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約3000字,目錄如下:
一、航空物流市場整體發展情況
(一)整體業務發展穩中有進,但業務量的增速持續下降
(三)各機場業務量整體穩定,但10大機場占比達七成
二、國內航空物流市場發展情況
(一)七大地區貨郵吞吐量發展平穩
(二)各省份航空貨運增減情況明顯
三、國際航空物流市場發展情況
(一)亞歐美仍是我國航空物流的重點區域
(二)國際貨運航段集中在北上廣一線城市
以下是正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對全球民航業造成巨大沖擊,但由于我國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有效,中國民航在全球率先觸底反 彈。其中,航空物流自疫情以來在“保通保供保暢”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有力支持了世界各 國疫情防控的守望相助和中國企業的復工復產。2021 年是民航“十四五”開啟之年,中國民航即將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轉段進階”的重要時間節點,下一階段要充分發揮航空物流的帶動和集聚效應,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以及行業發展的需求。
一
航空物流市場整體發展情況
(一)整體業務發展穩中有進,但業務量的增速持續下降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穩速增長,在經濟全球化大潮推動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航空貨運市場的需求日益增長,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空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速為4.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航空物流市場的需求在不斷擴大,電商、快遞、冷鏈等現代物流的高速發展引起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我國已經進入由傳統航空物流向現代航空物流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是產業轉型升級和跨境電商的“雙輪驅動”式增長的新時期。2020年,疫情對全球民航業造成巨大沖擊,但中國民航在全球率先觸底反彈。全年全行業累計完成貨郵周轉量240.2億噸公里,恢復至2019年的91.3%;完成貨郵運輸量676.6萬噸,恢復至2019年的89.8%(見圖1)。
分航線看,2020年國際航線完成的貨郵周轉量比2016年增長了22.0億噸公里,占比從2016年的67.6%提升到2020年的71.1%;國內航線完成的貨郵周轉量比2016年下降了4.3億噸公里,占比從2016年的32.4%下降到2020年的28.3%,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的貨郵周轉量下降了0.7億噸公里,占比維持在1%左右。
(二)國內航司發展程度不一,但郵政快遞企業發展較快
從圖2可以看出,2020年,國航、南航、東航分別完成貨郵運輸量122.3萬噸、120.7萬噸、110.4萬噸,但同比增速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我國內地前10大航司中,僅3家航司實現正增長,分別為順豐航空、四川航空、郵政航空。其中,順豐航空是前10大航司中貨郵運輸量增長最快的航司,2020年完成貨郵運輸量81.5萬噸,同比增長52.2%。四川航空、郵政航空分別同比增長1.9%、14.3%。
從近5年的貨郵運輸量看(圖3),三大航始終是國內排名前三位的航司,但年均增速均為負數。國航完成的貨郵運輸量從2016年的140.9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122.3萬噸,年均下降3.5%;南航完成的貨郵運輸量從2016年的137.3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120.7萬噸,年均下降3.2%;東航完成的貨郵運輸量從2016年的124.2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110.4萬噸,年均下降2.9%。從近5年的整體市場份額看,前10大航司的整體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85.9%下降到2020年的84.7%,降低1.2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并無顯著變化,近年來一直占到全行業貨郵運輸量的85%左右。具體來看,2016~2020年我國內地前10大航司中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在15%以上的分別為國航、南航、東航,但三大航的市場份額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2020年,我國郵政快遞企業均實現較快發展。順豐航空2020年完成的貨郵運輸量比2016年增長了42.0萬噸,年均增速為19.8%;郵政航空2020年完成的貨郵運輸量比2016年增長了5.1萬噸,年均增速為10.4%;圓通航空2020年完成的貨郵運輸量比2016年增長了6.9萬噸,年均增速為42.9%。
(三)各機場業務量整體穩定,但10大機場占比達七成
根據圖4顯示,2020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68.8萬噸,同比增長1.5%,是國內惟一的貨郵吞吐量達到三百萬噸級的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63.9萬噸,同比增長22.5%,是2020年前10大機場中增長最快的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分別完成貨郵吞吐量175.9萬噸、121.1萬噸、61.9萬噸、37.6萬噸,同比下降8.4%、38.1%、7.9%、1.5%。
從近5年的貨郵吞吐量看(圖5),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始終是國內最大的貨運機場,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343.6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368.8萬噸,年均增長1.8%;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年均增速最快的機場,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48.8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80.2萬噸,年均增長13.2%。受疫情影響,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均增速為-11.1%,其余機場近年來基本保持穩定增長。從近5年的整體市場份額看,前10大機場的整體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69.0%下降到2020年的67.9%,下降1.1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并無顯著變化,近年來一直占到我國機場貨郵吞吐量的七成左右。
二
國內航空物流市場發展情況
(一)七大地區貨郵吞吐量發展平穩
從近5年的貨郵吞吐量總量看(圖6),華東地區始終是國內最大的貨運市場,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610.3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695.4萬噸;中南地區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399.2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462.2萬噸;西北地區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36.3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56.6萬噸;華北地區受主要機場貨郵吞吐量變動影響,自2019年起貨郵吞吐量開始下降。2020年,華東地區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695.4萬噸,同比增長1.5%,是全國貨郵吞吐量惟一保持正增長的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機場分別完成貨郵吞吐量462.2萬噸、159.2萬噸、56.6萬噸,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8.4%、91.2%、97.9%,恢復情況相對較好;華北地區、東北地區、新疆機場分別完成貨郵吞吐量168.6萬噸、49.9萬噸、16.0萬噸,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70.0%、82.7%、74.0%。
(二)各省份航空貨運增減情況明顯
從近5年的貨郵吞吐量看(見圖7),上海、廣東、北京始終是國內的三大貨運市場,江西、河北、青海是年均增速最快的貨運市場。具體來看,自2017年以來,上海始終是國內惟一的400萬噸級貨運市場,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386.5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402.7萬噸,年均增速為1.0%,但自2017年以來貨郵吞吐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廣東的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284.1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323.9萬噸,年均增速為3.3%。北京的貨郵吞吐量從2016年的196.9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128.8萬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年均增速為-10.1%。江西、河北、青海是近5年增速最高的省,年均增速分別為31.3%、18.0%、16.0%;陜西、西藏、安徽、浙江、湖南的年均增速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2020年,在我國內地31個?。▍^市)中,共有河北、江西、河南、浙江、湖南、西藏、江蘇7個?。▍^市)的貨郵吞吐量保持正增長,分別完成8.9萬噸、18.7萬噸、64.1萬噸、101.9萬噸、19.5萬噸、4.7萬噸、67.5萬噸,同比增長58.7%、44.3%、22.3%、13.3%、9.0%、8.3%、5.1%。河北、江西、河南、浙江4省在疫情的影響下,仍保持兩位數增長。
三
國際航空物流市場發展情況
(一)亞歐美仍是我國航空物流的重點區域
自疫情以來,我國采取動態實施“五個一”、“一國一策”、“航班熔斷與獎勵”、第一入境點方式分流等措施,織密航空口岸聯防聯控網絡,最大限度遏制了境外疫情輸入性風險;采取“客改貨”等措施,快速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支持我國國際供應鏈保通保運保供。從我國到各大洲機場的貨郵流量流向看,2020年從我國機場始發到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區機場貨郵量分別為196.0萬噸、110.2萬噸、95.6萬噸、7.4萬噸、5.0萬噸,占比分別為47.9%、26.9%、23.3%、1.8%。1.2%,亞洲是我國最主要的航空貨運市場。
(二)國際貨運航段集中在北上廣一線城市
2020年,國際前20大航空貨運航段貨郵總量占國際所有航段貨郵量的38.2%。始發地主要集中在上海浦東、廣州白云、鄭州新鄭、深圳寶安、北京首都等國際機場(見圖8),其中,前10大航段中,從上海浦東出發的國際航段共有9條,呈現高度集中的態勢;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荷蘭、德國等國家。排名前5位的航段分別為上海浦東—安克雷奇、上海浦東—東京成田、上海浦東—首爾仁川、上海浦東—洛杉磯、上海浦東—大阪關西,貨郵量分別為21.1萬噸、21.0萬噸、19.1萬噸、12.6萬噸、11.8萬噸
作者:
中國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 朱諾、王爍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羅軍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2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5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9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