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順豐,大家想到的更多的是快、安全,近些年隨著國內其他快遞企業的不斷進步,時效和服務方面都在與順豐縮小差距,尤其是中通、京東等快遞企業,不少朋友一定覺得順豐的國內龍頭地位岌岌可危,此時壓力山大。其實我倒不以為然。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遇到瓶頸,這是自然規律。而此時同行如果積極進取,也必然能縮小跟頭部企業的差距。
此時的順豐其實早已經把重心放在了國際業務拓展和綜合供應鏈服務商的名片打造上,他要造的不是戰船,而是可以跨越重洋、征戰全球的航空母艦,從一系列的動作可以看出一二:2018年8月,順豐收購美國夏暉在中國冷鏈業務,順豐冷鏈業務收入和服務能力邁上新臺階;2018年10月,順豐以約55億現金收購了DHL在中國大陸、香港以及澳門地區的供應鏈管理業務,從此順豐成為國內最大的合同物流服務商,供應鏈服務能力大大增強;2021年10月份順豐以約146億的作價控股嘉里物流,從此嘉里物流成為順豐拓展亞洲市場的主要平臺。目前順豐的全貨機數量已達71架,比國內其他幾家快遞加起來還要多。亞洲吞吐量最大的順豐鄂州花湖機場在2022年6月份已完成試飛,很快即將投入運營,對于順豐以及國內快遞行業都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曾經有人把順豐鄂州花湖機場與聯邦快遞孟菲斯貨運樞紐比做同一類型,實際上順豐這些年的發展路徑,很大一部分跟聯邦、UPS的發展路徑極為相似,順豐的“野心”可見一斑。
我們經常覺得順豐的時效慢了,服務差了,其實并不然,只是同行的時效在提速,服務在提升。順豐還是那個充滿野心的順豐,順豐還是那個追求極致的順豐。目前國內快遞跟國際三大快遞(DHL、UPS、Fedex)差距還非常大,不僅僅是在服務質量上面,也在于配套的行業規范的完善性以及管理人員的思想認知和國際視野上。國內快遞的崛起既需要消費者的“挑剔”,也需要消費者的包容!
相信中國快遞走向國際的步伐會越來越快,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有屬于自己的“Fedex、UPS、DHL,走向全球!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6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6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1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74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