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出行不便
山里居民年貨咋辦?
鐵路“快遞”隨時在線!
年關將至,牡丹江市林口縣古城鎮山河屯的村民足不出戶,就收到了山河站鐵路職工捎來的“年味兒”。
山河站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圖佳鐵路線上的五等小站,車站因三面被完達山余脈包圍、烏斯渾河流經此地而得名。這里的村民,是30多年前車站建立之初,從河對岸烏斯渾村遷移而來,雖然常被稱為烏斯渾村后屯,但當地村民更愿意稱這里為——山河屯。
山河屯里最多時曾有過60余戶人家,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現如今只剩下18戶人家。年輕人外出打工,車站的鐵路職工成了村民們的依靠。3年前,一位村民突發心臟病,站長原野緊急拎著車站的醫藥箱趕來,給村民服下救心丸,挽救了他的生命。
車站職工還通過在縣城和較大城市的親戚朋友以及互聯網,幫助村民擴大農副產品銷路。
72歲的村民郭茂芝家里養蜂,剛開始時產出的蜂蜜、王漿、花粉銷路不好,賣不上價。原野了解情況后,就倡議小站職工去老郭家買蜂產品,自用體驗,贈送親友,再通過微信朋友圈擴大知名度、提高銷量。
就這樣,口口相傳,老郭頭釀的蜂蜜因為品質好、純度高,逐漸在林口縣城打開了銷路,現在養蜂規模已由最初的6箱發展到80多箱;年產的1000多公斤各類蜂產品,也都能當季售罄,可觀的收入讓郭茂芝老兩口笑得合不攏嘴。
近幾年,國家惠農和扶貧政策越來越好,村民們種地、養牛、養蜂,干勁兒十足。而每年僅通過上后山“采山兒”,也就是春天采蕨菜、夏天采蘑菇、秋天采榛子和山核桃等,每人就能多掙五六千元。所采的山貨,摘凈晾干后,也通過火車運往古城鎮集市上售賣。
勤勞致富,腰包不斷鼓起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
盛夏時節,勞作之余,村民們開著拖拉機,相約到烏斯渾河邊野炊消夏,盡興時伴隨歡快的音樂,對著大山大河載歌載舞。
冬季農閑,大伙兒自發地相聚在農家大院,三五戶一組輪流設宴款待四鄰,冬日的傍晚點亮七彩鐳射燈光,隨著熟悉的旋律扭起東北大秧歌。
“特別和諧、特別幸福、特別舒心!”這種桃花源般的山村生活,也吸引了鐵路職工和附近縣城居民退休后前來定居。
67歲的張可清大叔,先從林口縣遷居牡丹江市,又將牡丹江市里的樓房出租,在村里租民宅定居,成了“新村民”。以往,入冬后他還回牡丹江兒子家“貓冬”;近兩年,他只在春節時帶上凍好的山野菜和自養雞鴨,回去與兒孫團聚一周,然后,他就連忙地趕回村里,和鄰居們打打牌、喝喝茶,喂喂散養雞。
農歷新年一天天臨近,2020年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考驗后,村民們再次喜獲豐收,心情格外喜悅。一些村民在自家大門外、柵欄上和窗戶內掛起彩燈。夜幕降臨,各色燈光閃爍,小山村年味兒越來越濃。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山河站的10余名鐵路職工,就變身“快遞小哥”,幫村民捎帶日用品、生活物資。在口罩、消毒液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原野向上級請示,為村民爭取了一部分防疫物資。
今年,正值村民辦年貨的時間節點,疫情防控再度升級,山河站的兼職“快遞小哥”再次上崗,幫張大伯家買凍肉、替李大叔家捎來餃子面。原野的愛人開過理發店,還來給村民免費理發。
山河屯老黨員郭茂芝說:“有鐵路職工在,足不出戶也能過個‘幸福年’。”
夜幕降臨
山河屯的村民們吃著餃子
端起酒杯,品著好日子
歡聲笑語在農舍里不時傳出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2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1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8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8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14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