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一
核心觀點
順豐2022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在3月份疫情擾動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歷史上一季度凈利潤最大值。展望全年,順豐提出可持續健康發展基調,伴隨公司提質增效,穩定經營,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
二
摘要
● 調整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2022年,順豐提出可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內部管理。2021年二季度以來,隨著優化產品結構和產能爬坡,順豐盈利能力逐季修復。考慮疫情擾動可能影響公司部分經營,我們調整順豐控股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測為63/92/107億元(此前預測為69.2/92.4/107.9億元),對應EPS為1.29/1.88/2.18元(此前預測為1.41/1.88/2.20元)。
● 疫情擾動下一季度同比扭虧為盈,實現歷史最好盈利。2022年一季度,順豐實現歸母凈利潤10.22億元,同比增長20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9.1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0億元。3月疫情影響下,公司一季度速運分部完成業務量24.3億件,同比下降1.9%,對應快遞收入360億元,同比下降10%。在此背景下,公司一季度仍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成果。一季度公司毛利率12%,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凈利率2.32%,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實現扭虧為盈,主要源于:(1)公司持續聚焦核心物流戰略,強調可持續的健康發展;(2)主動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毛利產品件量。公司原有特惠專配產品正逐漸向單價更高的電商標快件過渡;(3)新業務盈利改善,新業務同比減虧;(4)四網融通等戰略帶來的成本優化;(5)嘉里物流并表影響。
●披露股權激勵計劃,堅定長期發展信心。公司披露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股票期權數量不超過6000萬份,授予的股票期權(含預留)的行權價格為42.61元/股(2022年4月29日股價為51.3元/股)。業績考核目標:2022/2023/2024/2025年營收分別不低于2700/3150/3700/4350億元,或歸母凈利潤率分別不低于2.1%/2.6%/2.9%/3.3%。我們認為,此次股權激勵計劃符合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調,彰顯了公司對長期盈利改善的信心。
● 提質增效,靜候彈性釋放。2022年一季度,順豐盈利同比大幅改善,但受疫情影響,核心業務的盈利彈性仍未釋放。當下,全國疫情持續影響快遞物流,短期內順豐盈利彈性或仍難以釋放。2022年,公司提出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調,隨著產能逐步爬坡和內部管理加強,順豐核心業務有望在疫情后伴隨需求反彈,釋放超預期的盈利彈性。目前國際貨代和航空業務仍處于高景氣度區間,嘉里物流并表也將為公司增厚利潤。
● 風險提示事件:時效件增速不及預期風險;疫情對業務的影響風險;油價波動的風險;新業務培育風險。
證券研究報告:一季度同比扭虧為盈,經營已經重回正軌——順豐控股22年一季報點評
對外發布時間:2022年4月30日
報告發布機構:中泰證券研究所
參與人員信息:
皇甫曉晗
執業證書編號:S0740521040001
郵箱:huangfuxh@r.qlzq.com.cn
王旭暉
郵箱:wangxh@r.qlzq.com.cn
歷史相關報告
1 |
順豐控股2021年年報點評:業績逐季修復,靜待彈性釋放(2022.04.01) |
2 |
順豐控股首次覆蓋:盈利核心仍可優化,國際業務值得關注(2021.11.15) |
中泰證券商社&快遞團隊
皇甫曉晗
龍凌波
蘇暢
王旭暉
張驥
張友華
袁鳴
曉晗的消費互聯網研究
中泰證券商社&快遞團隊(皇甫曉晗、龍凌波、王旭暉、蘇暢、張驥、張友華、袁鳴),致力于使用演繹法與歸納法的雙重驗證,提供零售電商、物流快遞、生活服務等行業的投資研究。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訂閱號制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中泰證券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為準。若您非中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接受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中泰證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中泰證券的客戶。感謝您給與的理解與配合,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訂閱號為中泰證券零售團隊設立的。本訂閱號不是中泰證券零售團隊研究報告的發布平臺,所載的資料均摘自中泰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對已經發布報告的后續解讀。若因報告的摘編而產生的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請注意,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研究觀點可根據中泰證券后續發布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義務,后續更新信息請以中泰證券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為準。
本訂閱號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僅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中泰證券及相關研究團隊不就本訂閱號推送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任何訂閱人不應憑借本訂閱號推送信息進行具體操作,訂閱人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所有投資風險。在任何情況下,中泰證券及相關研究團隊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中泰證券及相關內容提供方保留對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的一切法律權利,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或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轉載或者復制本訂閱號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轉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中泰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24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3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08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