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卸任拼多多董事長,隨后陳磊接棒,在近日的首次亮相中,陳磊首次提出了拼多多農業開路的出海戰略。
農業是拼多多出發的地方,也是立足之本,更為未來的一片美好藍圖。
/01/
農業開路
「中國有14億人口,5億多農民,20億畝耕地,糧食產量6億多噸。目前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程度還不高。但是在城市化、人口結構調整和數字化趨勢下,在未來十年內,很多農民將退出農業生產。這一趨勢會使中國農業走上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
據陳磊披露,拼多多去年實現農產品上行2700億元,規模同比翻倍,在電商行業中占比最高,并表示要堅持把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將拼多多打造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零售平臺。
陳磊認為,農產品供應鏈是制約我國農產品上行的短板。中國果蔬類的流通損耗達到20-30%,遠高于美國的11%。
目前,拼多多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持續重投入建設冷庫、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等基礎設施,建立適合于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鏈體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損耗。
拼多多將堅持致力于幫助農民賺得更多,幫助消費者節省更多,通過在技術和運營方面的知識積累,使農業價值鏈更加高效,以實現“普惠”的目標。
這次陳磊的亮相,其中最關鍵的信息,就是拼多多的農業出海戰略,雖然早已經在背后悄然進行。
/02/
拼多多下“海”
開曼認為,拼多多將農業從國內引向海外,將為全世界其他地區提供解決農業生產的方案,輸出技術、設備、甚至標準,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另外,比起鐵路基建的擴張,農業出海會更受一帶一路國家農民的歡迎。農業出海,農民借貸還款是分布式模式,去中心化,農產品只要有銷路保障,農民還款更容易。
拼多多布局海外有些日子了,只是一直在秘密推進,這次說農業出海,算是官方首次公開透露。
VOVA,大概是黃崢的“海外版拼多多”,盡管拼多多官方否認了VOVA與其存在關聯,不過二者仍是近鄰。
VOVA平臺在2018年3月份成立,客戶遍布六大洲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持多品類運營。VOVA在此之前已有超10年跨境B2C平臺經驗,擅長精準投放和粉絲營銷,和其他平臺高門檻的運營方法和經驗不同,VOVA主導強化平臺運營,將商家所需運營能力弱化,減輕商家運營成本,不斷優化供應鏈。
跨境電商,跟拼多多一樣走低價路線,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二者的曖昧關系。但這一次,陳磊提出的則是農業出海,同以服飾、生活類產品為主的VOVA不同,借助數字化和科技的力量,相信拼多多有實力,讓中國農業走向國際舞臺。
/03/
總結
⑴ 很多電商平臺基地直采還是停留在宣傳口號上,比如很多團購平臺還停留在基地掛牌上,能做到全部基地直采并不多,而阿里數字農業,雷聲大雨點小,農產品利潤太薄,很難沉得下,沒有一種覺醒不帶著痛苦的。
⑵ 上游產區交易環節非常不透明,基地直采坑太多,上游產區比較封閉和復雜,契約精神不管用,非常依賴代辦,而代辦和基地賣手又非常黑。總而言之一到上游,整個互聯網邏輯將會失效,很多電商平臺在基地這塊都吃虧無數,而拼多多比較狠,能黑能白,吃透上游基地規則,鐵手腕和軟手腕一起抓,人性這塊拿捏非常準。
⑶ 拼多多對上游基礎設施投入不斷,比如產地倉和基地分揀,在拼多多不斷加注下,再加上下游單量形成規模,使得拼多多能以更低成本撬動上游,整個農產品下行體量,和整天宣稱“助農”的阿里、京東不同等級,拼多多的體量是能影響上游產區價格的,這個能力非常可怕,在水果旺季,你能看到掛著拼多多橫幅、浩浩蕩蕩、排長龍的大車一臺一臺的從基地發車。
⑷ 基地直采核心打法在于能幫農戶增收的同時,還能把品質帶起來,很多農戶只管賣不管種,能在解決農戶銷量的同時,還能指導農戶提高品質,這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淀以及足夠的打交道能力,京東、阿里互聯網巨頭們賺錢太輕松,大多數海歸精英,缺乏泥土氣和江湖氣,很多指導都是揠苗助長,能帶來上游品質提升,目前也僅有拼多多,接地氣能力互聯網最強。
口號誰都會喊,具體怎么做、如何做才是關鍵,加上生鮮的高損耗,因此對數字化技術的要求十分嚴格,但想想佳沛獼猴桃、車厘子,每年都從全世界賣到中國,而中國的好產品也需要一個渠道,走向世界,拼多多或許就是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一切未知,唯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0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4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