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份DHL發布的第四版“物流趨勢雷達報告”就是為通關工業4.0在做準備。這是一份與時俱進的報告,介紹了28種將對物流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社會、商業和技術發展趨勢。我沒法一一講述這些趨勢,以下是我認為在物流業中尤其是亞洲物流業中影響最大的七種。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采用“永遠在線,始終連接”的生活方式,互聯生活這一關鍵的新興趨勢給物流業帶來了的巨大機遇。
擁有智能鎖的家庭正在使用像Amazon Key這樣的新型服務,即使家里沒人,遞送人員也可送貨到家!安裝了Alexa、Siri等語音助手的智能冰箱置有自動補貨模式,將自動訂購冰箱內缺少的食材。事實上,據估計,到2020年約有超過50%的商品可通過家庭聯網自動補貨。
新一代無線網絡的發展將進一步助長消費者的這種行為。雖然物聯網并不是一個新趨勢,但最近無線技術與無線網絡的突破使得它的應用更加廣泛。新型網絡,如5G網和低功耗廣域網,可實現室內和室外應用的無縫連接。例如,低能耗的NB-IoT和Sigfox等應用程序,提高了電池壽命,擴大了區域覆蓋范圍。由于設備電池壽命在物聯網部署中起著關鍵作用,物流資產監測以及全球范圍內的跟蹤、狀況監測能力都將得到改善。
著眼于用戶設計、模擬和評估物流環境的需求,虛擬現實與數字雙胞胎應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數字雙胞胎,即通過物聯網以數字化的方式拷貝一個物理對象。從可視化整個虛擬城市,到制造供應鏈和工廠流程的雙胞胎,數字雙胞胎在新加坡得到了廣泛運用。有了這對雙胞胎,不論是工廠產能、周期時間還是庫存管理和吞吐量,操作團隊都能透明化監測全程。
很快,供應鏈將能夠發現、應對現實世界中數字雙胞胎所發現的問題。
從維護到監測包裹狀態,供應鏈在數字雙胞胎的幫助下會更加快速、敏捷。
像低成本傳感器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與解決方案的關聯度日益緊密,從快速高效貨運測量的尺寸標注,到智能可穿戴設備跟蹤工人健康和安全,這兩者正在實施以改進今后的操作。通過自動化質量檢驗與單項周期計數,先進的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將進一步提高操作的準確性。
人工智能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后臺程序的簡單自動化。人工智能不僅支持預測操作(例如使用線上商店的數據來預測業務量頂峰期以制定需求計劃),而且給客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比如說,使用Amazon Echo智能音箱的客戶可以詢問DHL他們的包裹在哪兒,并可即使獲得物流更新。
大數據分析在未來5年內至關重要。事實上,DHL的分析實驗室正在測試機器學習和智能分析,開發供應鏈預測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實驗室也在規劃庫存計劃的需求模式,預測基于溫度漂移的車道風險。
該實驗室最近制造了一個可幫助制造商獲得其供應鏈數據的分析模型,以更好地描述和預測需求。該模型使用機器學習來預測客戶訂購特定產品的時間和數量。初步結果表明,此模型可提高了成交率與客戶滿意度。分析在供應鏈數據中的應用也可以適用于溫敏貨物的運輸。藥品等商品溫度控制不善可能會危及生命。我們的團隊甚至已經成功地眾包了分析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以預測何時運輸路線上會存在運輸風險。
智能集裝箱化和智能包裝解決方案也在不斷涌現。標準集裝箱已經改變了全球航運,但是模塊化的、靈活的、連接的新型格式將使其更加敏捷高效。即使是城市物流,也需要標準集裝箱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因為要打包包裹以便在城市內送貨和退貨。隨著集裝箱成為最后的運輸方式(例如Swift Box或試用模型),它們也可以重新裝載出站貨件或退貨包裹,從而產生新的包裝概念。隨著貨物數量增加,智能集裝箱和智能包裝對于高效供應鏈和廢棄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0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