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免费在线播放_国产黄片在线免费看_日本8X无码毛片_日韩无码一级簧片_中日韩一级免费黄片_www.黄色视频.com_亚洲免费成人电影大全_韩国一级黄片在线免费看_一级免费黄片视频

羅戈網
搜  索
登陸成功

登陸成功

積分  

赴美上市,是否還是物流企業的第一選擇?

[羅戈導讀]曾經,赴美上市,是眾多物流公司的第一選擇,然而,在今天的形勢下,物流企業上市將何去何從?

近日,以兩桶油為代表的五大國企紛紛發布公告,將其美國存托股份從紐交所退市,這一重大消息,對于擬上市的物流公司來說,可為十分重要。曾經,赴美上市,是眾多物流公司的第一選擇,然而,在今天的形勢下,物流企業上市將何去何從,本文就此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國企從美退市傳遞什么信號?  

8月12日,平地一聲雷:中國人壽、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鋁業以及上海石化5家中國大型企業宣布啟動從美國紐交所退市。在此之前,2020年12月31日,紐交所宣布,將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家中國運營商進行退市處理。無論主動也罷,被動也罷,中概股在美退市已成定局。

雖然有不少權威說不必過度解讀,雖然證監會表示:上市和退市都屬于資本市場常態,但常態蘊含著不常態,不可能不讓人琢磨其中的信號。

美股主板包括“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兩個板塊。“紐交所”成立至今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是全球IPO數量及市值第一的老牌交易所,也是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納斯達克”始建于1971年,為全球最活躍的交易市場,作為后起新秀,“納斯達克”聚集了全球最重要的高科技、互聯網行業公司。過去,大國企入市紐交所,創新企業首選納斯達克。  

對于央企在美上市的優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不展開說明,總之有一點,當時上市,自然有其理由,今天的退市,當然也有其原因。  

央企去海外上市,尤其是去美國上市,始于世紀之交2000年前后,當時,中國的這些大型國企為了到美國市場上市,可謂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與代價,希望獲得美國建立大型資本市場的管理上的經驗,同時也是想從美國市場獲得更多投資、技術等。  

這本是雙贏的局面,中國公司得以進入美國成熟的金融市場,利用那里龐大的資金池,美國投資者則通過這些優秀的中國公司分享了中國改革開放和高速發展的紅利,美國資本市場也因為中國優秀企業的加入,鞏固了領先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  

但近年來,風云有變,美國2021年出臺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實際上是劍指中國。具體內容是,要求赴美上市公司交出審計底稿,甚至包括涉及到國家安全的用戶數據等等。  

這就是要讓中國在美國上市公司喪失經濟主權,嚴重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有人說,這實際上是美國對中國發動的金融戰,退市,成了了維護國家經濟主權所必然采取的措施。

  

當然,人們都明白,五大央企一致行動,顯然不是哪一家企業的意志,政治較量大于經濟考量,所有經濟都是政治的延續,這背后是復雜且激烈的政治博弈。  

佩洛西竄訪,在臺灣問題上觸碰了中國的底線,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已經發生了動搖,中美的合作空間其實是在不斷被壓縮的,對抗的因素反而在不斷增加。 

在俄烏沖突之時,西方對俄羅斯的無底線制裁,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西方口稱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所謂的契約精神,只不過是一張廢紙。 

將俄羅斯在美西方所購買的國債、所擁有的外匯儲備以及俄羅斯富豪在美西方的資產或凍結或沒收,讓美國的國家信用徹底破產,也讓所有發展中國家不寒而栗。據傳香港富豪李嘉誠,已大規模從英國撤資,選擇在中國力量投射范圍內布局。 

不僅是現在,就是過去,美國也在不斷加碼遏制打壓中概股,在美上市,意味著訴訟、調查。手頭有早期的數據:2012年以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中國公司啟動了20次執法行動;2011年以來,美投資者對中國公司提起的指控——違反美國證券法律的訴訟僅在一家法院就超過85件。

說得好聽些是“監管和調整公司治理規則”,說得難聽些,就是打壓。國際環境的變化對公司的影響太大了,目前美市中概股面臨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今天政治大環境和經濟大環境已發生變化,最近美國會的針對中國的兩大法案,一個是“芯片與科學法案”,一項是“降低通脹法案”,都會對我國企業,包括物流企業對上市地的選擇造成影響。  

有人說,中國與美國未來是市場層面、國家體系的競爭,在美國上市或退市,從來都不是金融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有人問,中國是不是以后不允許中國企業在美國進行市場融資了?答案其實是否定的,中國絕對不會不允許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但國際形勢,中國美關系,中國發展模式變了,基于國家安全考慮,那是必然會設定門檻的。

 

像涉及到國家安全的企業,中國的國家級戰略企業,赴美上市肯定要謹慎,一些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新企業,在燒錢階段到美國上市中國肯定是不反對的。

如果不涉及國家安全,在美上市還是有優勢的,近日,成立不到兩年的零擔物流企業上海“淮鏈”就赴美納斯達克上市。 

二、華爾街的光環正在褪去?  

近日,五大國企業在美退市,5月,美國以《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為由,不斷地以退市來恐嚇中概股。有159家中概股被列為預摘牌股,遭到美國退市威脅(相關內容的深入探討,可參考本公眾號發布的原創文章《預摘牌大背景下,物流中概股誰最受傷?》)。

在這些預摘牌股中,不乏物流電商股:快遞物流方面,有中通快遞和百世集團;航空物流方面,有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物流新業態方面,有“即時物流第一股”達達和“數字貨運第一股”滿幫,而電商物流方面,阿里,京東,拼多多都在名單之內。  

曾經,選擇去美國上市,聽起來高大上,納斯達克、紐交所,總給人一種光環附體的感覺,想當年,中通在美上市,募資14億美元,成為中國民營快遞企業上市募資規模最大的一單;百世物流緊隨其后,開啟了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進程,融資的規模達10億美金,曾風光無限。  

美國市場,特別納斯達克,門檻低,時間短,融資簡單,更有一個重要的特別點是:連年虧損的企業也可以上市,這在A股原則上是不可能。  

美國市場,其實非常適合那些高速發展,但是一直虧損,同時又非常需要融資的企業。連年虧損的百世物流短期內很難在國內完成上市,在美就從容上了市,雖然現在市值跌得慘不忍睹。  

也就是說,會講故事的人,給投資人和股民能描繪著明天的愿景和潛力的公司,就可在美股上市成功。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美國的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熟悉高新技術,對醫藥生物、互聯網科技,智慧物流裝備企業等成長性較高的企業估值相對較準確,也對其有精準的價值定位。

然而,今天,華爾街頭上的光環正在逐漸淡去,加上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對于我國企業來說,不再是上市的首選地。況且,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市場,雖然還不是國際化的市場,但其體量已經非常大,再加上香港市場,這個規模也已經不小。  

即使在當時,那些聽起來冠冕堂皇的“赴美上市”、或許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去哪里上市是一個基于理性的判斷,不僅基于對于企業當前情況的客觀分析,更是對于未來前景預估后的一種選擇。具體地說,企業選擇上市地點都要整體考慮交易所對企業收入、盈利的要求,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以及對品牌的影響,當然還有國際環境,經濟大勢。  

最近幾年美國逆全球化趨勢抬頭,對我國企業,特別高科技企業的打壓,尤其是監管的嚴苛,使其吸引力正在下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中美之間的事情。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美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越來越復雜的國際形勢,美國明里暗里不斷地打壓中國公司成為既定方針,從前些年中美貿易戰以來就開始了。此種打壓,在美也有民粹基礎,貿易戰以來,美國國內一直有中國公司赴美上市時中國占了便宜,美方是在“養虎為患”的極端議論。  

對我國來說,赴美上市,如果危害到國家安全,中國政府自然會出臺限制政策,目前,中國政府對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上市提出事前審批的要求,滴滴從美國退市就是因為涉及到國家安全。  

斷定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時代已經落幕還為時過早,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港、中是最受企業青睞的選擇,相比A股市場,出于盈利、境外融資需要等各方面因素的考慮,企業還是會優先考慮港股作為上市地。  

去年下半年以來,赴港而非赴美上市的國內公司數量就大幅攀升,港交所大有取代紐交所成為中概股首選上市地的趨勢。香港上市,入市的門檻比A股低,還有上市時間的可控性以及再融資的便利。  

香港上市后的再融資非常容易,通常是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不需要額外的行政審批,再則,融資手段極為眾多,有人做過統講,在香港資本市場,除個別年份以外,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的規模都超過了首次公開發行的規模。

 

港股市場具有連接中國企業和世界投資者的橋梁作用,面向的是一個國際化的投資人市場,香港已成為匯聚國際投資者及內地企業的最佳融資平臺。  

近年來,港交所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為中概股回歸創造條件,也為內地公司上市創造了條件,在2017年,推出了二十多年來資本市場最重大的改革——放行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在香港上市,近日,中國證監會強調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合作,推進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落地。  

也許,短期內香港股市還難以取代納斯達克,港股的資金“池子”還是太小,到目前為止,美國仍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國資本市場是全球規模最大、最為成熟的資本市場,借其強大的資本市場網絡,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寬闊的融資渠道。  

但是,相較于海外的交易所,香港對中國公司也具有天然的優勢,被做空的機會很小,與市場的溝通成本較低,香港市場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日益成熟。

  

今天,在香港市場,中資企業股票交易總額、市值占、新股集資等方面都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未來還會更多。  

三、擬上市物流企業何去何從  

智慧物流處于飛速發展的成長期,需要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需要加快上市的步伐。智慧物流,有依托外部資本力量迅速壯大的頭部企業,榜樣的力量,使不少高科技物流企業,緊鑼密鼓地朝著上市的方向做著最后的準備。

  

上市,登上資本證券市場,是眾多企業的出道之路,近年來,物流電商企業前赴后繼,走上這條資本之路。  

中國廣闊的市場為物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物流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有特定的優勢,而高科技物流裝備企業,在終端產品的設計能力、推出產品的節奏、成本的控制、應用場景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擬的競爭力,無論對哪個資本市場,都是最好的投資標的。  

2022年是物流企業上市的關鍵一年,截至目前,僅已透露上市意向的企業就有20多個,加上涉及智慧物流的就更多。這兩年,也是智慧物流裝備企業上市的高峰期,海康機器人、極智嘉Geek+、科捷智能、中郵科技、北自科技、曠視科技、欣巴科技等都計劃2022年進一步推動上市進程。  

對于擬上市的物流公司,特別是高科技智慧物流公司,赴美上市還是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答案是否定的。 

《外國公司問責法》要求中概股提交的審計底稿,包含公司最基礎財務數據,對于赴美上市的物流企業來說,手上握有物流數據、用戶數據,關乎我國公共信息安全,《外國公司問責法》苛責的要求使得企業難以合規。  

美國對中國有競爭力的智能物流裝備企業,不僅是監管的打壓,更是列入制裁清單進行打擊,并且層層加碼。  

智慧出行系列解決方案,人臉識別、AR等人工智能領頭羊的商湯科技;全球最大商用無人機制造商大疆;智慧倉儲,物流場景的軟硬一體化的曠視科技;末端無人化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數字化支持者科大訊飛等高科技企業都在美國制裁名單之列。  

因此,物流企業上市,港交所成為首選。人工智能,智慧物流股,商湯科技等明星獨角獸都拋棄美國,選擇轉投港交所;貨拉拉多次傳出赴美上市,但最終決定在港股上市;福佑卡車去年5月14日曾擬登陸納斯達克,隨后傳出轉戰港股消息;路歌于2021年11月12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安能物流計劃籌資5億美金赴港IPO。

  

滴滴于去年12月3日宣布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據傳美股上市的滿幫集團也會跟隨走滴滴的路線,從美股退市繼而轉戰港股。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上一篇:2022,物流投資風口在哪里?
下一篇:韻達股份:24.5億可轉債獲證監會核準(附公告文件)
羅戈訂閱
周報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謝您的打賞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

相關文章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5
2025-02-04
2025-02-05
活動/直播 更多

2.22北京【線下公開課】倉儲精細化管理:從混亂到有序

  • 時間:2025-02-22 ~ 2025-02-23
  • 主辦方:馮銀川
  • 協辦方:羅戈網

¥:2580.0元起

報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業月報-個人版

  • 作者:羅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