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快遞企業原有的節奏。
在疫情比較嚴重的2月份,企業影響力、品牌力以及直營模式下統籌能力強的郵政、順豐、京東物流都有相當一部分業務量支撐,甚至超過了此前的業務量,而加盟制企業則在2月10日才開始恢復部分運營,實質單量是下降的。
數據顯示,2月申通、圓通、韻達業務量分別下降37.26%、21.90%、13.41%,而順豐則逆勢上漲,營收同比增長77.30%,業務量同比增長118.89%,當月市場占有率也上升至17.2%。
通達系為迅速扭轉這個局面,采取了兩個重要措施:一方面,通過復工紅包、攬收補貼、配送獎勵等多項措施激勵網點經營,加快復工進度,讓網絡快速運轉起來;另一方面推出優惠措施,通過“價格戰”擴大單量,形成規模效應,從而把成本控制得更低。
在這段時間,物流行業也迎來兩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以及國內市場油價變化給快遞企業復工和網絡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
到3月份,一場“價格戰”吹起了2020年快遞行業競爭的號角。
此前,據“驛站”爆料,從3月中旬開始,有快遞公司在義烏打出了“8毛起”發全國的市場最低價,以迅速擴大市場份額。除此之外,已有兩家快遞已經開始跟進政策,打出了“9毛起”的應對底價。
3月,甚至某快遞公司網點老板在朋友圈發出“發快遞免費”的通知:只要自己能分揀打包的,直接送到中轉站即可免費發貨。
7月19日,有快遞加盟網點爆料稱,中通、圓通、申通均發出了關于末端代收門店暫停代收百世快遞派件的通知。截止發稿日前,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均未對此事回應。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該行為與之前的快遞漲價有關,目前主要發生在義烏 、廣州 、深圳等排行靠前的某些區域,屬于區域行為”。不免猜測,本次事件起因可能是部分區域百世快遞網點為穩住市占率而沒有選擇漲價,從而引發暫停代收事件。
此外,從日前順豐、韻達、圓通和申通四家上市企業公布的6月份經營數據來看,據羅戈網(m.gillianpearce.com)統計,2020上半年,四家快遞企業單票價格均出現下滑,其中順豐單票價格下滑22.18%,韻達下滑28.48%,圓通下滑25.47%,申通下滑21.98%,均超過20%。
從單票收入看韻達最低,只有2.36元,下降幅度也是最大的,同比下降28.48%。單票價格的大幅度下滑部分因素是因為快遞單票重量下降,進一步降低單票的資源成本和收入。當然從另一個層面去看,也說明上半年價格戰依然激烈。
但隨著貨量規模恢復穩定的情況下,這種價格戰不會持續太久。原因很簡單,低派費與低快遞費已持續消耗了加盟商2019年整個一年的希望,今年受疫情影響,快遞加盟網點能盈利的極少,令大部分加盟網點失去信心,甚至出現了網點流失。
近期,據傳通達系正著手調整義烏市場的快遞價格,每票漲幅在5毛到1元之間。
從6月份的數據來看,通達系當中,韻達與圓通對比5月單價環比均呈現回升,回升幅度分別為0.32與0.07元/票,申通價格環比繼續下滑0.05元/票,韻達、圓通、申通三者價格分別為2.36、2.16與2.07元/票。
在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似乎還存在一些變數。看似目前一線快遞已具備足夠競爭力,感覺已經很難被取代。但今年上半年出現新的情況:極兔速遞、眾郵快遞相繼起網,通過高性價比進軍電商快遞市場。
很多人也很疑惑:擁有六大上市公司+郵政+京東快遞的快遞業,是否還有容量接納一個全網型的快遞公司?
的確,2019年CR6份額超過80%,并且已完成上市。順豐、通達、百世無論從單量、收入以及反映溢價能力的單件毛利、毛利率等數據來看都具備足夠競爭力,要想在它們手中拿到業務量也不是易事。
但有商流就有物流。因極兔創始人李杰有OPPO背景,而OPPO的投資人段永平同時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極兔速遞尚未出道時,就被業內視為“拼多多系快遞”。針對這種說法,經查詢,目前拼多多與極兔并無直接股權關系,也沒戰略合作關系。
公開資料顯示,極兔速遞的運營主體為上海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目前,極兔已經通過控股上海龍邦速運有限公司,拿到全國快遞經營的許可。據傳,3月才逐漸恢復區域的業務布局的極兔速遞,目前全網日單量已穩定在500萬以上,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單量來自于拼多多。
而眾郵快遞背后可以看作是京東為了驅動“市場下沉”而布局的高性價比加盟快遞網絡,對接的是京東對標拼多多的創新產品“京喜”。據猜測,眾郵快遞的策略是通過高性價比主打3kg以內物品,以幫助京東攻入平價小件市場。
據了解,眾郵快遞已于4月正式在廣東省內開展起網測試運營,華東網絡包括蘇南與上海地區也在5月起網測試,華南與華東網絡已全面服務京東618大促。
此外,韻達快遞發布的2020年一季年報顯示,截至3月31日,阿里旗下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成為韻達第七大股東,持股2%。此次入股之后,“三通一達+百世”已全部進入阿里陣營。
雖然2%的持股,相比投資百世、圓通、申通、中通等快遞企業,并不高。但可以看出,菜鳥打造“一橫兩縱”的目標戰略非常明確。即通過加大技術投入,通過快遞、倉配、末端等的基礎設施持續投資布局,實現“全國24小時達,全球72小時必達”。
而韻達則通過全資子公司福杉投資6.14億元持有德邦股份約6.5%股份,成為德邦股份第二大股東。
快遞業務具備一定的規模效益,隨著韻達注資德邦快遞,雙方將在收入和成本兩個方面實現優勢互補。韻達的優勢在于高居市占率第二的快遞業務量(2019年超過100億票)以及成本端優秀的管控能力。而德邦快遞以零擔快運起家,在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等快遞/快運企業核心運營管理方面具備充分的管理經驗、人才和資源。
目前,快遞行業正潛藏著巨大變化:極兔速遞正快速發展,正在侵蝕通達系的電商快遞市場;菜鳥試圖加強在通達系的話語權;與此同時,京東攻入平價小件市場,推出主打性價比的眾郵快遞。
2020上半年,表現最“亮眼”的無疑是順豐。
順豐憑借直營優勢促使業務量大幅提升,電商特惠件持續增長,部分防疫防護用品需求大幅增長,實現經濟產品收入規模及市場占率加速提升。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順豐業務量達36.56億件,同比增長81.35%,市占率達到10.79%,對比同期增加3.53個點,超過申通市占率。
營收方面,除順豐外,其余三家的營收均出現負增長,但降幅有所收窄。2020上半年,順豐速運業務實現收入672.31億元,同比增長41.13%;韻達實現快遞收入132.87億元,同比下降6.97%;圓通實現快遞收入116.74億元,同比下降3.38%;申通的快遞收入達到88.64億元,同比下降8.86%。
此外,從投資二級市場也很好反應了上半年快遞行業的變化。截止7月22日,順豐市值達2990億元,近7月個月市值增加上千億元,2019年快運、冷鏈、同城急配等新業務的收入比重已占25.6%,整個生態體系的建設正在加速完善;中通市場占有率領先優勢比較明顯,同時憑借優秀的成本管控,使得綜合成本下降從而帶動凈利潤的快速增長,2019年歸母凈利潤達到52.92億元,最近7個月市值增加700億元;圓通依托持續的經營改善,市值也增加了一百多億;德邦快遞在韻達注資后股價有所上升,市值增加21億元;韻達變化不大,而申通和百世市值則出現了下滑。
總的來看,上半年雖然四家A股龍頭快遞企業已經恢復常態,各自業務量同比增速都超過15%。但在2020年的經濟大環境下,快遞領域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背后實質是一場效率戰、成本戰,核心還是拼服務、消費者體驗,對成本的優化,只有在不斷通過模式、機制創新、提升信息化能力等方式把效率和成本進行優化之后,才能擁有自己定價的能力并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 | 小周伯通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8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2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3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