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8月4日披露,中聯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與花旗為聯席保薦人。中聯航運曾于今年1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遞交過上市申請。
根據德路里的資料,截至2022年7月26日,以運力計算,中聯航運在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中排名第五,且在總部位于中國內地且同時提供近洋及遠洋航線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中排名第二。其國際運力排名從2020年10月2日的第95名提升至2022年7月26日的第23名,令中聯航運成為該期間全球百強中排名提升最快的集裝箱航運公司。
中聯航運成立于2005年,逐步建立了綜合航線網絡,提供數字化賦能的航運產品,并持續提升物流服務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差異化航運服務。業務模式的主要方面包括(1)綜合航線網絡;(2)船隊及集裝箱;(3)港口運營商;(4)供應商及戰略合作伙伴;(5)客戶、定價及付款;(6)銷售及營銷;及(7)科技基礎設施。主要經營兩類航線:(1)近洋航線(包括亞洲區內航線);及 (2)遠洋航線(包括亞洲-歐洲、跨太平洋及亞洲-印度次大陸和中東航線)。
根據德路里的資料,2021年全球約30.0%的集裝箱吞吐量由中國內地港口處理,全球十大港口中的六個位于中國內地,公司在該六個港口均有業務。此外,根據德路里的資料,中國是全球最大集裝箱生產國,2021年全球生產的集裝箱中約90%在中國制造。2021年3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中聯航運使用的集裝箱數量增長約 3.4倍。中聯航運的自有航運集裝箱占公司調度的航運集裝箱總數的百分比從2021年3月31 日的約15.9%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約42.4%。
據招股書顯示,中聯航運的大部分船舶為運力小于5,300 TEU的中小型船舶,增加其港口選擇及可覆蓋近洋和遠洋作業。截至2022年7月26日,中聯航運經營著一支由34艘船舶組成的、總運力為85,578 TEU的船隊,其中28艘為租賃船舶。作為擴張計劃的一部分,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12月31日止三個財政年度以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期間,除兩艘自有船舶外,中聯航運訂購了12艘船舶,其中多數計劃部署在亞洲區內、跨太平洋及亞洲-印度次大陸和中東航線。
財務方面,2021年全年與2022年前3個月,中聯航運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37億元人民幣、27.32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分別約為1.13億元人民幣、7.35億元人民幣。
中聯航運的擴張戰略目標包括:(1)繼續植根亞洲供應鏈,專注于在具有強勁增長機會和盈利能力的市場中發展;(2)擴大服務品類以實現全球供應鏈覆蓋,提供“端到端”服務;(3)靈活、有序地擴大船隊規模,優化船隊結構;(4)進一步加深和擴大戰略合作和伙伴關系;(5)強化信息系統建設,持續提高數字化運營能力,提升客戶服務質量。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46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8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