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見到無人車,以前只是在屏幕里看到過。沒想到無人車跑得雖慢但很聰明,側方停車技術比老司機還好。”浣紗小區志愿者張先生說到。4月12日,在上海楊浦區浣紗小區四村五村,兩臺菜鳥驛站無人車正在滿載著蔬菜、雞蛋、肉等生活物資穿梭于小區樓宇之間。
得知社區物資配送“最后100米”的困難,上海理工大學菜鳥驛站主動聯系校方,提出將校內兩臺菜鳥無人車運到楊浦區浣紗小區支援。10號晚上無人車抵達浣紗小區后,志愿者通過線上學習,參與了無人車操作、消殺等培訓。
圖為志愿者從無人車中取出物資
在上海不少社區,志愿者只能用拖車、三輪車、購物車等工具,將各類生活物資從小區門口送到住戶樓棟。由于生活物資數量多,體積重量大,運送生活物資是件費時費人力的事。2000多戶近5000人的老社區,如何打通民生保供物資的“最后100米”,浣紗小區有了新的“解題思路”,菜鳥驛站無人車會將物資送到指定的樓棟下,再由志愿者快速取出物資分發。
兩臺來自上海理工大學菜鳥驛站的無人車,一車一次能運送200斤物資,一趟能節約30分鐘配送時間,緩解志愿者的運輸壓力。每完成一趟無接觸配送,小區志愿者會對無人車的車內外消毒,盡可能減少隱患。
一起守“滬”,共克時艱!沖在抗疫前線的還有上海理工大學菜鳥驛站站長劉小龍在內的17名驛站工作人員。為了保障校內快遞暢通運行,一個月前劉小龍和驛站所有團隊人員便吃住睡在驛站。4月7號驛站停業后,劉小龍帶著員工報名成為校內后勤志愿者,哪里需要他們往哪里去。
在做志愿者的菜鳥驛站工作人員
干快遞的最懂物資怎么分揀,17名驛站工作人員曾和上理工教職工一天卸下1萬箱總計10萬斤蔬菜,把捐贈蔬菜拆箱分類,協助食堂往各宿舍樓下送盒飯、牛奶,分發防疫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連花清瘟膠囊等。上海氣溫30度,一天干下來,穿著防護服和防護面罩的他們全身被汗水浸濕,雙眼布滿紅血絲。為此,上海理工大學給菜鳥驛站發了一封感謝信,謝謝所有一起努力守“滬”的人們。
圖為感謝信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9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1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