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北高原那曲,尼瑪縣申通快遞網點還在感受雙十一帶來的繁忙。
眼下尼瑪縣申通網點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快遞太多、取件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排成了隊,為了處理這些快遞,大家忙的經常飯都來不及吃。尼瑪縣申通快遞網點負責人李準表示,雙十一期間快遞量相較平日增長了一倍多,每天有兩三百件送達的快遞。
尼瑪縣申通也是申通快遞全網海拔最高的網點,年平均氣溫零下4℃,在藏語中“尼瑪”的意思是太陽,這里也確實是離太陽最近的人類居住地之一。
過去這里曾經是快遞禁區,但現在這里的人們也能享受到剁手的樂趣了。
在西藏,有一句話叫“天上阿里”,但是論平均海拔阿里只能排到第二,那曲才是第一。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而那曲下轄的尼瑪縣平均海拔更在5200米以上,被稱為生命禁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那曲市都是全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
尼瑪縣地廣人稀——轄地12萬平方千米,比江蘇省還大,但人口卻僅有3萬人,而且這里的經濟以牧業為主,很多人祖輩都是牧民,與外界聯系不多。
但是受益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柏油路鋪進了這里,來自外地的人們開始來這里工作、創業,游客也越來越多,他們帶來了購物的需求,本地的年輕人也開始養成了網上買東西的習慣,快遞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這一機會被李準敏銳的發現,他決定加入申通,李準來自河南,此前已經在這里工作了幾年。
很多人都好奇,這里的人們雙十一會在電商平臺上購買什么樣的物品?李準說,實際上這里的快遞類型和其他地區相比基本上沒有什么區別,“比如衣服、鞋子、手機殼”等等大小快遞都有。
快遞種類增多,時效也在變快,李準回憶幾年前自己剛來尼瑪縣工作的時候在網上購物需要7-10天才能送到,而現在只需要一半左右的時間。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那曲申通網點負責人趙博亞,2017年來自甘肅的趙博亞和妻子一起干起了申通快遞。2017年他剛加入那曲申通的時候,這里一個月的快遞僅有1萬件左右,而現在增長到了近4萬件。
高原塑造了那曲獨一無二的美麗風景,但對于李準和趙博亞來說,也要克服更多的困難。
由于海拔的緣故那曲空氣稀薄,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初來乍到的人會引發強烈的高原反應,走路都費勁。即便是已經在當地生活多年趙博亞,也依然沒有完全適應這里的氣候,冬天高原反應依然會出現在他和妻子的身上,嚴重的時候甚至需要輸液。
在那曲,很多發達地區常見的事物比如快遞柜、驛站等在這里沒有那么普及,讓外人難以想象的是,在如此艱難的自然條件下,那曲城區申通依然做到了快遞上門服務。趙博亞說,那曲申通目前有十幾個快遞員,“單位快遞就送到單位門口,小區快遞送到用戶手上。”
由于當地90%的居民都是本地藏民,在最開始做快遞業務的時候,對于趙博亞和李準來說,語言交流也是一個問題。為了做好服務,趙博亞招募了幾名本地人做快遞員,隨著長期的服務,漢族快遞員也基本上能夠理解用戶的需求,平時周圍居民來查件寄快遞都不成問題。李準也在尼瑪縣申通招募了一些藏族年輕人負責客服工作,“對漢民說普通話,藏民來咨詢就說藏語”。
快遞的發展不僅讓高原上的人們物質極大的豐富,同時也給當地人提供了增收的渠道。
近年來,那曲市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推動當地特產產品比如牦牛肉、蟲草、奶渣、酥油等特色產品走出高原。2020年5月,那曲市舉辦了第一屆電商購物節,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觸達用戶。
電商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等核心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合,也給申通快遞在高原的業務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生機勃勃的快遞機會也開始吸引當地一些年輕藏民的加入,給當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2020年尼瑪縣走出去的大學生扎塔和自己的丈夫藏裝一起加入了尼瑪縣申通網點,為用戶提供服務。在那曲申通,藏族快遞員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每個月也能獲得1.6-1.7萬元的收入,這讓快遞員們干勁十足。
電商暖風吹過“地球第三極”的藏北高原,快遞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20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3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01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