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家 簡 介
許 凱 軍
高級工程師/國家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海康威視智慧物流行業總監,對智能交通和智慧物流的研發領域擁有豐富的研發和管理經驗,主要負責整個智慧物流行業的市場與行業管理工作。作為公司智慧物流行業的骨干技術人員和主要管理者,在該領域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方案促進公司的發展。
2010-2017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年復合增長率7.91%,反映出我國物流行業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費用規模也不斷擴大。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總體呈緩慢下降的趨勢(14.6%),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美國7%)比例還是偏高。綜合物流園區相繼建立,但都處于傳統的收租模式,信息化手段未能體現應用價值。
目前,郵政業科技發展已經步入了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我國郵政業已經涌現出一批勇于開拓,銳意創新,能夠承擔起行業科技創新主體責任的企業。但是,我國郵政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水平參差不齊,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差異很大。
郵政業未來應聚焦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智慧供應鏈,因此政府相繼出臺的政策引導就尤為重要。
智能生產要以智能化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為基礎,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提升倉儲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完善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指揮系統、產品質量認證及追溯系統、智能配貨調度體系等。
智能物流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同、“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創新物流資源配置方式,擴大資源配置范圍,實現貨運供需信息實時共享和智能匹配,減少迂回、空駛運輸和物流資源閑置。
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加強交通樞紐、物流通道、信息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鼓勵企業深化對外投資合作,設立境外分銷和服務網絡、物流配送中心、海外倉等,建立本地化的供應鏈體系。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郵政快遞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過程中可重點關注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智能控制、自動程序設計、模式識別、人工神經網絡與機器結合等相關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將在郵政業各類應用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
通過人工智能對可視的監視攝像機視頻圖像進行分析,并具備對風、雨、雪、落葉、飛鳥、飄動的旗幟等多種背景的過濾能力,通過建立人類活動的模型,借助計算機的高速計算能力使用各種過濾器,排除監視場景中非人類的干擾因素,準確判斷人類在視頻監視圖像中的各種活動。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實現對智能化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進行360度的監控,快速感知倉庫環境的變化,并且能幫助監督車輛和操作現場,減少生產事故。
通過人工智能對運輸車輛進行調配,可以幫助處理大量超過負載的信息,既包括結構化數據,也包括非結構化數據,如圖像、視頻和語音。通過生成假設、評估、辯證和建議,人工智能可以針對海量的信息進行推理。
在智能物流園關鍵的物流節點,人員管理、車輛管理、數字化月臺、貨物可視化管理、自動化輸送設備、全自動的智能分揀設備、貨架穿梭車、智能搬運機器人等新設備正在加速推廣應用。
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數據匯集到數據服務平臺,由平臺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從而提供更高級的動態數據應用服務,將使得傳統智能化系統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充分發揮物聯網開放性的基本特點。傳統的園區智能化系統是自成一體的獨立封閉的系統,而物聯網是開放的,具有連通性。采用這一技術,可以在世界上具備互聯網接入條件的任一地點,與自己的物聯網相連,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
智能物流云可根據智能快遞柜分散、公網接入、信息安全要求高的特點,滿足大容量分散接入、簡潔操作和管理的應用需求,能夠適應復雜公網環境。提高作業規范性、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以加快智能快遞柜在全國的布局。
郵政行業未來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應該放在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服務應用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智能裝備與設施技術、智慧供應鏈技術、無人化技術、區塊鏈技術、新材料技術等方面。
郵政快遞行業的物流體系智慧化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
物流設備與設施的智慧化技術,如智慧化的分揀設備、智慧化機器人、基于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可移動穿戴設備、基于深度感知的智慧化分撥中心等;
2
決策智慧化技術,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各類智能算法實現郵政快遞行業各業務環節的智慧化自主決策;
3
智慧化平臺,該平臺可幫助郵政快遞企業完成大數據網絡布局、行業洞察、供應鏈深度協同等工作;
4
數字化運營技術,即在全鏈路智能排產、運營規則智能設置、倉儲、運輸、配送方面采用數字化的處理,運用算法和信息系統使郵政快遞企業的運營實現數字化;
5
智慧化作業,即運用智慧化物流設備與設施,配合智慧化平臺的自主決策的功能,在快件的收寄、入庫、揀選、包裝、出庫等各個環節實現數字化的運營和智慧化作業。
我國郵政業的發展經歷了人工生產、機械化、自動化,逐步進入智能化的發展歷程。人工生產的比例逐步降低,作業過程的設施和設備逐步自動化,部分企業的某些生產過程已經實現智能化。對郵政業而言,整合傳統技術和新興技術,以大數據、云技術、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升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0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8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3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