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臨近”作為大眾科普,還是有爭議的;目前處于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這個應該是沒有爭議的,指的的當下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范式級技術變革的浪潮”。
在企業服務領域內,幾十年的歷史中,IT咨詢和管理咨詢合同,之所以可以簽出一個高價,很大程度上,乙方在甲方建立對于“最佳業務實踐可遷移”的信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基礎原因。
在2B軟件的售前過程中使用“最佳業務實踐”,參考我之前的一次售前案例《一個“價值證明過程”的售前過程的案例》。
然而,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之后,現今的“快速戰略”、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范式級技術變革的浪潮之下,
我卻有了一種最佳實踐正在“通貨膨脹”的感覺。
我小結有這么兩個原因:
1)“技術影響商業模式”,
在現今的時代,比幾十年前,要頻繁的多、劇烈的多,
想想無人駕駛、共享單車、電商沖擊實體,無需贅述。
戰略規劃和落地都比以前快,
所謂“最佳實踐”能“保鮮”為“最佳”的時間窗口在縮短,
所以,等一個practice
從甲方的行業領跑者的公司A,沉淀到咨詢公司,再傳播到公司B的時候,
還是不是“最佳”,
已經在業內人士的心中打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了。
2)在流程管理領域內,甲方較為認可“best practice可遷移”的期待,在決策支持領域內,往往不適用。
很多流程管理的practice,有行業通用法規的框架做參考,比如,上市公司的財務制度、合規制度,
能把好的流程借助IT固化下來,咨詢公司的經驗可以體現出價值。
但是,當優化進入業務的深水區,
需要借助大數據、模型算法、區塊鏈等先進的技術的時候,
這些領域的“best practice”
往往并不在咨詢公司、而是在一線戰場上的技術負責人腦中。
通用的技術,往往也有開源的項目可以借鑒。
甲方企業,這時在評估不一定新鮮和一線的best practice的時候,
就不一定像十年前那樣,認為值得付出那么多錢來買一個參考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8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2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3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