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提示:
2018財年,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營業利潤達到32億歐元。
集團收入持續增長,達616億歐元,有機增長率為6.0%。
息稅前營業利潤如期達到32億歐元。
敦豪集團所有部門表現強勁;郵政包裹業務的重組按計劃進行。
2019財年息稅前利潤預計將增加至39~43億歐元。
2020年盈利預期:營業利潤至少達50億歐元。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總部位于波恩,是放眼世界的郵政及物流公司,2018財年營收繼續增長。集團收入增長率達1.8%,約為616億歐元。去除匯率的影響及調整投資組合后,收入增長率更高,達到了6.0%。集團的四個部門都對這一積極增長趨勢作出了積極貢獻。電子商務的持續繁榮、國際貿易流的持續增長都推動了集團的發展。2018財年集團的息稅前營業利潤為32億歐元,順利完成了2018年6月公布的調整后收益目標。
Frank還表示:
“2018年對集團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我們成功地以出色的圣誕節業績結束了這一年。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不斷上升,但全球貿易持續增長,這對我們的各個部門尤其有利。針對我們的德國郵政包裹業務,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此部門長期內息稅前利潤繼續增長。當然我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隨之而來的影響:短期內息稅前利潤負擔較重。我們為實現2020年的盈利目標創造了條件,并為接下來幾年里持續盈利打下了根基。”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預計2019年營業利潤將增至39~43億歐元。各個部門的結構調整和運營改進都將有助于集團的增長。為提高德國郵政包裹業務的盈利能力而采取的措施,預計將會對2019財年盈利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
措施包括自2019年1月1日起對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先前的郵政-電子商務-包裹(PeP)部門現分為兩個獨立的部門:其中一個新的業務部門名為 Post und Paket Deutschland (P&P),專注于德國市場的郵件和包裹業務;國際包裹和電商業務,也就是之前的歐洲包裹部門和DHL電子商務,合并成為了DHL電子商務解決方案部門。
據預計,P&P部門將為集團2019年的預期息稅前利潤貢獻10至13億歐元。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目前共有四個部門(DHL快遞、DHL全球貨運、DHL供應鏈、DHL電子商務解決方案),集團預計總息稅前利潤將增長至34~35億歐元。預計2020年集團息稅前利潤將至少達50億歐元。
2018財年所面臨的挑戰毫無疑問地反映了在集團年凈利潤中。非控股權益后的合并凈利潤為21億歐元(2017年為27億歐元)。基本每股收益從2017年的2.24歐元降至了1.69歐元。與集團息稅前利潤相比,凈利潤大幅下降是因為財務成果較低,而這又歸因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中的會計準則。自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以來,租賃負債的利息支出包含在財務成果中。
針對2018財年的表現,集團管理委員會和監事會將于5月15日向年度股東大會提議穩定股息為每股1.15歐元。隨后,集團將支付約14億歐元的股息,但須經股東批準。鑒于調整后的凈利潤變化,此次凈利潤將轉化為55%的支付比率,該比率在自2010年起實施的集團財務戰略中所規定的40%至60%范圍內。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2018年為了持續性盈利增長再次進行大規模投資。按照計劃,四個部門的投資總額為26億歐元(同比上漲16.8%)。德國包裹業務基礎設施得到了擴大,也更為現代化;集團投資了車隊,擴大了電動汽車StreetScooter的生產。DHL快遞在布魯塞爾、馬德里和香港升級了運輸樞紐,航空機隊數量增加,設備更為現代化。集團還計劃在2019年將資本支出增加到約37億歐元,其中有11億歐元用于去年宣布的DHL快遞航空機隊的債務融資更新。
資本支出的增加導致2018財年現金流出也增加,自由現金流降至11億歐元(2017年為14億歐元)。2019年,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預計自由現金流將超過5億歐元,此外還有11億歐元用于DHL快遞航空機隊的債務融資更新。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團的凈債務為123億歐元。由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首次應用以及其對租賃會計的相關影響,該數字與2017年的19億歐元沒有可比性。鑒于集團的可用流動資金和平衡的期限結構,敦豪繼續保持十分穩固的融資地位。
郵政-電子商務-包裹部門報告稱,2018年收入增長1.7%,達到185億歐元。這一增長趨勢主要歸因于電商-包裹業務部門的收入增加。例如,德國包裹部門的收入增長了7.1%。2018年全年,郵政-電子商務-包裹部門在德國交付了15億件包裹,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7.5%,創下了新記錄。
DHL電子商務的收入上漲了6.9%,這還是因受匯率影響較大下調了12.0%后的結果。DHL歐洲包裹部門收入增長了10.6%。這些動態趨勢反映了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國際電子商務領域的強大地位。集團打算借助由Ken Allen領導的DHL電子商務解決方案部門更好地利用電商市場的潛力。
在郵政業務部門,收入不出所料由2017年的100億歐元下降至97億歐元。原因在于郵件通信和對話式營銷的結構性數量有所下降,但成交量下降幅度仍在長期預測的范圍內。2017年,德國大選對郵政收入和交易量產生了積極影響。
2018財年,郵政-電子商務-包裹部門的息稅前利潤達到6.56億歐元(2017年為15億歐元)。為確保未來幾年內息稅前利潤如期增長,之前的一次性費用支出是導致這一下降的主要因素。確保息稅前利潤增長計劃于2018年年中公布,主要旨在提高生產力、降低間接成本,推動郵政包裹業務的積極收益管理。總的來說,按照計劃2018財年花了5.02億歐元重組該部門。
2018年,DHL快遞的收入和利潤長期呈上升趨勢,收入增長率為7.3%,達161億歐元。有機基礎上的增長率甚至更高,為11.0%。尤其鼓舞人心的是,該部門再次在所有地區都實現了增長。這一動態表現再次受到了國際限時達(TDI)交付業務強勁增長的推動,與上年同期相比,每日交易量增長了7.4%。
得益于交易量的增加,DHL快遞能夠更有效地利用獨特的全球物流網絡。由于嚴格的收益管理和物流網絡的持續改進,該部門運營利潤增長了12.7%,達到20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從2017的11.5%升至12.1%。
2018年對于DHL全球貨運來說是個豐收的一年。盡管只專注于高利潤業務,該部門的收入仍增長了3.4%,達150億歐元。經匯率影響調整后,收入增長了6.7%,增幅更為可觀。毛利潤是該部門的重要業績指標,較上年增長3.9%,達36億歐元,表現十分強勁。該部門也在空運和海運方面均實現了毛利潤率的提高。歐洲的公路和鐵路運輸也顯示出積極的發展跡象。
與前9個月一樣,DHL全球貨運成功地將毛利潤的上升趨勢轉化為息稅前利潤的大幅增長。2018年全年營業利潤增長48.8%,達到4.42億歐元,表明提高成本效率的舉措正在生效。
2018財年,DHL供應鏈的收入為134億歐元(2017年為142億歐元)。除不穩定的匯率因素影響外,收入下降主要反映了子公司Williams Lea Tag的銷售情況。針對這些因素進行了調整后,該部門的收入增長了4.3%。該部門繼續發展了新業務,在2018財年與新老客戶簽訂了價值13億歐元的額外合同。
DHL供應鏈的營業利潤為5.2億歐元,比去年降低約0.35億歐元。這一下降源于5000萬歐元的客戶合同和4200萬歐元養老金債務所產生的一次性負面影響。雖受到這些因素以及2017年客戶關系資產減記造成的一次性影響,經調整后息稅前利潤提高了4.3%。
第四季度,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總收入增長了5.1%,達169億歐元。四個部門都為收入的提高做出了貢獻。營業利潤下降了4.0%,約為11億歐元,主要是因為郵政-電子商務-包裹部門的重組成本較大。非控股權益后的合并凈利潤下降2.9%,為8.13億歐元,源于郵政-電子商務-包裹部門的息稅前利潤較低以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實施。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66歐元,與凈利潤下降幅度一致。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CEO Frank Appel在采訪中談到集團為什么有信心順利實現2020年戰略目標,以及在2020年之后實現進一步的盈利增長。
問:2018年德國郵政敦豪集團整體表現如何?
答:2018年總的來是在挑戰中前進,圓滿完成預期盈利目標。集團四大部門有機增長,電商蓬勃發展,為實現2020年盈利預期奠定基礎。
問:總體上DHL發展趨勢是積極的,但郵政-電子商務-包裹部門算得上是2018年的一個內部挑戰,對嗎?
答:這些年來,郵包業務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信件業務量穩步下降,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包裹交付呈動態增長。這些變化促使我們調整內部結構,去年夏天開始我們采取了具體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基于三點:一是提高收益率管理;二是提高生產率的投資;三是降低間接成本。
問:截至1月1日,DHL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也是一個新的部門,該部門整合了國際包裹和電子商務,您對這個部門有什么計劃?
答:電商在全球各地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我們希望通過建立這個新部門,釋放DHL電商更多的潛力。Ken Allen已經引領DHL快遞走上了一條獨特的高利潤增長道路,希望他也能在電商領域開拓新局面。鑒于近年來我們在電商物流方面已經嘗試并采取了許多新的舉措,我們將對該部門的現狀進行評估。并且與P&P的情況一樣,我們將更加專注于業務和地區。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9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4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23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