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搞供應鏈公司既不能說是風向標,也不能說是公開的秘密,但是不論你的初衷是啥,我們認為:國企搞供應鏈公司,務必要搞好“三個量”:業務流量、客戶數量、科技含量,不能光搞流量,流量越大風險越大,不能忽略客戶數量,服務廣大中小微客戶才是最牢固的價值與使命,科技含量是維護業務長治久安的基石,三個量緊密結合,齊頭并進的發展,方能顯出公司的價值,
一定要有一定的規模,規模太小領導看不上,再就是沒有規模效應,成本太高,再小的公司,一年也總得干個十億八億,太小了如何保住授信呢?如何幫助母公司擴大營收,幫助評級呢?規模上不去,自然評級上不去,評級上不去,發債就是個大問題,可能一步對了步步都對了,一步不對,步步不對。因此,大家都可以看到市面上,到處都有國企供應鏈公司需要流量,還有一部分國企扛了外貿指標,所以,每年從下半年開始,各種針對外貿進出口業務,只要有報關抬頭的,物流費作為補貼,信息滿天飛,一美金少則二三分,多則五六分,還搶得不亦樂乎啊。
可以看出流量,十分重要,做生意的流量,就如同人體的血液,但是不能老是買流量,要自身具有造血功能,自身通過真實的業務需求,貿易背景,自然而然的獲取流量才是對的。
就在前幾天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地方國企的數量越來越多,其實要么是企業合并,要么就是做大供應鏈規模,都是在做大流量。企業的流量就是如同河流的水一樣,沒有流量就會枯竭,流量太大,也可能是造成災難。因此要防旱,還要防洪。
順便說一句,很多國企喜歡玩簡單粗暴的托盤業務,其實這個不可取,供應鏈金融還是需要實際參與交易場景,交付場景,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供應鏈服務,把控住風險,而不能只是個簡單的開票、收付款業務。
央企的使命是全球資源配置,服務全國企業與全國人民,做各個行業的開路先鋒與托底后衛,地方國企的使命是服務地方經濟,服務更多的當地產業生產與人民生活,為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助力。并且地方國企的業務要具有示范效應,能夠復制推廣,服務更多行業,更多企業,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價值,特別是當地的產業,我們中國制造中的中低端制造業基本都分布在各個省市的區、市、縣、鎮,這就是特色產業集群,現在中央提倡的振興縣域經濟,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業與特色產業集群的客戶。我們搜集了全國1000+的特色產業集群的名單,已經發布在中國供應鏈第一神圖6.0上面。每一個產業集群少則都有幾百家企業,多則幾千甚至上萬家企業,是這些企業撐起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與消費,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江西贛州南康的實木家具,一年2000多億產值,數千家企業,53萬相關從業者;河北邯鄲永年區的緊固件,一年400多億產值,3000多家企業,數十萬從業者;江蘇丹陽的眼鏡、浙江金華永康的五金,廣東陽江的刀具、山東濱州的廚具等等,他們都是這個產業全球的佼佼者,形成全球的壟斷型市場份額。但是這些產業往往經營比較粗放,沒有形成合力,抗風險能力弱。我們也幫助一些地方政府、地方國企出謀劃策,順應大勢,建立產業鏈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幫助解決小微企業的四個關鍵難點:缺錢、缺單、缺料、缺效率,當地國企業通過自身的背景優勢,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建立產業鏈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幫助客戶對接訂單資源,幫助客戶進行集中采購,降低采購成本,提升交付效率,搭建產業園區,幫助小微產業企業轉型升級,集中物流配送,提供數字化平臺,相關優惠補貼政策實實在在落到平臺服務的企業,落到供應鏈過程中,這樣國企服務產業企業不要像過去撒胡椒面那樣,蜻蜓點水的。國企操盤的產業鏈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要通過良好的頂層設計,拋開自己的小九九,著眼于大產業,不是服務大客戶而是大眾客戶,以科技+數字雙輪驅動,深入產業鏈供應鏈,打造屬地特色產業經濟,實實在在服務好當地成百上千的產業企業,遠遠比到外面辛辛苦苦求爹爹告奶奶的找點流量,保住授信,搞個評級什么有意思得多。
用科技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防控風險,原來鞭長莫及的事情,通過科技可以做了,科技是一面墻,可以攔住原來攔不住的事,科技是一面鏡子,能把業務全過程真實的情況全面反饋出來。現在做供應鏈服務也好,做供應鏈金融也好,要想拿到銀行授信,你沒有科技平臺基本很難,哪怕銀行不一定對接你的信息,至少銀行認為你具備這個管理能力與水平,公司在數字化方面是有投入的,至少管理水平不會太差,管理意識不會太弱。
當然,我們不是為了科技而科技,是用科技服務于業務,服務于用戶,科技含量主要是務實,也不排除當然也是需要部分務虛的功能,虛實結合,務實的方面,譬如:流程管理,風險識別,可視化追蹤,智能預警,決策分析等,也有務虛的,譬如一定要讓領導一眼能夠看到我們的業務過程與狀態,領導可能第一這個業務不懂,但是看到了模式與展示,就明白了,還有業務統計分析與展示,都有助于領導對我們的信任,理解,與支持,讓領導放心,安心,其次是客戶方面,讓客戶體驗到我們供應鏈管理的能力與水平,有助于達成合作,讓客戶在合作過程中實時掌握訂單履行的狀態,進度,質量。所以,一個公司大屏是少不了的,現在電視機很便宜,75寸的還不到3000元,一定不能少,但是一定是真實的數據,高價值的維度。供應鏈金融的話,涉及面廣,點多,一定要有全面預警指揮中心,讓風險盡快揭示,讓問題盡快暴露,讓其盡快引起警覺注意及及時跟蹤解決,盡量不要給員工事后踢皮球的機會。
只有通過科技的手段幫助我們管理,執行,質量才能穩定,不能過于依賴于個人的經驗,個人能力,個人的勤奮,要標準化,系統化,數字化。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0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