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主配圖
2021年初,我們啟動了碳中和規劃,成為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今天,我們開始“凈零行動”!
我們承諾,不晚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于2030年,實現100%綠色電力
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氣候變化,正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助力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一起應對氣候挑戰。
2020年底,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在公司員工大會上分享,新冠疫情的到來讓他更加關注人和大自然的關系,也讓他意識到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要更加關注企業和環境、氣候、大自然的關系。
他說:“作為科技企業,騰訊也應該盡快考慮我們的規劃和承諾。”
現在,規劃和承諾都來了。
具體怎么實現?
來看我們的答卷——《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
我們經過一年多的細致摸查,統計得出,2021年我們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的碳排放為511.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其中:
我們自身運營所產生的直接排放比如班車、柴油發電等,排放量為1.9萬噸,約占0.4%;
我們自身運營的數據中心及辦公樓購電、購熱等產生的間接排放,約為234.9萬噸,約占45.9%;
供應鏈上的間接排放量約為274.3萬噸,約占53.7%,主要為資本貨物(如基建建材、數據中心設備)、租賃資產(如租賃的數據中心用電)及員工差旅等。
我們的碳中和行動會遵循“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從節能管理、創新節能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進可再生能源采購和探索碳匯領域的新方法等多方面來實現。
在啟動碳中和規劃前,我們已經持續多年推動辦公樓宇的節能工作。
比如,經過低碳和節能改造,2020年,騰訊深圳總部濱海大廈的用電量在上一年基礎上節省了598萬度電,減少碳排放量約2690噸。
我們的天津數據中心,在綠色節能方面成績也很突出。
憑著高效的能源利用技術、智能運維管理等,天津數據中心的4號樓在去年拿到了LEED鉑金級認證,成為北亞及中國區第一個獲鉑金級認證的數據中心。
去年,我們談了一筆“碳交易”。和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簽了一份協議——《落實“雙碳”目標 推進“綠色發展+科技向善”合作協議》,希望能把咱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和碳交易市場登記結算平臺對接起來,鼓勵更多人過上低碳生活等等。
2021年我們的重慶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就實現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3.43萬噸,二氧化硫6.81噸;我們在2022年度已簽訂5億千瓦時綠色電力采購合同,鎖定了 6 個風電光伏項目的年度部分發電量。
除了實現自身運營和供應商碳中和,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產品和技術能力,一起助力社會低碳轉型。
去年,我們上線“碳中和問答”小程序,向更多人科普低碳知識,只要答答題就能更知“碳”。
我們還開發了“碳碳島”功能游戲,通過好玩的互動,就能了解碳中和的實現方法。
大家還可以體驗“低碳星球”小程序,使用乘車碼、每天步行等行為都能助力改善我們的星球環境。
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能力,還在探索如何幫助產業實現低碳轉型。
比如,通過數字化能力,幫助企業能效優化和算清碳資產;提升綠色算力打造低碳的數字基礎設施。
再比如,使用我們的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文檔、騰訊微卡等在線辦公工具,都能助力碳中和。
據測算,2019年12月騰訊會議上線以來,已助力用戶累計實現超過1500萬噸的碳減排量, 相當于全國2.29 億私家車車主每人自愿停駛14天帶來的碳減排量。
我們還希望能發展更多新興的低碳技術,助力實現產業化發展。
持續地關注與碳中和相關的鄉村振興、基礎科學發展等社會議題,創造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
作為數字科技企業,騰訊實現碳中和戰略的意義不僅在于自身的節能減排,更重要的是以碳中和為契機,帶動科技研發和應用創新,并與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不斷普及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終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
這份報告,只是一個起點。
我們期待與更多同行者,共同努力!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3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89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7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5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70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