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近日警告稱,事故帶來的“漣漪效應”或將一直持續到5月。
馬士基全球海洋網絡部門負責人Lars Mikael Jensen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接下來無論是前往歐洲或亞洲,積壓的船舶都將在大約同一時間到港,大量集裝箱船涌向港口卸貨,勢必會引起港口擁堵,需要協調港口船舶停泊,之后的船期也會隨之延誤,“我們將看到連鎖反應持續到5月后半月”。
▍新加坡、鹿特丹、紐約到港船舶大積壓
據悉,在蘇伊士運河引發的供應鏈擁堵中,預計有多達190萬TEU的貨物正在運往世界各地擁擠的港口。
自3月底蘇伊士運河中斷后,多達400艘船(其中許多是集裝箱船)因封鎖而延誤了航行,現在在差不多的時間點抵達目的地,而這些港口本來就已經擁擠不堪。
由于航運公司試圖恢復正常服務。預計一些大港將承受短期內船舶停靠量激增的沖擊。根據供應鏈可視性平臺Project44的數據,截至4月12日,有超過37萬TEU的運力正在運往世界最大的中轉港新加坡港,另已經有83艘船只(總計相當于299310TEU)在港口停泊或等待卸貨。
鹿特丹的情況與此類似,下一周將有15艘船只抵達,在已經進港或等待進港的85艘船只后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Project44表示,全球其他主要港口都在為大量涌入的貨物做準備,其中包括紐約,已有76,500TEU集裝箱抵達;巴生港有103,900 TEU;杰貝阿里有75,879 TEU。
受此影響,Project44預計,未來包括上海-紐約、深圳-漢堡等航線,將嚴重延誤。
船只的涌入也將加劇港口的延誤,延誤時間可達數天,但各港口也并非全無準備。
▍鹿特丹港推出新的數字化工具
鹿特丹港務局的子公司PortBase開發并推出了一個實時到達數字工具,為貨主及其他各方提供實時信息,以等待蘇伊士運河阻塞后增加的吞吐量。
港口方面表示,包括貨運終端接收方在內的各方,都可以很好地提前看到什么時候和哪些船只將被安排處理。該數字工具將使市場各方可以在一個平臺上了解港口所有碼頭的碼時間表。
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Allard Castelein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為客戶提供數字解決方案。需要從鹿特丹港提取集裝箱的貨運代理可以使用此實時數字工具,在船只到達鹿特丹港之前進行必要的準備工作。”
“這可以加快集裝箱和一些貨物的處理速度,當然也可以加快因蘇伊士運河阻塞而晚點到達的貨物的處理。這項服務展示了與整個物流鏈共享數據的附加價值。”
由于被困在蘇伊士運河外的船只,以及繞過好望角的船只,歐洲各港口正準備應對可能大幅增加的運量。
4月初,安特衛普港表示,預計航道重新開放后將出現交通擁堵,預計從4月12日起集裝箱貿易將會激增。
▍安特衛普港口為蘇伊士危機后的激增做好準備
隨著蘇伊士運河的封鎖和重新開放,安特衛普港口預計從4月12日起集裝箱貿易將會激增。
港口在一份聲明中說,事件對集裝箱全球運輸的影響可能還會持續幾個月,因為沒有多余的集裝箱船運力來部署額外的集裝箱,以及應對這些短缺。
如今,許多零售商及其客戶都可以感受到這種影響,他們注意到,諸如自行車之類的產品的訂購已被推遲。但是,很難估計港口將受到多大的影響,而集裝箱碼頭正在為增加的吞吐量做準備。
一公司公關經理Barbara Janssens表示,港口將比以往更加繁忙。“首批駛過運河的船只通常首先會掛靠鹿特丹和漢堡,然后才到達安特衛普港。” “要估計對安特衛普港的確切影響并不容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船運公司和碼頭的決定,這些決定是從全球角度來看的。”
港口表示,正在與航運公司進行談判,以了解在碼頭哪里可以騰出集裝箱空間。
例如,已經有一些碼頭決定,將要出口的集裝箱只能在裝船前幾天放進碼頭。
并也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內陸運輸能力,甚至更多地利用內陸運輸和鐵路運輸。這就需要與整個供應鏈緊密合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容量。
▍新加坡港口已準備好處理蘇伊士運河的積壓
隨著滯留在運河的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船只抵達,大量船舶開始在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轉運港口——新加坡堆積。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局行政總裁Quah Ley Hoon周一上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使人們關注到全球供應鏈運轉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因此,新加坡港已準備好迎接船舶的積壓,我們的碼頭運營商正在準備更多的泊位和設備以提高裝卸能力。” Quah說。
特別是碼頭運營商PSA正在與積壓的航運公司及其船期表進行合作。Quah解釋說:“PSA推出了數字平臺Calista,試圖讓船舶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的服務和泊位可用性。”
目前,曾被困在運河的船只仍在駛往新加坡,清理積壓貨物需要多長時間將取決于日程安排。
鑒于世界各地的集裝箱碼頭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貨物堆積,保險公司TT Club警告稱,這將會影響整個集裝箱供應鏈,并增加貨運犯罪的風險,尤其是盜竊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港口和貨運站失竊的風險加大,需要更加注重安全。無論是在一個超裝貨艙或儲存區,或是臨時倉庫,無論何時何地貨物均未移動,都更有可能被盜。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5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0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6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2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0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