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菜鳥網絡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在杭州舉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親臨現場并第一個發言。馬云認為物流是制造業中的服務業,也是服務業中的制造業。中國是制造業大國,物流業不僅要自己發展,還應該成為制造業的利潤擔當。本次演講中馬云傳遞的信息內容分量大,吸足了眼球:將投入上千億元建設國家物流骨干網,24小時貨通全國、72小時貨通全球,將大力發展智慧物流……但其中最引我關注、讓我思考的是馬云說菜鳥將用技術把中國物流成本從占GDP的15%降到5%以下。
理想總是豐滿的,這個目標、這個口號很震撼人心,讓人覺得中國物流的成本效率將會得到質的提升與飛躍,中國將不僅僅是物流大國,而是領先世界的物流強國。
但是凡事就怕細琢磨,當你再進一步想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馬云這個遠大、偉大的目標,也許真的是一個錯誤的目標。從美國Armstrong & Associates的數據來看,國際上主要經濟發達體2016年物流費用占GDP的比例平均為8.8%;而我們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般來說與經濟發達體有10-20年的發展距離,想要將中國物流費用占比從15%降至5%以下,意味著我們物流的成本效率要超越世界經濟發達體,達到世界第一的位置。當然,這個不是沒有可能,但是至少在10年內這件事情發生的概率極低。
圖9-1 不同國家物流費用占比(Armstrong & Associates)
這個時候再細想一步,你會發現馬云說這個從15%降至5%以下的目標,沒有時間節點,他沒有說是5年內實現還是10年內實現。因此筆者進行了一番推演測算,如下圖所示。
我們以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5%為節點目標,假設中國GDP未來均能保持7%的年增長速度。你會發現,在2022年、2028年,要想實現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下降到5%的目標,那該年的物流總費用只能為5.8萬億、8.7萬億,這兩個數字比2017年的數值還要小,而且是小了很多。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此,我們再把時間跨度延長,來到2038年,這個時候眼前突然一亮,原來20年后,馬云今天所說的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在這一年,我國GDP總量有望達到342.4萬億,物流總費用約為17.1萬億,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降至5%。而物流總費用與2017年相比,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相對而言具有一定的現實性。
不過這是基于我國經濟每年仍保持7%左右的發展速度的推算結果,而我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想要保持這個增長速度,壓力很大;換句話說,馬云這個目標要想實現,樂觀估計也是要20年以后的事。
圖9-2 中國物流費用占比測算
注:假設GDP未來仍能保持7%的年增長速度
雖然馬云所說的目標,實現起來仍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但是我們是否就能忽略這件事呢?是否就當成一件天方夜譚而一笑了之呢?
顯然不行。國家近幾年一直提倡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為供給側改革、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物流科技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也在不斷提升物流的整體效率。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趨勢,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下圖所示,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從2009年18.1%,一路下降到2017年的14.6%;通過回歸擬合分析還可以發現,該項數值的發展趨勢符合二項式公式模型,Y=-0.0006X2+0.0016X+0.18,而且R2為0.9581,說明該公式可以解釋因變量95.8%的變異,顯著性強,代表性高。
圖9-3 09-17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
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將持續下滑,則物流總費用的年增長速度必將低于GDP的增長速度,這對于物流供應鏈企業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物流供應鏈企業的業務收入增速也將低于GDP增速,不會再有超平均水平的增長;也意味著整個行業的增量將越來越有限,物流供應鏈領域進入存量博弈為主的發展階段。
在這一發展階段,創新與整合將成為主要發展特征。因為物流供應鏈企業想要從群狼環視中突圍,要想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或超額利潤,基本上會走兩條路:一是抱資本大腿,攜雄厚資金收購、兼并、控股、投資各業務板塊中的目標公司,整合進自己的版圖,構建自己的核心資源與能力;頭部企業逐漸形成,集中度增加,馬太效應逐漸顯現。二是依靠科技投入,開展商業模式、運作方式等方面的創新,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效率,構筑護城河,提升盈利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在2018年前7個月里,資本不斷涌入物流行業,共有80起融資事件,總額超600億人民幣。其中不乏巨額投融資事件:京東物流獲業內最大筆融資25億美金、豐巢獲得20億元、滿幫集團獲得19億美元,壹米滴答獲5億元……
我們也可以看各物流巨頭圍繞自身的發展戰略,多方的合縱連橫,整合資源。以京東物流為例,在2018年1-4月期間,發展聯合倉配引入渠道商運力,與福田汽車合作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物流產品,與十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探索物流領域的“產學研”融合,與海航集團聯手推動電商物流全球化,與中國物流達成戰略合作,攜手龍湖地產、摩拜單車、紅牛等十大品牌商家打造物流營銷聯盟。
與此同時,物流“黑科技”應用日益成熟,智慧物流進入加速推廣期,無人卡車、無人機、區塊鏈應用等新聞層出不窮。京東物流更是宣布未來幾年投入兩大方向之一便是對新物流技術的投資,并以客戶為中心,打造“作業無人化、運營數字化、決策智能化”的全面智慧化物流體系。
降本增效已是物流行業的主基調,物流行業已告別高增長高利潤的時代,進入以存量博弈為主的新發展階段,兼收整合、科技創新將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
中國整個物流市場仍然很大,作為物流供應鏈企業,不必心生悲念;但是應當感到壓力與緊迫,主動告別粗放式經營,加強內部優化與外部合作,在效率中取利潤,在協同上拿份額;也應主動思考如何應用新科技武裝自己,既不當鴕鳥麻痹自己,也不順流盲從。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8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1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0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8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6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