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消息,北歐銀行巨頭DNB表示,投資者對航運市場的興趣重燃,但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能源轉型與行業可持續性發展。
該行航運業務全球主管ChristosTsakonas在接受Shippingwatch采訪時強調,由于估值走高,投資者對航運股的興趣重新升溫,航運市場再度引發投資者的關注。
事實上,具體各細分市場來看,集運市場強勁增長、干散貨市場持續復蘇以及油輪市場前景樂觀,投資者因此對航運業持積極態度。
換句話說,這將意味著,銀行在航運業的貸款敞口將增加。
Christos Tsakonas指出,“對于我們來說,在航運方面,過去12個月表現很不錯。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貸款額將有所增加。”
但是,對航運業高管來說,目前更關心的是能源轉型。這種轉變既是行業最大的趨勢,也是最大的挑戰。
“在一些人看來,行業正在經歷的能源轉型可能是航運史上發生的最好的事情,因為訂單占現有船隊的比例處于30年來的低點。我們擁有良好的市場,我們希望因此擁有良好的市場”,Christos Tsakonas表示并繼續說道,“但是,我們現在需要采取行動,弄清楚如何實現IMO 2050年目標。這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
DNB是波塞冬原則(Poseidon Principles)的創始成員之一,2020年是DNB首次通過波塞冬原則對其貸款組合的碳足跡進行量化。
然而,目前的投資組合并沒有達到IMO氣候目標,Christos Tsakonas認為,除了絕對數字,還有更多的原因。
“今年重要的是獲得客戶和銀行界的支持,了解量化評估背后的驅動因素。我們和我們的客戶一樣,致力于滿足IMO的目標和時間表,我們非常有信心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不過,Christos Tsakonas也指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隨著人們對行業綠色化的關注日益增加,銀行的角色將會發生變化。
對于銀行而言,其角色將從純粹的資本提供者轉變為風險管理者,以一種可接受的方式在利益相關者之間分配風險。
“所以,這對我們的商業模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顛覆。我們還沒有答案,并正在為此努力。”
他補充道,在行業過渡期,需要應對各種各樣的風險,而這些風險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
Christos Tsakonas所提及的風險包括資產擱淺、新技術風險和評估問題,比如哪個是正確的推進系統、什么是正確的轉型期技術。他強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對于實現良好結果至關重要。政府、船東、租家、船廠等都需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根據Christos Tsakonas的說法,這不是簡單地優化貸款,使其貸款組合變得更加環保,并與氣候目標保持一致。它更多強調的是關于如何促進和實現航運業的能源轉型——這是每個人現在都在討論的話題。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644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8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