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航局印發《“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中國民航首次編制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將為構建優質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體系提供精準指引。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推動航空物流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與《“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等進行了動態銜接。
《規劃》總結了“十三五”時期航空物流發展成績。具體表現為發展規模較快增長,發展質量和效益較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貨郵運輸量、貨郵周轉量分別完成676.6萬噸、240.2億噸公里,規模穩居全球第二,“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速分別高于全球年均增速2.2、6.5個百分點。
1、支持快遞、跨境電商、冷鏈企業特色化發展,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
2、引導多式聯運承運人發展,推動空鐵、公空等航空物流聯運,形成高效、協同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
3、打造全鏈條航空物流企業。支持大型物流企業延伸航空物流鏈條。
4、綜合利用腹艙和全貨運資源,提高貨運航班頻率和銜接效率,支持航空貨運快線和空空聯運,提高航空物流網絡組織效率,實現貨物隨到隨走。
5、探索構建通用航空物流網絡,充分發揮無人機物流成本、效率優勢,擴大交通不便地區無人機干-支-通配送網絡,提升區域快捷配送、即時服務,在適宜地區,探索推動通用航空物流試點,助力“快遞進村”,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推進通用航空物流網絡省際互通、市縣互達、城鄉兼顧。
6、加快多式聯運發展,引導國內航空物流網絡與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便捷銜接,推進空鐵、公空等聯運模式落地,實現貨運無縫銜接。
7、優化腹艙運力配置,增強戰略重點區域全貨機航線布局,加強戰略合作,提升對經貿發展格局的支撐作用。
8、鼓勵國內企業抱團出海,引導多元投入建設海外倉,共建海外貨站、轉運中心、境外經貿合作區等;支持國內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地面配送企業等加強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提高國際航空物流一體化解決服務能力, 為拓展國際航線網絡創造安全可控的銜接條件和備選方案,提升平急協同能力。
9、促進快遞物流融合發展,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優化作業流程,完善隔日達、當日達、限時達等物流產品,提升專業化運輸能力;引導企業適應電商促銷 活動、鮮活農產品上市等市場需求變化,靈活調整運力,滿足多樣化運輸需求。
10、鼓勵跨境電商物流加快發展,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增強通關、運輸、貨物追蹤、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全鏈條整合能力,支持跨境電商“全球買、全球賣”服務;支持航空物流企業創新精細化物流服務產品,適應跨境電商多批次、高頻率、多品種等運輸需求。
11、優化航空冷鏈物流安檢、通關、檢驗檢疫、最后一公里配送等流程,打造全程溫控、標準規范、運行高效、安全綠色的航空冷鏈物流體系。
12、提升應急處理能力,推進無人機、“零接觸”等新技術新設備應用。
13、充分發揮無人機在交通不便地區物流配送技術優勢,開通無人機物流配送專線以及物資運送綠色通道;聯合國家郵政局,將無人機物流納入“快遞進村、村村通郵”服務,提升航空物流的覆蓋廣度、深度,鞏固脫貧攻堅,助力產業升級。
14、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鄭州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支持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郵政快遞樞紐等,提供快捷高效的國內國際直運、中轉、集散等物流服務。
15、優化設施布局,合理劃設全貨機和客機腹艙帶貨區,推行集中式貨運區,靈活調整一級、二級設施作業模式,加強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共用,減少物流設施重復低效供給,提升場內貨物運輸便捷性。
16、推動專業設施設備建設,完善快遞、冷鏈、醫藥、危險品等設施設備,支持建設郵件快件處理中心、保稅倉、 轉運中心。
17、加快通用航空起降設施建設,鼓勵城市社區內、即時配送網絡集散點建設通用航空起降設施,加強偏遠地區、農村物流網點通用航空起降簡易設施建設。
18、推進物流園區建設,支持航空貨運業務規模較大且具備條件的機場在貨運區周邊設立物流園區,集聚發展航空物流產業。
19、深化基于人工智能的違禁品機器識別、大型貨物掃描探測等新技術的研究,開展貨郵安檢自動判圖模式實驗驗證與輔助應用。
20、鼓勵應用無人駕駛智能卡車、自動導引車、智能穿梭車、無人機等智能化運載設備,按需推廣大型航空集裝器安檢技術和設備應用,提高貨物查驗效率。
21、鼓勵機場打造電子貨運平臺,推動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企業使用電子運單和在線物流服務,推動信息共享、標準統一和安檢互認,實現貨物運輸“一張單”。加強應用航空物流信息追蹤技術,實現貨物“可視、可測、可控、可響應、可追溯”。
22、加快機場高速公路連接線建設,通過“航空+卡車航班”“城市貨站”,打通“最后一公里”。
23、推廣統一條碼管理、射頻識別技術,及時準確記錄貨物運輸數據,打通機場與航空公司、貨運代理間的信息孤島。
24、推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建設,探索民用無人駕駛航空運行發展的特點規律,研究編制無人駕駛航空管理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技術標準體系。以無人機物流為重點,建立通用航空物流規章標準,實現適航與運行、驗證與管理協同。
25、積極與主要貿易伙伴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商簽更為開放的貨運航權安排,加大國際航權談判力度,增加獲取關鍵航權資 源,引導市場有序競爭,便利我國貨運企業在境外設點布網,暢通與我國有經貿往來的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空貨運通道。
26、在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建立貨郵航班時刻池,按需優化貨郵時刻池占比,增加白天高峰時段貨郵航班供給,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進一步提高貨郵航班時刻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27、推動低空空域保障便利化,順應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配合相關部門優化無人機物流空域和飛行活動審批流程及無人機物流運行合格證審批程序,為構建通用航空物流體系提供支撐。
28、加快形成“社會管理+行業管理”的格局,形成安全、高效、順暢、可持續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運行管理服務體系,推進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無縫隙”融入國家空域體系。
29、加快民航與公路、鐵路等物流標準對接,推動航空物流操作、信息、運行和設備等標準的建設。
30、依托寄遞渠道安全監管部際聯席機制、物流安全部際聯席機制等,明確航空物流鏈條各節點安保責任與保障要求,完善危險貨物運輸法律制度,加強航空物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31、鼓勵航空公司、機場、物流集成商、貨運代理等共同建設航空物流樞紐,服務地方航空物流發展戰略。
32、推動民航行政機關、郵政管理、行業協會、機場公安機關等單位建立監管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建立經營主體信用記錄,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依法依規實施聯合失信懲戒,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綜合治理環境。
33、在安檢前置、遠程異地安檢、安檢系統一體化與差異化安檢、貨運代理企業分級分類管理等方面開展試點,創新監管流程,增強口岸功能,提升通關效率。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0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