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略超預期,核心利潤遠高于99億
受新冠疫情影響,東方海外國際對于長灘集裝箱碼頭長期服務協議計提了撥備。而該項計入到設備和貨物運輸成本中,影響到當期凈利潤,因此公司核心利潤遠超99億。
財務指標全面優化,現金轉化率達1.5倍
期末資產負債率較期初下降 2.58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下降17.60%、14.7%、1.8%。現金轉化率達1.5倍,經營質量大幅提升。凈營業周期天數為從2020年一季度-25天拉大到-40天,凸顯公司在供應鏈中的議價能力。
十年后首次回饋投資者,未來利潤分配是確定性事件
由于2020末母公司資產負債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24.7億,不能進行利潤分配。隨著2021年公司經營業績的大幅好轉,東方海外、中遠海運港口的分紅派息政策的優化,我們認為2022年公司或將進行十年后的首次利潤分配。
維持原有“買入”評級不變,上調目標價至28元。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366億、21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3億、283億元。當前集運行業處于盈利高度景氣狀態,我們給予2021年8倍估值(較原有10倍估值打八折),對應市值約3500億,我們繼續維持公司“買入”評級不變,上調目標價18.3至28元,較當前股價約有130%空間。
風險分析
(1)航線運價暴跌。從目前情形看,主干航線運價處在歷史高位水平,高位運價回歸常態是時間問題,但并不排除突發事件擾亂市場結構造成運價暴跌情形。(2)由于供應鏈阻塞等造成貨物運輸成本大幅上升。如空箱調運等。(3)燃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增加公司成本(4)環保公約等合規成本上升。
一、盈利略超預期,核心利潤遠高于99億
公司營業收入達到 1,712.59 億元,同比增長 13.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9.27 億元,同比增加 31.63 億元,同比增長 46.76%,基本每股收益為 0.81元/股;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95.93 億元,同比增加 80.08 億元,同比增長 505.10%。公司盈利略超我們預期。
2020 年末,公司預計負債余額 23.33 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22.55 億元。受新冠疫情影響,東方海外國際對于長灘集裝箱碼頭長期服務協議計提了撥備。而該項計入到設備和貨物運輸成本中,影響到當期凈利潤,因此公司核心利潤遠超99億。
二、財務指標全面優化,現金轉化率達1.5倍
經營質量大幅提升,公司財務指標全面優化。
(1) 期末資產負債率較期初下降 2.58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
(2) 公司財務費用同比大幅下降 17.60%。
(3)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下降14.7%、1.8%。
(4) 公司現金轉化率(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EBIDA)達1.5倍,彰顯公司經營質量大幅提升。
(5) 公司凈營業周期天數為從2020年一季度-25天拉大到-40天,凸顯公司在供應鏈的議價能力。
三、十年后首次回饋投資者,未來利潤分配是確定性事件
公司擬以公司實施權益分派的股權登記日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3股。這是公司十年間首次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式回饋投資者。截至2021年3月30日,公司總股本為12,259,529,227股,以此計算合計擬轉增3,677,858,768股。由于2020末母公司資產負債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24.7億,公司不能進行利潤分配。隨著2021年公司經營業績的大幅好轉,東方海外、中遠海運港口的分紅派息政策的優化,我們認為2022年公司或將進行十年后的首次利潤分配。
四、維持原有“買入”評級不變,上調目標價至28元
(1)行業價格均值回歸,驅動公司盈利中樞上移。從歷史角度看,各航線大多數均值回到了2014年前水平,我們認為行業均值回到2014年前的水平是一個合理區間,由此帶來的是行業整體盈利中樞上移。
(2)歐美需求火爆全年運價或將維持高位。近期美線由于非常強勁的貨量,部分航商已經小幅提價。我們認為美國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以及各項財政刺激將持續驅動美線貨量增長,整個二季度甚至全年運價或將保持高位運行。疊加美國大型零售商在美西2500美元/FEU、美東3500美元/FEU的水平敲定了跨太平洋長約,長約價較去年同期有近翻倍增長,奠定公司盈利底盤。部分大零售商甚至與航司簽訂了2-3年的合同,這也逐步驗證了集運從周期走向價值的結論。歐線近期也出現爆倉情形,蘇伊士運河的擁堵的連鎖反應將在四月下半月開始顯現,我們認為歐線或將在四月下旬以后迎來新的漲價窗口。一季度中遠海控盈利超百億是大概率事件。二季度開局良好,疊加長約價格部分生效,貨量持續修復將帶來運價高位運行,二季度盈利水平或將不亞于一季度。三季度進入傳統旺季,在長約底盤提升下盈利水平將進一步拉升。
(3)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366億、21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3億、283億元。當前集運行業處于盈利周期上行期,我們給予2021年8倍估值,對應市值約3500億,我們繼續維持“買入”評級不變,上調目標價18.3至28元,較當前股價有約130%空間。
五、風險分析
(1)主干航線運價暴跌。從目前情形看,主干航線運價處在歷史高位水平,高位運價回歸常態是時間問題,但并不排除突發事件擾亂市場結構造成運價暴跌情形。
(2)由于供應鏈阻塞等造成貨物運輸成本大幅上升。如空箱調運等。
(3)燃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增加公司成本
(4)環保公約等合規成本上升。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0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6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0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7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8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4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1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