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上最大的飛機紛紛退出歷史舞臺——空客A380從南航退役,安-225被戰爭炮火摧毀。它們的離去引發了人們的思考,貨運大飛機的時代過去了嗎?
世界上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即將告別中國
2月24日中午,南航注冊號B-6136、B-6137的兩架“藍胖子A380民航客機”相繼從廣州白云機場起飛,飛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的“飛機墳場”莫哈韋沙漠長眠。作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擁有空客A380飛機的航司,南航另外三架A380也將在2022年陸續退役。
看到這不禁讓人唏噓,因為這五架A380民航客機可是當年南航耗費巨資引進的超大型民航客機,長期服務于京滬、京廣航線,受到乘客的喜愛。但是服役還不到整個服役生涯的一半時間就提前退役,難免讓人感嘆可惜。作為國內唯一裝備A380的航空公司,如果此舉屬實,則意味著世界上最大的客機A380即將告別中國。
此前的2021年12月16日,最后一架A380客機從德國漢堡制造廠房下線交付客戶,A380飛機也正式停產了。
空客A380是全球最大客機,擁有雙層客艙、4個發動機,可搭載500多名乘客,設計于20世紀90年代全球民航客運需求飆升之際,2005年首航,2007年開始商業飛行,當時被視為空客的“家族明星”,預計產量能達到1000架,但空客最終只向十余家民航運營商交付了251架。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A380還曾履行過貨機的使命。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航空貨運的需求一直很旺盛,但商業航班一直在縮減。2020年,阿聯酋航空公司首架專用的A380貨運飛機承擔了從韓國首爾經迪拜飛往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任務,裝載了大約50噸的醫療物資。盡管A380的雙層客艙尺寸很大,但阿聯酋航空只使用腹艙來運輸貨物,而腹艙本身也經過了優化,以充分利用每一點空間。
早些時候,包機運營商Hi Fly將其A380客機的所有經濟艙座位都移走,以便為貨物騰出更多空間。然而,第一架采用這種方式改裝的A380,在飛機租約到期后,便很快由Hi Fly公司退役了。
世界上最大的貨運機——安-225已成絕唱
2月底-3月初,世界上最大的貨運飛機安-225在戰火中被摧毀了,這個消息刷遍了朋友圈。
安-225在烏克蘭基輔附近的安東諾夫機場被的炮火覆蓋摧毀,盡管是誰下的重手,戰爭雙方有爭議,但它的確被毀壞得面目全非。
有消息稱,按照烏克蘭國防工業公司的說法,官方承諾將修復這架飛機。修復這架巨型運輸機將耗資超過30億美元,至少需要5年以上時間,這可能只是說說而已,因為一個連打仗都需要眾籌捐款的國家,哪里會有這樣的財力和能力來修復這架世界最大的運輸機?更何況,安-225機身大面積燒毀,就這狀態還能搶救一下嗎?
大家之所以如此關注安-225,是因為它堪稱當今世界運載能力最強的飛機,一次空運貨物超過250噸,外界猜測它甚至能裝貨超過300噸,最大起飛重量超過640噸,還可以背著航天飛機到處溜達。
而且,安-225,全球僅烏克蘭這一架在服役,除此之外,蘇聯時期僅另造了一個半成品的機身。這架超大型運輸機由蘇聯時期位于基輔西郊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從1985年開始研制,于1988年首飛成功。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國際大宗貨運貿易、成套機電設備運輸需要活躍起來,在當時安東諾夫公司的努力下,原本已經快要爛光的安-225奇跡般地恢復了生命力。自投入商業飛行以后,安-225憑借龐大的運載能力成為了國際貨運行業里的巨無霸,一直在全世界飛行,承擔民用貨運任務,也因此成為了各國航空愛好者們口中的傳奇。
為了適應國際貨運的需求,2018年安-225所屬的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決定對該機進行現代化升級,實際工作長達一年半。
2020年4月12日,安-225抵達中國天津,前來運輸波蘭政府向中國訂購的醫療設備,其中包括76噸防護服、11噸防毒面具、9噸口罩,并于4月14日將物資運抵波蘭華沙;完成卸貨后,安-225又掉頭飛向中國,并于4月19日將法國政府訂購的醫療物資運抵巴黎;4月27日又將德國政府訂購的1000萬個口罩運抵萊比錫哈勒機場,當天德國女防長安妮格雷特親自到場迎接。
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安-225就完成了4次跨洲際飛行,幾乎是卸載完貨物就馬上動身去拉下一趟,如此高的效率,無論是對飛機還是機組成員來說都是相當高的挑戰。
此外,安-225的租用成本也很高,每小時的租金高達12萬美元。但對于大多數國家來說,安-225的性價比卻很高。這是因為不同于大型機械,醫療物質的重量不高,但卻占用飛機貨倉體積,比如口罩、手套、防護服單位密度就低得多,而像呼吸機等醫療器械又需要大量的泡沫、包裝紙進行保護。同樣的物質安-225可以一次性運走,但如果使用空客、波音的貨運機則需要多架次才能運完,整體的運輸費用就會比安-225多出不少。
除了它的祖國烏克蘭,中國應該是安-225涉足最多的國家。它曾17次飛到中國,送運地鐵等大宗設備,以及防疫物資等。
虎年正月初二,安-225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
安-225最后一次中國行,虎年正月初二,安-225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運輸一批防疫物資返回烏克蘭。由于落地后起落架液壓系統出現故障,因此只能停場安東諾夫機場等待修理,沒想到,這次中國之行竟然成為了安-225在世界上的最后一次飛行。
超級大飛機走了,但貨運大飛機時代遠未結束
空客A380、安-225這些超級大飛機的退場,固然讓人惋惜,但對于空運市場影響并不大。
安-225雖然運載能力驚人,但全球就這么1架,別無分店,何況它還兢兢業業地飛行了30多年了。
還有人可能會問,憑借A380超大的貨艙空間和超遠的航程、以及600噸級的起飛重量優勢,為啥我國不選擇將其直接改裝為大型運輸機呢?答案是多方面的,首先,A380的空間雖然大,但不利于改造成大型貨物進出方便的貨機,且機體內部改造要花比波音B747系列多得多的錢。因此,截至目前全球沒有一例將其改造成全貨機的案例。
另外,從經濟性上來說。對商業運營來說,能賺錢的才是最好的。這點,貨運企業相較于民航客運更為苛刻。A380要命的是“四個發動機”,耗油不說,維護成本也直線上升,它們的日常維護成本也非常可觀。
此外,空客A380、安-225這樣的超級大飛機,對于機場要求苛刻,國內僅有天津、石家莊等少數機場能滿足其起降需求。
因此,它們的退場,對于空運市場影響并不大。這些超級大飛機走了,也并不代表貨運大飛機時代結束。相反,貨運大飛機時代,依目前情況來看,還可延續繁榮10-20年。
首先,在這架僅有的安-225大型戰略運輸機被摧毀后,目前還在用于民間商飛的最大的戰略運輸機,有安-124大型戰略運輸機。雖然該機比安-225大型戰略運輸機要小上一大圈,但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強悍的幾種大型戰略運輸機之一,烏克蘭和俄羅斯均有數架在役,它們還可堪用。
其次,波音B747系列全貨機的數量還比較龐大。根據波音B747運營名單的更新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有326架多種型號的B747大型全貨機在運營中,它們是貨運大飛架的中流砥柱。根據該統計,全球目前另有110架左右的波音B747客機在運營,它們告別客運生涯后可以成為未來全貨機隊的補充。
從航空業的發展角度看,近幾十年來,商業飛機的個頭在變小,這是飛機的經濟性這一最關鍵因素決定的。未來,波音B747、安-225這些大型運輸機退役后,波音B777、空客A330這類雙發飛機可能成為“扛把子”,雖然只有2臺發動機,但它們的個頭也還是不小,且經濟性更好。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7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2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