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日洛杉磯港務局、長灘港務局倡議征收“集裝箱超期滯留費”(超期第一天將被征收100美元/集裝箱,此后每日征收標準提高100美元,累進征收)以來,各方評價和反應不一。
根據港務局的說法,這些費用不屬于罰款性質,也不是懲罰。目的是激勵進口商盡快清理長期滯留在南加州港口的進口集裝箱,以達到緩解港口擁堵,排解供應鏈阻塞的作用。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收費是為了阻止托運人將港口用作臨時倉庫。近幾個月來,由于工人短缺,附近倉庫的存儲空間變得稀缺。根據Gene Seroka介紹,經過港口初步統計,約58900個集裝箱面臨該問題。洛杉磯港目前約有84000個集裝箱,其中40000個集裝箱在港口停留了9天以上。長灘港有18900個集裝箱在停留超過9天。
與港口觀點相反,多位業內人士稱,他們預計該費用對加速將貨物運出港口幾乎不會有作用。
Flexport首席執行官Ryan Petersen在推特上解釋說,預計該收費將使每個集裝箱平均增加2000美元,或約為貨值的2%左右。他補充說,兩年前,2000美元將是海運的全部成本。
全球物流公司Slync.io的咨詢副總裁Corey Bertsch稱,問題不在于缺乏意愿,而在于沒有空間。這些罰款只會轉嫁到貨主身上,他們不得不接受運費上漲的事實。這是倉庫、卡車和勞動力問題的共同造成的結果。
卡尼合伙人兼美洲分析業務負責人邁克爾·齊默爾曼Michael Zimmerman則稱,滯期費比“超期滯留費”更有效。班輪公司本來就有條款,對集裝箱在超過允許的時間后,每天收取一定的滯期費,通常是在集裝箱從船上卸下后的四到七天不等,滯期費費率則從每天75美元到300美元不等,而且隨著集裝箱在港口停留的時間的延長,滯期費可能會增加。
港口卡車司機協會首席執行官Matt Schrap則持相反觀點,表示港口向班輪公司收取空箱超期滯留費的措施可能會更為有效,因為倉庫和碼頭已超負荷運轉。但Matt Schrap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無論目的多么好,這都是錯誤的。這項懲罰措施最不幸的部分是,海運公司一直非常公開地表示,這些費用將轉嫁給貨主(BCO),后者可能會以更高的價格轉嫁給美國的消費者。
隨著原計劃從2021年11月15日開始征收的日期的臨近,航運界網將持續關注并及時為您更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0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7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57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