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您的供應鏈還和疫情爆發前一樣
那您可能哪里做錯了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供應鏈戰略Richard Wilding教授 —— 全球最權威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專家之一,在近日與DHL聯合發布的白皮書中如是說。這份名為《后疫情時代供應鏈恢復》的白皮書,設想了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供應鏈可能產生的諸多變化。通過分析疫情對供應鏈關鍵驅動力的影響,DHL為決策者們提供了策略和行動方向,以幫助企業建立更具彈性的、適應新未來的供應鏈。
簡而言之,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后的產業和供應鏈將發生顯著改變。
未來的新常態已經初步成型,但今天的我們仍然無法得知它的具體模樣。許多地區仍被疫情危機籠罩,世界恢復正常狀態還是一個遙遠的目標。當前,我們正處于封鎖和新常態之間的過渡時期,企業的供應鏈主要面臨以下四類挑戰:彈性,需求,運輸和倉儲,工作和運營場所限制。
在當前的過渡階段,供應鏈必須被塑造的更有彈性。例如,為了控制病毒蔓延而采取的封鎖政策對供應鏈造成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未來企業可能需要更加分散地布局生產和倉儲基地,進行雙軌采購,生產回遷或是就近建立生產基地。供應鏈領導者不能再僅僅關注一級供應商,而是需要仔細研判二級和三級供應商,并及時確認他們是否有能力滿足貨物流通需求。
在后疫情時代,被夸大扭曲的需求信息將在供應鏈的傳遞過程中產生長鞭效應。
此外,未來的消費者需求更為多變,消費習慣也可能會變得不同,因此企業需要增加靈活的運輸方式和倉儲網絡。毫無疑問,未來線上購物將變得更為普遍,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將會增加,而其他零售渠道和行業都將受到影響。
在當前的過渡階段我們看到了更多行之有效的創新運輸模式,例如提速的海運服務,或是往返中國與歐洲的鐵路貨運。隨著新常態慢慢形成,市場還將有層出不窮的創新運輸模式。決策者需要重新權衡運輸時間與運輸成本之間的關系,尋找新常態下最為適當的運輸解決方案。
新的工作方式將為數字化和自動化發展提供新動力
社交距離和衛生準則將會持續影響我們的工作方式。企業的信息系統需要足夠強大才能滿足遠程辦公的要求。倉儲流程需要采用新的標準,例如單行系統,分開的分揀區域等。正如企業會更多地把彈性作為采購的主要考量因素,遠程工作方式也會成為新態勢,并且為數字化和自動化發展提供新動力。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5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