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國際團結是不存在的,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寫在紙上的不過是童話罷了。我們對于在困境中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國。我們請求中國提供一切幫助。”
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公開向中國求助的畫面還歷歷在目。
患難見真情,中國沒有讓塞爾維亞失望。24小時之后,第一批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口罩等防疫物資便陸續抵達其首都貝爾格萊德。其中,200萬只口罩由中國環保能源與IBS共同捐贈,貨源則來自聯醫醫療(LyncMed,以下簡稱“聯醫”)。
圖片由聯醫提供
億邦動力了解到,聯醫成立于2015年底,是一家采用S2b2C模式、專注醫療器械出海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產品主要集中在感染控制品類,SKU達20000余種。目前,其業務已覆蓋65個國家和地區,并在西班牙、墨西哥、意大利建立了海外倉。
隨著國外疫情的爆發和蔓延,聯醫的工作重心從支援國內過渡到了向國外調撥物資。
聯醫創始人王鵬表示:“差不多到2月下旬時,大家又開始了海外疫情的相關工作,我們幾乎每天要工作16個小時,給歐洲、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發貨。主要提供醫療機構及民用的防護物資,包括醫用口罩、 N95口罩、消毒液、防護服、護目鏡、手套、隔離衣等比較集中的十幾種品類。”
那么,聯醫在疫情期間的業務表現如何?面對如今的封國、封境,又是如何保障物資出海的?
據王鵬介紹,對于這些感染控制品類的防護物資,國外的需求是中國的5-6倍。從全球來看,市場需求的前幾名分別是歐盟、美國、中國、日本。中國憑借自身供應鏈、制造、工業與品質的優勢,占有全球80%的產能。
“制造工廠差不多一半在長三角等沿海地區,還有一半在中部如山東、河北、河南、江西等地。這樣的供應鏈條,其實就導致中國一打噴嚏,全球都會感冒。”
他告訴億邦動力,聯醫3月的銷售額是7000萬人民幣左右,差不多是正常情況的5倍。“相當于是一個月就實現了正常兩個季度的銷售額,這背后的原因一個是國內外需求暴漲,另一個就是大家都會為疫情過后進行戰略物資儲備,我們認為今年全年的業績都會比較好。”
聯醫倉庫中待發的口罩
疫情之下,聯醫的出海業務主要面臨兩個挑戰。第一,要非常及時迅速地找到準確、合格的貨源。由于口罩等物資在市面上魚龍混雜、產能也一度跟不上,想做到這一點不容易。第二,在運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要保障從中國內陸一直到海外國家本土的運輸。
對此,王鵬表示,目前的運力下降至日常的三分之一不到,貨倉也很難訂得到,但聯醫憑借其供應鏈的優勢,仍舊可以保障醫療物資順利出海。
“聯醫本身是產業互聯網平臺,有自營的供應鏈服務,同時有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在運力下降時,我們的這個優勢就凸顯出來了。與UPS、DHL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我們能夠不限重、不限品類、大規模地向海外運輸,這一點是現在絕大部分企業做不到的,目前每天有上千萬只口罩在向海外運輸。”
據悉,在此期間,有些運力受阻的企業找到聯醫幫忙解決海外運輸問題,還有些企業在海外沒有自己的銷售網絡,便尋求與聯醫的合作,希望將自己的產品推向海外市場。
對于2020年的規劃,聯醫會繼續朝著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和布局快速推進。在不斷豐富產品線的同時,擴大客戶基礎,爭取覆蓋更多的國家及地區,讓更多小b服務C端。王鵬坦言,這次疫情確實為聯醫的發展帶來了非常正面積極和快速的影響。
“我們今年應該是有4000萬的稅后凈利潤,訂單量增長近5倍,而且像意大利的倫巴第大區、法國政府總理辦公室等是直接在我們這里采購。因此,我們的資金實力、客戶推進、供應鏈提升的速度都有大幅提升,把原計劃的路線圖提前了一年。”
他表示,實際上醫療防護物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行業,只是在此之前可能并不為大眾所了解。疫情過后存量市場會進一步擴大,因為各國政府會意識到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應急的庫存的需求,從而在這個方向投入更多預算。“因此,我們除了做醫療界物資,今后還會推出自有消費級品牌,并應用于國內和海外市場中去。”
此外,由于資金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聯醫會在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 數據科技方面加大投入,加速發展,進一步的構建自己的壁壘。
聯醫在2019年5月完成了2000萬美金的B+輪融資,今年會不會有新的融資意向呢?
對此,王鵬表示,今年確實還是希望與更多的投資機構合作,再完成一輪融資。“但由于最近業務很忙,我們其實還沒有主動出擊,基本是來找我們的比較多。目前有近10家資方找到我們,估計后續可能會更多。”
疫情對于整個互聯網醫療都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王鵬判斷,全球存量市場規模可能從1萬億人民幣擴大到1.2萬億人民幣。更為最關鍵的是,疫情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制造和中國品牌的認知,2020年可能是中國醫療物資品牌全球化的轉折點。
“現在大家會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原來這些醫療物資其實還是要靠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應該說,這是中國醫療物資品牌在國際舞臺的閃亮登場,也是一塊里程碑。聯醫在這一波里也可以稱得上是領頭羊,我們現在有LYCNMED、LM、PANCARE幾個自有品牌,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窗口機會。”王鵬說。
不過,高光時刻的背后也反映出一些中國醫療器械領域的痛點。
王鵬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這個行業還處在一個低端制造和代工的位置,小、散、亂,需要產業互聯網平臺整合產能與品牌,加速品牌集結和出海。“大家在一個同質化、低價的領域去競爭,這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應該進行消費整合,讓整個產業上游供應端更優質、更具獨特競爭力的供應商或制造工廠通過平臺的方式脫穎而出。”
同時,由于醫療行業專業門檻更高,需要專業知識與互聯網背景的結合,目前與產業互聯網的融合程度并不高,還處于早期階段,接下來會迎來進一步的整合與發展。
“在這個領域不摸爬滾打個三年,對各國相關法規、產品認證等信息可能都了解不透。疫情下數字化程度加深,加上中國自身供應鏈的優勢,相信會加速醫療器械的產業互聯網化進程。我認為,這個行業的前景將是輝煌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6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3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23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1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