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UPS和卡塔爾航空去年再次成為全球排名前三的航空貨運承運商。隨著全球疫情大流行對市場造成影響,和去年相比,前25家航空公司中排名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需求下降的原因在于嚴格的封鎖導致供應鏈中斷、客機停飛導致腹部貨運能力不足,以及封鎖對需求的直接影響。同時,從5月開始的封鎖放松、電子商務增長以及制造業活動的強勁,幫助航空貨運隨著年度的進展而迅速復蘇。
美國快遞巨頭聯邦快遞再次位居榜首,其貨運量同比增長12.3%至197億 CTK。這主要受益于電子商務交易量的增加——鑒于疫情的封鎖,消費者轉向在線訂購——以及美國經濟的復蘇。
根據WATS報告,北美運營商受是所有地區中表現最好的,美國強有力的財政刺激提振了對亞洲制造商品的需求,使北美航空公司承運的CTK同比增長 4.5%
去年,其航空公司貨運量增長的唯一其他地區是非洲,該地區航空公司的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1.8%。由于那里的封鎖和控制措施不那么嚴格,非洲地區的CTK增長了1.8%。
排名第二的UPS(聯合包裹)也受益于美國經濟復蘇和電子商務需求的繁榮,其貨運量增長11.9%至144億CTK。
卡塔爾航空公司排名下降1位排名居第三,但貨運量仍實現了5.5%的增長,達到137億CTK,整體表現優于許多聯合承運人。
關于IATA統計數據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僅包括定期航班,而不包括包機運營。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與腹艙運營商和聯合承運人相比,擁有大型貨機機隊的航空公司取得了顯著成功。
例如:排名13、14位的Kalitta Air和 Aerologic兩家公司,需求分別增長45%和36%,排名都躍升了10位。
需求增長兩位數的航空公司還有排名第10位的中華航空增長了18.4%,排名第12位的阿特拉斯航空增長了20.7%。
與擁有大型貨機機隊的航空公司相比,英國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和美國航空公司都從名單上掉了下來。
在前25名中下降最多的航空公司是漢莎航空,其需求同比下降33.2%,下滑至第15位。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分別位于第9-11名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5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0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8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