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經營能力已逐漸成為服務業商戶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從“局外人”到“趕浪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商家也在通過便捷化的工具找到生意新增長點。
線上生意不只給年輕創業者的帶來機會,業內報告顯示:服務業的數字化正幫助更多商家提升生意,其中,40歲以上的中老年商家受服務業數字化助力更大。
年近50歲的趙學寬在上海經營著一家不足20平米的冷飲批發店,20多年來,他一直做著周邊鄰里的生意。將自家店鋪搬上餓了么后,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外賣已經占了趙學寬店鋪銷售額三分之一,日均外賣銷售的冷飲足有幾千支。
“現在網絡非常發達,很多老客戶即便是住在隔壁,也更愿意在網上購買送貨到家。”數字化帶來的轉變,令趙學寬始料未及。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新服務研究中心共同發布《服務業數字化平臺助力小微企業績效提升》報告。
報告稱,以口碑、餓了么為代表的服務業數字化平臺,能夠有效助力中小企業提升經營效益——其中,數字化平臺正幫助中老年企業主減少數字鴻溝所帶來的獲客劣勢,使他們更好地分享數字化發展紅利。
研究數據顯示,40歲以上的中老年商家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交易金額提升26.86%,增幅顯著高出年輕商家群體。分析認為,通過消費者評分、平臺智能推薦等功能,口碑、餓了么等平臺幫助中老年商戶減少了由互聯網技術門檻、精力相對不足所帶來的廣告投放、市場推送、遠程配送等方面的獲客劣勢。這促使該群體在開啟數字化轉型后,經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
研究還發現,合理運用數字化平臺,服務型小微商戶普遍獲得了更高的收入以及商業機會。同時,現階段數字化平臺對北方區域、三線及以下城市、女性企業主助力作用更大。
報告負責人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所長湯珂教授指出,數字化手段正在為現代企業提供“坐賈”和“行商”優勢兼顧的可能性:一方面,借助數字化平臺,線下商戶閑置產能得以被更加充分地利用,在原先經營的空閑時段能創造新需求;另一方面,通過真實有效的線上口碑建設和服務保障,商家的服務和質量能被更多、更遠的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商戶持續獲客能力進一步提高。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