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全球貨運物流亞太區行政總裁梁啟元博士指出,在這個龐大的網絡中有五個交通樞紐尤其關鍵。得益于其戰略性位置以及其它優勢,它們將改變歐亞大陸上的貨物運輸方式。
“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通道網絡橫跨亞洲及歐洲65個國家,這些國家占世界人口的62%,占全球GDP的30%。這一雄心勃勃的貿易與基礎設施計劃涉及投資高達數十億美元,現已順利開展。不少參與國家已經開始進行投資,展開有關建設工程。
“一帶一路”倡議的貿易運輸網絡涵蓋連接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陸路航線、中國延伸到東南亞和南亞的陸路航線,以及連接中國、歐洲到非洲新興港口的增強型海運航線,此舉將亞洲、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的眾多市場聯系在一起。
由此可見,運輸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中擔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梁啟元博士表示,鐵路已重新成為連通歐亞地區的可行貨運選擇,而“一帶一路”沿線的空運和公路貨運也在不斷發展,新鋪設的公路長達數千公里,中國西部、中亞和中東地區的數十個機場也都在建設中。此等基建設施將為一種新的多式聯運平臺奠定基礎,這個嶄新平臺勢將為供應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從根本上改變貨品“點對點”的運輸方式。
梁啟元博士還指出,“一帶一路”沿線有5個多式聯運樞紐,它們對改變往來歐亞大陸貨物的運輸和配送方式起關鍵作用。這5個樞紐包括哈薩克斯坦的霍爾果斯、波蘭的馬拉舍維奇、阿塞拜疆的巴庫新港、中國的成都及香港特別行政區。
直至五年前,霍爾果斯這個城市還不存在。當時,它不過是哈薩克斯坦和中國之間一個偏遠的邊境站附近的一大片沙丘,沙丘上點綴著白雪皚皚的山脈。
偏僻不足以形容霍爾果斯過去的荒涼,它位于歐亞遠極的附近,這里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點——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將此處稱為“北風的起源地,一片神秘的土地上布滿了鷹的頭和翅膀,以及獅子的尸體。”
霍爾果斯在古時被稱為霍果斯(Horgos),它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一個商貿活動頻繁的樞紐,但當這些貿易路線崩潰時,這座城市也隨之而逝。
在中哈邊境兩側,霍爾果斯建起了新的大型物流樞紐中心、工業園區和住宅區,還有一個橫跨兩國的龐大自由貿易區,這些設施將復興古老的絲綢之路。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霍爾果斯重新成為支持跨國貿易、經濟及人才交流、活力四射的貿易樞紐中心。霍爾果斯的北面是俄羅斯,南面是巴基斯坦和印度,東面是中國,西面是高加索地區、土耳其及更遠的歐洲,這些都是在21世紀初崛起的未飽和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在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擁有一個5,740公頃的經濟特區,其中包括霍爾果斯“干港”。這個鐵路轉運和集散中心于2015年秋季迎來了第一批列車。到2017年,其3臺黃色龍門起重機每年處理10萬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
霍爾果斯港現在是橫跨歐亞大陸運輸網絡的主要港口,該網絡連接中國的成都、
蘇州和鄭州等城市,以及歐洲的杜伊斯堡、華沙和漢堡等城市。
霍爾果斯逐漸復蘇的跡象十分明顯,最近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和連云港港口集團減持了對于霍爾果斯“干港”49%的投資份額,促使位于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的其它公司對此進行大量投資。
馬拉舍維奇相當于歐洲的霍爾果斯,其位于波蘭和白俄羅斯的邊界上,是連接歐盟與中亞及俄羅斯獨立國家聯合體的重要樞紐。
霍爾果斯將集裝箱從標準軌距(1,435毫米)移至寬軌距(1,520毫米),而在馬拉舍維奇,集裝箱須重新搭載標準軌距后再被送往歐洲的各個目的地。
馬拉舍維奇的主貨運站由波蘭國有鐵路運營商KP Cargo運營管轄。另外兩個貨運站一個由Europort運營,另一個是由DHL運營的多式聯運樞紐,后兩者都正在崛起。
與霍爾果斯相仿,列車在中國和歐洲之間運行時須改變軌距的物流方案,推動了馬拉舍維奇的大幅度經濟增長。
KP貨運站附近已經設立了一個40公頃的免稅保稅區,與此同時,一個擁有多家制造和物流企業進駐的自由工業區也已經開始投入運營。
除了工廠和干港,Kobylany新城也正在馬拉舍維奇附近建造。該項目落成后將為3萬人提供住房,支持該地區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運輸經濟。
在中國中央政府推動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背景下,位于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省
會成都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主要物流樞紐之一。
在過去十年中,成都通過提供價格相宜的土地,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勞動力和國家資助的開發區(如天府新區),迅速吸引了大批高科技制造商落戶。
如今,英特爾、IBM、通用電氣、微軟、西門子和大眾汽車等多家全球500強企業都已落戶成都。成都已經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一帶一路”沿線中的高科技研發重鎮之一。到2022年,當一個總值1,630億美元的全新產業集群啟用時,成都的這一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當跨國公司從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向西遷移到成都時,它們面臨著新的物流挑戰,具體來說,它們要在距離海港1,700公里的地方將產品運往歐洲。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成都于2013年開通蓉歐國際快速鐵路貨運直達班列(簡稱蓉歐快鐵),將成都與波蘭的羅茲連接起來,交貨時間僅為10天。其次是2014年開通的“中亞列車”,以及去年5月DHL與奧地利鐵路貨運集團簽署協議,將成都鐵路網的覆蓋范圍擴展至維也納。
通過上述舉措,成都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運輸樞紐之一。
除鐵路外,成都也是主要的航空貨運樞紐。雙流國際機場已經開通252條航線,連接194個城市,每年處理超過55.7萬噸貨物,旅客吞吐量和貨物運送量位居中國中西部榜首。隨著2020年新天府國際機場的加入,成都空運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巴庫新港位于阿塞拜疆的阿利亞特,其位置是中國和歐洲的中間地帶,連接東西向和南北向的過境走廊,巴庫新港逐漸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一帶一路”運輸網絡的重鎮之一。巴庫新港豎立了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力爭最終年吞吐量達2,500萬噸貨物,每年處理超100萬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
巴庫新港是連接歐洲、中亞與中國的“歐洲-高加索-亞洲”運輸走廊,以及連接印度和俄羅斯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 的一個節點,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部運輸走廊中的重鎮,通過里海連接中國和歐洲,運輸期僅為15天。
去年十月,巴庫 - 第比利斯 - 卡爾斯(BTK)鐵路投入使用。BTK全長846公里,從巴庫新港經格魯吉亞到達土耳其的卡爾斯,這條線路以前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部走廊的缺失環節之一。現在貨物可以通過這條線路利用鐵路運輸到里海海岸,然后通過海運運送到對岸的各個目的地。
該鐵路目前每年可接載100萬名乘客和500萬噸貨物,當另一條平行鐵路開通后,貨物吞吐量預計將提高三倍。
5.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多年來,香港一直是中國連接世界其它國家的重要門戶,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香港將進一步鞏固這一個地位。
香港不僅通過其金融服務及雄厚經濟基礎支持中國的國際經貿發展,同時也是是貨物進出中國大陸的重要運輸樞紐。
香港的海港也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它連接了全世界的470多個目的地,年吞吐量達2,000萬20英尺標準集裝箱,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新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將進一步加強香港的公路交通樞紐地位。現在,通過公路運輸,貨車只需要45分鐘到一小時內就可以直接將貨物運往香港港口,或者把貨品從香港港口運往中國大陸的制造商和顧客,運輸時間大幅度減少3小時。
梁啟元博士總結說,預計到2050年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占世界GDP增長的80%,這是全新連通典范所帶來經濟增長效益。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8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