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鹿特丹港接收了其今年第1500萬個集裝箱,成為第一個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500萬標箱的歐洲海港和亞洲以外第一個達到該數量水平的港口。
該港口一直在穩步向這一水平發展,2019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480萬TEU,但新冠肺炎疫情中斷了增長,導致2020年集裝箱吞吐量下降了3%。
雖然包括鹿特丹在內的歐洲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沒有像美西港口那樣出現大幅增長,但從2020年秋季開始,它們的吞吐量也開始迅速恢復。鑒于整體經濟復蘇和特別強勁的消費支出,鹿特丹在克服全球供應鏈挑戰的同時,在2021年前9個月實現了近8%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
港口官員表示,需求強勁增長加上今年面臨的各種中斷,意味著物流鏈的壓力仍然很大。春季蘇伊士運河被封堵時,許多被困的集裝箱船都前往鹿特丹。不過,通過與各大航運公司的合作,鹿特丹在清理積壓貨物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
供應鏈平臺project44最近報告稱,從10月到11月,鹿特丹港口擁堵狀況下降了11%以上。
而鹿特丹的集裝箱總吞吐量在上升。港口負責人強調了當前高運價和運力限制影響運營的另一種方面。他們報告稱,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速度快于貨物噸位的增長,部分原因是通過港口的空箱數量增加。然而,最大的影響可以歸結為滿箱集裝箱平均重量的急劇下降。過去幾個季度,運價急劇上漲,因此,相對重、低價值的貨物的運輸量有所減少。該港口表示,影響最明顯的是出口集裝箱。
“到2022年,我們預計鹿特丹集裝箱碼頭的極度擁堵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國際集裝箱船隊和碼頭容量的增長速度與需求不相稱。”鹿特丹港務局商務總監Emile Hoogsteden表示。
鹿特丹港表示,為了支持未來運營的增長,鹿特丹港將繼續強調和鼓勵數字化、合作和數據共享的重要性。該港口還在進行幾個項目,以擴大容量和發展新的部門,如氫氣進口,以及探索擴大岸電和其他項目,以減少排放和改善港口周圍地區的環境。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45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1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39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15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81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101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96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5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9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90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