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時自然也不例外,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同事、客戶、合作伙伴,還有同行聊天。
下午在北京公司的辦公室里和一位北京的做專線物流的朋友聊天,聽他吐苦水,談遇到的各式困難。
這年頭,專線物流特別難做,在北京,尤其難。這兩天在北京基本上跑遍了通州地區,看到曾經的路邊建筑大部分夷為平地蓋上了防沙布,更是同情在北京奮斗的物流人。
他們除了要面臨全國各地物流人都要面臨的各式困難外,還要承受朝不保夕居無定所的心理壓力,畢竟,作為非首都功能的物流業,特別是專線物流業,屬于最不受待見的細分行業之一。
下午來訪的這位仁兄除了以上的這些困擾外,還另有煩惱。
他是做北京至廣東專線的,廣東的分流工作前段時間委托給了某平臺,剛開始合作得還可以,但近期越來越不靠譜了,真頭疼。
我談了我的看法,我認為專線物流作為傳統業態,分流工作必須得自己做,再難也得如此,平臺不靠譜,特別是那些以所謂整合資源打造出來的平臺,尤其不靠譜。
在PPT里,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如何整合資源如何降低成本等等,但專線的運作太復雜,是個非常典型的非標產品,看上去很美的方案落地后基本都會走形,會變得很不靠譜。
對傳統專線來說,到站分流是苦活,非常艱難,但分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個專線是否有價值的關鍵,所以我認為,如此重要的環節,實在不宜外包。
我給來訪朋友的建議就是,現在合作的這個平臺不靠譜,換個平臺大概率還是會不靠譜,所以還是得組建自己的團隊,雖然剛開始困難點,但長期看,利大于弊。
現在看來,專線物流在整個物流行業中看起來確實有點Low,很傳統,沒啥技術含量,但專線自有其存在價值,既然已經選擇了這個很Low的行業,也得接受現實,遵循這個細分領域的運作模式,結硬寨,打呆仗。
平臺物流看上去高大上,但專線物流想借他的東風卻并不容易,所以還不如認清現實,讓平臺的歸平臺,專線的歸專線,遵循專線本身的原則做事,不走捷徑。
既然選擇了專線,我們便只顧風雨兼程。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3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9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