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今日埃及》報道,救援工作初見成效,擱淺貨輪“Ever Given”號開始移動,船只已經向北移動了17米,方向舵已經移動了30度。報道稱,救援人員已經能夠移動船尾,并成功使舵和螺旋槳工作。有積極的跡象表明,船只有可能重新漂浮。
2、運河供應商表示,由于該地區的大風,周日的脫困努力被推遲了。據《紐約時報》報道,重新浮起船只的最佳機會可能是星期一。
3、SCA主席Osama Rabie告訴埃及國家電視臺,這兩天的努力有積極成果也看到了希望。但是,據兩名SCA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在船首發現了一塊巨大巖石,這使得打撈工作變得更加復雜。
4、另據阿拉伯衛星電視臺28日消息,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主席Osama Rabie表示,埃及總統塞西已經下令,準備卸柜減輕擱淺貨輪的負荷以幫助貨輪重新浮起。管理局主席Osama Rabie對埃及電視臺說:“總統下令要求不要等到第一種和第二種救援方案失敗才開始考慮實施第三種情況(卸柜)。”不過,據SCA消息人士稱,任何減輕船舶負荷的操作都不會在周一之前開始。
5、據彭博社報道,涉事船只擱淺前12分鐘,時速曾高達25公里,比運河最高限制速度高出許多。曾經每月穿越蘇伊士運河、行業經驗將近十年的船長吉拉德表示,通常速度越快,船頭就吃水越深,因此就可能出現狀況。
由于蘇伊士運河的堵塞,承運人不得不停運。導致從亞洲至歐洲的集裝箱即期運價將再次飆升。有船東稱,若援救工作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影響到所有航段運價。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前援引彭博社的報道,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集裝箱貨輪,致使貨物通行受阻,從而導致海上貨運價格飛漲,報道說,由于貨輪擱淺事件,從中國向歐洲運輸一個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漲到近8000美元(約合人民幣52328元),較一年前增加了近3倍。
繞道好望角及等待的船只
等待或受影響船只
改道船只
等待船只
改道船只
等待或受影響船只
改道船只
等待船只
受影響船只
多家航運巨頭的貨船開始紛紛調頭改繞非洲好望角,毫無疑問這是個無奈之舉,繞道好望角將讓亞歐之間的航程多出近8000公里,時間也要多出9-14天(費用平均增加47萬美元,約合307萬元人民幣)。航運公司正在考慮對在非洲各地改航的船只征收附加費,以彌補在額外的7至10天的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船用燃料的額外費用。
Flexport的亞歐高級貿易經理Christoph Baumeister表示,蘇伊士運河的停運“給本已緊張的供應鏈增加了更大壓力”;目前已有航運公司開始繞道好望角轉運貨物,這將至少增加7天的額外運輸時間。本周很有可能上調費率,一旦堵塞結束,因為許多船只將同時抵達港口,擁堵將不可避免。
IHS Markit《商業日報》也稱,根據計劃的時間表,在“Ever Given”號23日擱淺后的7天內,將有49艘搭載407500TEU的集裝箱船在兩個方向通過蘇伊士運河。在該巨輪被救助脫困后,將有一大批集裝箱船密集抵達歐洲各大樞紐港,這將給港口設施和內陸基礎運輸帶來壓力。
“目前,在亞歐貿易中,所有可供航運公司使用的船舶都已安排,在歐洲進口商保持旺盛需求的情況下,船舶利用率已經達到了100%。同時,由于防疫社交限制措施、新的封鎖措施和感染率上升,歐洲的碼頭正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IHS Markit編輯Greg Knowler說道。
Knowler指出,“接下來,歐洲港口將受到集裝箱數量激增的沖擊,碼頭處理能力不堪重負。鹿特丹港和安特衛普港預計,輪船的等待進港時間將被延長,并且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調度輪船以及從堆場清理集裝箱,企業將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提貨。這將導致承運人的準班率能進一步惡化。”
然而,就上周五波羅的海周指數(FBX)而言,亞洲-北歐指數上周下跌2.3%,至7501美元/FTU;地中海下跌6%至7503美元/FTU。寧波集裝箱貨運指數(NCFI)的評論報道,歐地航線運輸需求呈上升趨勢,多個航次的延誤導致歐地航線實際運力減少,整體艙位十分緊張,市場運價處于高位。從亞洲到歐洲的艙位再次“趨緊”,這表明不管蘇伊士運河危機如何,本周運價都會上漲。
與此同時,在跨太平洋航線,受發放1400美元刺激支票的提振,消費者的需求仍然沒有下降,這推動了運價的上漲,并迫使BCO接受承運商的更高的年度合同定價。
上周波羅的海周指數(FBX)顯示,亞洲至美西的即期運價上漲了17%,至每40英尺4909美元,不過美東的運價與前期略有提升為每40英尺5735美元。
蘇伊士運河的堵塞將影響從亞洲到美國的航運服務,因為托運人將爭先預訂這些航線的艙位。總部位于華盛頓州的Jon Monroe Consulting公司的Jon Monroe表示:“隨著進入合同季節的最后幾周,需求繼續激增。”“通常承運人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會啟動空白航次,但今年不需要;艙位空間非常寶貴,現在每個人都愿意為此付費。”
“蘇伊士運河是全球貿易的關鍵瓶頸。” 追蹤油輪運輸網站Tanker Trackers的薩米爾·馬達尼說道,“如果船只能迅速重新起航,那么影響將最小化。任何長時間的堵塞都會造成嚴重后果,一方面是影響油價,另一方面是抬高運輸費用,迫使更多的貨運船只繞行非洲。”
摩根大通在研報中指出,如果其他貨輪繞道好望角,航行時間可能會增加10天,這將造成燃油成本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航運業的港口擁堵/供應緊張狀況可能會惡化,考慮到被擠壓的需求,這可能會導致現貨運費再度上漲。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6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6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4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7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