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顛覆永遠來自行業之外,打敗你的從來都不是你的同行!
4月8日晚,華為新機P40系列正式在國內發售,有人通過美團外賣的"易聯訊達華為授權體驗店"成功下單后,接下來,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想象:美團的閃購平臺居然只用了28分鐘就將華為新機送到了!
一個做外賣的把手伸進了電商領域不說,送貨體驗還這么超乎想象,快!像閃電一樣的快!美團這等于是向整個電商行業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一向都是"數碼新品首發中心",幾乎所有品牌發布新品后都是從天貓、京東等平臺第一時間發送的。
但是,電商平臺首發新品的服務體驗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第一, 用戶需要向平臺付定金;
第二, 通常用戶在下單3天后平臺才會發貨,這中間的等待過程非常考驗人的耐心,因為電商平臺要完整地走完從品牌商對接商品、劃分配送區域、入倉、送貨的程序,中間的準備過程相對漫長。
而美團這次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 用戶不需要付定金,買手機就像點外賣一樣方便;
第二, 美團的閃購平臺直接和品牌方對接,中間的繁瑣過程全部省略掉,半小時送貨到家,絕不拖泥帶水。
看到了嗎?美團這樣做,對準的是電商平臺送貨的痛點,這無異于是打到了電商平臺的7寸!
那么,美團這次和華為的合作為什么會這么高效?利用好自己的優勢,將同城物流的送貨能力發揮到極致!
在這次堪稱經典的合作中,美團同城物流配送服務的威力完全顯現出來了:消費者在美團、美團外賣搜索欄輸入華為或機型關鍵詞,即可尋找身邊3-5公里,乃至10公里的門店或商品。也就是說,華為在全國有多少授權體驗店,美團能馬上調動多少倍的騎手將店里的手機第一時間送出去,這就是軍事上常常提到的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啊!
估計連阿里巴巴也沒有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入股了“四通一達”、砸下670億拿下餓了么,最近還將支付寶升級為數字生活服務平臺,就是希望能集中流量和商家,對美團形成壓制性優勢,沒想到還是在最后一公里被美團偷襲成功了!
估計現在美團內心的潛臺詞是:我就是喜歡你消滅不了我的樣子!
"外賣用戶28分鐘拿到P40Pro"成為熱議話題后,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也已經清晰地浮現出來:毀滅你,但與你無關,長期以來一直被貼上外賣標簽的美團正在自信滿滿地跨入電商領域!
事實上,雖然美團的基礎的確搭建在外賣業務之上,但美團的無界業務也是眾所周知的。在電商方面,美團從來沒有掩飾自己對電商領域的野心:美團內部早就有了電商部門,去年年底以來,美團還專門針對平臺的電商業務進行了重大調整,染指電商的企圖不言自明。
而這次和華為合作,雖然不是美團首次進軍電商,但仍然可以視為美團進入電商之后主動挑起的“電商首戰”!
而此次美團承接華為授權體驗店批量入駐、發售新品的,是美團閃購平臺,這是美團2018年下半年才發布的獨立品牌,該平臺聚焦于非餐飲類外賣,目標是打造30分鐘萬物到家的LBS平臺。
美團閃購這次在配送華為手機中的奇襲成功,不僅可以視為美團吹響了進軍電商領域的號角,也顛覆了很多人早就形成的固有認知:誰說電商物流是四通一達、順豐和京東物流的天下?美團認真起來,就會創造無限可能!
你們喊了多少年都沒有打通的最后一公里,我來幫你們打通!你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半小時生活圈,我們強大的同城配送能夠輕松實現!
是的,美團正在摧毀美團,同時正在創造一個新的美團!
而且,美團這次和華為合作的時機也非常微妙,就選在支付寶升級為數字生活平臺的同時,很有些針鋒相對的味道。
那意思是:你升級你的數字生活平臺,我開拓我的電商業務,就算不能干倒淘寶京東,至少也能在電商這頭肥羊身上割下一大塊肉!
王興在面對最強大的敵人時,果然是遇勇越勇、遇強越強!
美團閃購在這次合作中體現出的驚人戰力也表明:如果支付寶這次沒有把美團打死,美團下一步很有可能“得寸進尺”,成為升級版的京東,或者說是閃購版的京東!
到時候,美團的市值將在現在的一千億美金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京東的市值:一切發展順利的話,美團有朝一日達到阿里巴巴的高度也并不是沒有不可能!
所以,對待美團這樣的對手,一切常規上的認知可能并不適用。
但是,雖然這次美團閃購的快速上門服務讓包括阿里、京東在內的人都嘆為觀止,但是,這件事的終極意義也許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宏大。
首先,雙方是在不同環節上的競爭。
其實,物流配送只是電商的環節之一,并不能代表電商的全部。也就是說,就算你在物流配送這個環節上做到了極致,沒有電商基礎配套、品牌和商家沉淀、電商內容營銷、長期培養的用戶習慣等綜合配套的支撐,也不可能撼動電商巨頭的根基,更不可能真的就動了他們的奶酪。
其次,雙方是在不同維度上的競爭。
美團閃購這次承運的新品只是華為手機的一個單品系列,配送范圍也只是在局部地區展開,而天貓、京東等平臺之所以在配送前要做出那么多的規范動作,也是因為這些平臺要配送的品類太多、配送的范圍太廣、平臺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更大,所以才需要統籌兼顧,統一調度,發揮出集團作戰的戰力。所以,在競爭維度上,美團閃購和國內電商巨頭之間還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最后,雙方是在不同格局上的競爭。
雖然天貓和淘寶是龐大阿里巴巴帝國的基礎,但是說到底,天貓和淘寶也只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阿里之志早就不在電商,就像馬云多年前說過的,電商做得再大也無非是個服務商,所以,阿里在前幾年已經在積極轉型,將大數據、AR、人工智能、云計算、個人信用體系、金融服務納入自己的發展規劃。作為阿里的對手,最寂寞的事也許是:有一天你以為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和阿里抗衡了,卻發現阿里的目光早就不再朝你感興趣的地方看了。
阿里巴巴這些年的發展也說明,做一個規則制定者,而不是行業追隨者,你的格局才會無限寬廣!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2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1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0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