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情緒過冷的2018,國內物流資產并購步伐十分緩慢,像阿里和京東這些巨頭們,紛紛都跑到東南亞購買物流企業,而就在這一年將結束之時,物流行業出現了現象級國際并購案,美國UPS收購了其合資快遞企業UPS Jetair快遞的全部股權,進一步擴展其國際布局。
據印度咨詢公司Novonous發布的《2015-2020年度印度物流市場報告》數據顯示,印度的物流市場在2016年就已經接近3000億美元。在過去的五年間,印度物流業的復合年增長率已超16%。此外,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計,印度電子商務市場到2020年將達到1370億美元。
敏捷性新興市場物流指數(數據來源statista)
)
市場規模和增長分項指數(數據來源statista)
從statista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去年新興物流市場中,以敏捷性新興市場物流指數,按市場規模和增長分項的指數排名中,印度分別囊括前一、二名。可見印度的物流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尤其是廉價的勞動力,更加吸引巨頭前來招兵買馬,展開角逐。
除了印度這塊大肉,其他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市場也亟待開墾。
Internet Live Stats數據顯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新加坡6個國家,共擁有5.6億人口,互聯網用戶數約為2億。而東南亞地區的零售業總額中只有3%來自在線渠道。
可是極低的電商滲透率,讓本土企業望洋興嘆,這種復雜的結構性問題,需要協調東南亞十幾個國家的海關、政策、法律,特別是一些島嶼國家基礎設施嚴重落后,阻礙物流規模化進程,物流成本常年高企不下。
見此現狀,UPS、亞馬遜、阿里、京東也都在印度乃至東南亞展開了各種高密度的布局,拉開了大亂斗的序幕。
阿里提前布局,攻城拿地
阿里對印度電商及快遞物流市場進行了多次投資,并且不斷拓展其他綜合服務,以物流帶動商流、信息流,擴張極為迅速。
從2016年起,阿里先是從德國電子商務投資企業Rocket Internet手里收購了Lazada,將其自建的360度物流網據為己有,Lazada Express是 Lazada旗下強有力的物流團隊,成功的與114個物流服務商達成了合作。
不久之后,阿里又投資了印度零售電商BigBasket和Snapdeal,且并購了移動支付平臺Paytm大部分股權,打通了支付體系;在航運方面,阿里與新加坡機場和泰國機場達成合作協議,還與馬來西亞合作打造eWTP,由此可見東南亞物流圈處處都有阿里擴張的痕跡。
早在兩年前京東物流就在東南亞布局了電商物流網絡。區別于國內物流的純自建模式,京東力求與當地實力強勁的公司合作,用協同、共生的方式布局,加大開放力度。
2016年,京東在印尼上線自建電商平臺JD.id,同時還將一套完整的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復制到了該國。目前,京東在印尼共有10個倉庫,該集團還透露將進一步擴大規模。
2017年,京東又采取同樣的手段,與泰國尚泰集團聯合推出線上零售平臺JD CENTRAL,并將其物流體系復制到了泰國,在泰國全境范圍內搭建起了大件、中小件、跨境物流在內的三張大網。京東方面曾表示,公司將通過擴大印尼業務并發展泰國市場,加上該地區其他國家潛在的項目,繼續加強其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
今年京東物流推出830和全球雙通戰略,特別注重東南亞的物流樞紐建設,而且還會向外輸出供應鏈能力,將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搭建起來,從采購、生產、設計、物流等全鏈條進行優化。
亞馬遜加速出海,勢不可擋
作為零售物流領域最具創新的企業,亞馬遜進入東南亞的姿態格外迥異。
一招鮮吃遍天,亞馬遜的prime服務在印度和新加坡的效果絲毫不遜于其他地區。
早在2015年,亞馬遜就在印度成立了物流部門亞馬遜運輸服務公司(ATS)。如今,該集團已經在印度建立了67個物流交付中心。今年11月,亞馬遜還在印度物流部門投資了1670萬美元,大力搶占印度物流市場。同時,其還與印度的一些物流公司合作推出了Armada試點項目。
其在印度采取全面戰略,先是在B端將大量知名零售商納入體系內,在C端用價格極低的Prime會員服務,讓用戶享受定時送貨服務。據了解,亞馬遜在印度的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從三年前的10%猛增到2017年的27%,銷售額方面,亞馬遜印度去年的收入據報道為32億美元,收入增長了82%。
在重資買下了新加坡電商公司Redmart以后,亞馬遜誓要在這場洪流中,力挽狂瀾。
據Blackbox調查顯示,在新加坡這樣的城市國家,86%的在線購物者可能會使用亞馬遜新的本地應用進行購買。 去年亞馬遜低調進入新加坡,正式推出兩小時送貨服務Prime Now,正趕上當地商店關門轉戰線上,亞馬遜一邊收割商家,一邊謀劃在地價下降的地區擴建物流設施。
相比阿里、亞馬遜、京東,UPS商流的賦能并不顯著,沒有像電商平臺和零售企業的天然優勢,難以聚合更多的消費數據,為物流建設提供依據,所以UPS當務之急,是尋找一家零售企業或電商企業建立長期合作,以合資方式成立公司,實現商流和物流的統一。
對于UPS來說,除了要與這些同類型的外來對手競爭,還要抵抗印度本土企業的沖擊。今年3月,印度企業Flipkart就宣布看計劃在班加羅爾建立450萬平方英尺的先進物流中心,之后還會在加爾各答建立一個占地80英畝的物流中心。未來,UPS在擴大物流投入的同時,還需加強商流方面的建設,以及本地化的改進。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5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0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8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