙11”作為全年最大的行業高峰期,讓這個原本就暗流涌動的快遞市場顯得更加“殺氣騰騰”。
這背后,折射出當時快遞行業洗牌正在加速,各家快遞公司上市之后對于業務量變得格外饑渴。
當年在“雙11”前,極兔每單價格比通達系低1-1.5元,部分長途訂單甚至低2-3元。極兔在國內快遞量最大的城市——義烏,甚至直接把單票價格打到1元以下,低于當時的行業平均成本,這種操作完全是虧本刷量。
既如此,那時搶市場就真的是“刀刀見血”,價格戰讓一些業務開展比較吃力,或是搖搖欲墜的公司直接出局。其中,百世國內快遞業務板塊以68億的價格被極兔收購是較為典型的一個案例。
競爭格局已相對固定
先來看競爭格局。
當前的競爭格局,處于2020-2021年激烈競爭后、各方相對休戰的一個過渡期。所以,對于這個“雙11”各方均無發動大戰的強烈意愿。
我們從行業一個重要指標——快遞日均單量來管中窺豹:2022年9月,中通日均業務量大約在7000萬件,保持業務量的行業老大位置。順豐雖然日均量不高(3197萬),但由于單票利潤高,因此占據行業營收第一位。圓通和韻達基本持平,日均5000萬。申通則終于從掉隊的不利局面中扭轉,實現日均4087萬。極兔也從整合百世國內快遞業務的暫時不穩定中走出,實現日均業務量在3700萬件。各方各得其所,相對罷兵。
大戰打不起來,這與當前行業生態改善也息息相關。今年1月,國家郵政局就《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指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與他人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用戶的合法權益;不得無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順豐控股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對規范行業競爭和保障快遞員群體權益的監管加強,在政策引導和持續治理的雙重作用下,快遞行業低價競爭趨緩,快遞公司逐步擺脫“價格戰”,單票價格呈現持續回升的良好局面。
再者,經過10多年來的磨合,頭部快遞企業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電商客戶,而電商企業對于快遞的選擇也相對固定了,只有沒有2020年極兔殺入這樣的“黑天鵝”事件,“雙11”整個快遞市場的動蕩就不會太大。
當然,以上是站在宏觀面上來看行業競爭形勢,在一些局部地方,競爭可能還是會比較激烈化的。
多提升一點含金量
才是“雙11”快遞業更看重的
今年以來,國內零星散發疫情反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諸多行業發展。據統計,上半年,在4903家上市公司中,實現業績同比增長的僅有2067家,占比42%,相較去年中期68%的同比增長數據有明顯下滑。
而就在多數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的同時,2021年中期業績表現平平的快遞行業,卻在今年打了個漂亮翻身戰,5家在A股市場上市的快遞公司業績表現均十分亮眼,不僅營業收入增速均實現翻倍,且凈利潤增速(除韻達股份外)出現超預期增長。這與今年快遞業單票價格出現普遍提升,有著很直接的關系。
隨著穩經濟擴內需措施的扎實推進,快遞行業景氣度逐步回升。而最新公布的順豐、圓通等龍頭公司的業績數據,也釋放了企業“穩中求進”的積極信號。行業轉向“做厚價值”,這個“雙11”,快遞企業更多從提升服務、增加附加值上努力。
一個重要方向是送貨上門。這個“雙11”,京東快遞、圓通、申通等快遞企業接入抖音“音需達”,為抖音電商用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成為熱門話題。中通也表示,為保證抖音商家的履約能力,將針對10月31日至11月15日活動期間發貨的訂單,為平臺商家提供優先攬收、優先中轉、優先派送的綠色通道。順豐則直接服務升級,開啟“派件不上門必賠付”服務。申通快遞預計“雙11”期間將增加超過3000名專職按需配送服務人員,對于參與送貨上門的網點與快遞小哥將給予高額補貼。
另一個重要方向,是針對前不久媒體詬病的保價服務進行改進。9月29日,京東快遞全新保價服務“全額保”正式上線。消費者在選擇“全額保”服務后,一旦快件出現丟失或損毀等異常情況,京東快遞將結合保價金額與實際損失金額進行足額賠償。順豐也將對現有保價服務和產品全線調優升級,在11月高峰期前推出保價服務2.0版本。新的保價服務將重點圍繞保價展示、理賠規則和理賠時效針對性作出優化升級。
因此,業內普遍預期今年隨著“雙11”網購大促的到來,快遞行業將呈現量價齊升、旺季更旺的特征。
新的大幕開啟
“雙11”于快遞業的意義在逐漸淡化
快遞業的發展伴隨著時代的脈搏。之所以說今年“雙11”競爭平緩,還因為快遞業的關注重點已發生變化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這無疑為快遞在內的交通物流業指明了更大、更寬廣的發展舞臺。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業、房地產業等虛擬價值較多的才屬于非實體經濟,電商行業不在此列,它屬于實體經濟。二十大之后,如何平衡實體商業與電商之間的關系,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肯定也是政府、商界等在內全社會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因此,快遞已不能光盯著電商行業,“雙11”對于快遞業的重要性,或也將逐年下降。
更重要的是,當你還在轉型觀望時,別人已在路上了。這兩年,頭部快遞企業轉型成為綜合物流運營商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穩。比如,對于快遞行業來說,加速國際化已成為頭部企業快速成長的第二增長曲線。順豐、京東不僅成功跨越到快運業,還在快運行業占據了頭部的位置。
此外,快遞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進一步加速。快遞服務制造業的成熟模式將進入復制推廣期,如F2C、C2M等倉配模式,預售下沉+前置倉發貨模式,產業園區拓客模式等。
因此,我們不能只盯著“雙11”。其實,“雙11”之后的大戲才更令人期待。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4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8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8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19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