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新的天氣預報顯示,一股強冷空氣席卷我國北部地區,這次雨雪天氣是今年入冬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預計局地日降水量可能突破歷史同期極值,氣溫逐漸降低,2020年的冬季已然到來。
隨著進入初冬時節,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隨之到來,那就是南北地區貨車淋水器之爭議。雖然液力緩速器等輔助制動技術廣泛進入商用車市場,但是還有極大部分份額的貨車車型并未配備,大多數車輛還是裝備了淋水裝置,特別是在云貴高原等地形復雜的地區,卡車淋水器的普及率甚至是高達95%左右。
淋水器確切的發源時間已不可考。或許是起源于抗戰時期行駛在史迪威公路上,那些為國內抗戰運送物資的車輛發明發明了向剎車鼓澆水降溫的方法。在目前國內輔助制動不普及的情況下,剎車淋水的造價低易安裝,的確能在一定情況下保證卡車下長坡時候的制動效能。但是這個發明于民間的裝置相信絕大部分司機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山區行駛的貨車基本每輛車都必備。
早年間貨車載重量大,原車制動系統技術不成熟,更容易產生過熱現象,從而制動力下降,嚴重的甚至導致制動失靈。
因為重型車輛行駛在下長坡路段的時候,需要持續的制動,很容易造成行車制動器的襯片和制動鼓的溫度急劇升高,甚至能高達600℃~700℃。
在這樣高的溫度下,行車制動器制動鼓和制動襯片極易損壞,不僅影響了制動器的使用壽命,增加維修成本,還影響了正常的制動性能,威脅行車安全。
在遇到制動效能降低時,給制動系統降溫最直接、最原始、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淋水。這也就是淋水器誕生的大背景,雖然屬于民間發明,淋水器這一配置也算的上是中國卡車發展的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淋水器也曾挽救許多卡車司機的命。
但對于冬季道路環境來說,淋水很容易造成結冰,會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每年到秋冬氣溫比較低時,陜西、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區都會嚴查"淋水器",在部分路段禁止使用,并且會被強制拆除或處以罰款。
因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私自加裝淋水器屬于非法改造車輛原有構造,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明令禁止的。
同時,由于氣候原因,北方秋冬季節氣溫極易降至0度以下,在夜間或者山區溫差較大的路段,淋水器撒在路面的水十分容易造成道路結冰,在高速和國道上面,不僅僅是只有卡車貨車這些車輛在跑,還有一些小型車輛也會在上面行駛。大型車上面加裝的淋水器,在其他季節時候到還好,但在冬季,其他車輛行經此路段時極易造成車輛打滑、失去控制等,引發各種交通事故。
因此,北方多地在秋冬季節會禁止貨車使用淋水裝置,將進行強制拆除并處以罰款。
而到了南方尤其是以西南地區為代表的地方,則是會強制司機加裝淋水裝置。因為南部地區路況多是以山路、長坡為主,比如令眾多卡友聞風喪膽的昆磨高速玉溪段的27公里的“死亡之坡”的大下坡。昆磨高速的“死亡之坡”在坡頂服務區,交管部門會有專人攔截過往的大貨車,小轎車進行安全教育,大貨車還要強制加水。
因為,在下大長坡時頻繁的踩剎車可能會出現剎車熱衰減的情況,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剎車失靈;并且在西南山區許多服務區和停車點都有加水服務,以便司機在下大長坡之間保證水罐中有足夠的的水量。
其實,在大多數標載狀態下,大部分車在配備排氣制動或者是發動機制動后,都能正常下坡,雖然下坡速度較慢,但還是能保證安全性的,如果配備的而是液力緩速器那下坡更是沒有什么可怕的,掛到恒速擋下坡就行了。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液力緩速器已經成為卡車和客車標配,然而在國內,液力緩速器還處于普及推廣階段,9米以上客車安裝電渦輪緩速器是標配,部分中高端重卡才能選配液力緩速器,目前仍有許多重卡車輛裝配的仍是傳統的淋水器裝置。
但是,隨著國內貨運行業逐漸邁向高端化市場以及國家法規的硬性要求,淋水器或將消失,液力緩速器已經逐漸取而代之并成為重卡的標配之一。
液力緩速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力產生的阻力矩來降低變速箱動力輸出,讓卡車能夠進行無磨損的持續性制動,進而實現降低車速的目的。
如此一來,司機即使在長下坡路段也不用再頻繁的使用剎車系統,這極大的降低了剎車片因為過熱的情況導致和輪轂的摩擦力變小進而出現剎車失靈的可能性 ,也同時提升了車輛制動的穩定性,讓司機的安全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有的卡友可能會問:先不說現在安裝液緩的車型價位都比較高,就是我們后期加裝液力緩速器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在這里,小編給大家算上一筆賬,經常跑山路的車輛較之平原運營車輛對剎車系統的更換和保養頻率會更高,假設剎車片的使用里程為8萬-10萬公里更換;制動鼓15萬-20萬公里更換,一年更換兩至三次,每次需要更換3到4片剎車片,更換一次大概費用需要1000-2000元,一年下來就是5000-6000左右。使用淋水器每次也要提前加滿水,按照半個星期加一次水的頻率,加水1次10-15塊,一年下來也要1000多元,再加上剎車保養等等費用加在一起,一年損耗費也要近萬元,經年累月,就是一筆大數目。
我們都知道,加裝一個液力緩速器的費用在兩萬到四萬左右。雖然初始加裝費用比加裝淋水器的費用高,但是,首先加裝緩速器一年就可省下上千元加水費。
同時據了解,使用了液力緩速器的車輛在需要剎車的情況下可以減少80%-90%的變速箱換擋和司機踩剎車器的頻率。這樣也極大的減少車輛的剎車系統、變速箱系統等零部件的磨損,延長剎車片、變速箱以及輪胎的使用壽命,再加上液力緩速器的重量較之淋水系統要輕很多,卡友們最頭疼的油耗都將大大降低。
同時,隨著國標GB7258新規的落地實施,自2019年1月1日起,國內的危險品運輸半掛車車輪都安裝了盤式制動器;緊隨其后,2020年1月1日起,三軸倉柵式和欄板式半掛車也根據政策要求,紛紛安裝了盤式制動器。
據悉,盤式制動器在經歷長下坡或者頻繁剎車時容易產生高溫,高溫狀態下的盤式制動器是不能淋水的,一旦驟然淋水,盤式制動器很容易出現開裂現象,這時卡車的制動力將驟然下降。嚴重的,剎車盤還會直接破碎導致剎車失靈,這將對正在緊急制動的司機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我們從長遠利益來看,車輛加裝液力緩速器比加裝淋水器更具有長效收益。
伴隨著液力緩速器的國產化,國產法士特液力緩速器的開發與推廣直接打破了液力緩速器長年依靠進口的貿易壁壘與壟斷局面。
據了解,國產法士特液力緩速器的價格區間如今也普遍下探到2萬元區間,其推出的FH400B串聯式液力緩速器(重卡用)市場售價也進入了兩萬元以內。其研發的FH240液力緩速器(中、輕卡用)售價更是在萬元之下,這使得眾多主流重卡、中、輕卡都可以配備液力緩速器,極大的推動了液力緩速器的普裝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冰雪道路上液力緩速器也是禁止使用的,不過一般北方冬季較為干燥,高速路況在一般情況下是很少能積雪結冰的,所以只要不是人為的制造“結冰現象”,緩速器足以應對我國復雜多變的冬季路況。
小編有話說
雖然淋水器曾經挽救了眾多卡友的生命,但總體來說還是是弊大于利的,出于安全考慮,各位卡友不僅在選車的時候盡量選擇帶有液緩等輔助制動功能的車型;同時在冬季行車一定要謹慎駕駛、合規駕駛;定期檢修車輛。才能保證安全駕駛。(文/張夼源 圖/網絡)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5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9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8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