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物流巨頭DHL7日發布的白皮書顯示,由于新冠肺炎疫苗已經跨越了研發階段,某些疫苗很可能有嚴格的溫控要求(低至-80℃),以確保在運輸和倉儲過程中保持其效力,這在物流層面對傳統上在約2–8°C溫度下配送疫苗的現有醫療供應鏈提出了新的挑戰。
總部位于德國波恩的DHL是德國郵政敦豪(Deutsche Post DHL)集團的組成部分,后者是全球領先的物流企業之一。
這份白皮書是DHL與分析合作伙伴麥肯錫公司聯合發布的,旨在研究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未來其它健康衛生危機中,確保穩定的疫苗和醫療產品供應鏈。
在該白皮書中,DHL評估了如何有效地管理疫苗這類對溫度敏感的產品的運輸,以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其指出,這項任務十分艱巨:為了在全球范圍內順利配送新冠肺炎疫苗,整個供應鏈中的不同環節都要緊密配合,其中需要多達約200000次托盤裝運、約1500萬次冷卻箱運送以及約15000架次航班運輸。
白皮書顯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對醫療用品的需求激增。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采購的口罩和醫用手套比2019年增加了100倍,醫用手套增加了2000倍。而將醫療用品從遙遠的生產地運到一線使用,正是處理衛生緊急事件第一階段里應對管理大流行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具體而言,由于集中生產的地域限制、有限的貨物航空運能和入境質檢的缺乏,令特別是個人衛生防護裝備的入境物流重重受阻,面臨著重大挑戰。
為了確保在未來的健康衛生危機中有穩定的醫療供應,政府需要與公共和私營部門建立伙伴關系,構建一套全面完善的公共衛生危機戰略和架構。
“從新冠疫情暴發開始,亞洲就處于這場’供應賽跑’中的領先位置,分別有數百萬件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和測試套件從中國和韓國運出。”DHL客戶解決方案與創新業務亞太區副總裁、生命科學及醫療保健部門亞太區主管Leonora Lim表示,鑒于疫苗的配送規模和嚴格的溫控要求,疫苗的物流交付將面臨著完全不同的挑戰;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密切伙伴關系將能滿足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醫療供應鏈,以確保這些疫苗的完整性,并將其及時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運送的迫切需求。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75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1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