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擴散以來,運力短缺、供應鏈中斷和無法制定貨運計劃是目前貨主面臨的三大問題,但這些問題會持續多久?
從二月開始,大部分國際貨主面臨三重挑戰:
中國供應鏈中斷導致貨物供應的推遲,進而導致集裝箱貨物進出口量下降;
海運運力和集裝箱設備短缺。其中,二月有105班跨太平洋航次和亞洲至北歐/地中海航次被取消,而歐洲的冷藏集裝箱設備和美國墨西哥灣的普通集裝箱設備都出現了短缺;
由于貨主對目前雙重采購(Dual sourcing)和運輸方面發生的問題到底會持續多久無法預計,從而無法做出新的貨運計劃,使得進口商不得不持觀望態度。
目前為止,這種情況已導致貨主支出了以百萬美元計的集裝箱滯留費,而承運商更是損失幾十億美元的收入。貨主無奈被迫支付更多運費鎖定艙位以保證緊急貨物能準時送達,而大量的空置船舶卻在等待貨物,并因為失去生意而蒙受經濟損失。在人員方面,中國運輸和海關工作人員曾因檢疫措施無法工作(現在大部分人員已恢復工作,同時辦公室工作也恢復正常),許多公司禁止員工國外出差和供應商、客戶當面開會。電子商務和遠程辦公的壓力驟增。
大家最關注的問題是這些情況何時能結束。我們并不能給出完整答案,但德路里基于給貨主、港口和航運公司的咨詢工作的經驗以及德路里海事研究部門的研究,為下一階段中行業如何應對這場危機提供一些分析。
根據貨車交通數據分析,中國供應鏈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65-70%的水平。中國南部和東部有恢復程度較高,但前往湖北的貨車交通量只有去年同期的20%。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制造業已經恢復到完全生產能力的70%。
德路里(Drewry)中國區董事韓寧女士提到,“中國正在努力通過盡快復工來保持其在世界供應鏈的地位”。但是在三、四月恢復生產后,她預計生產商將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工廠是否能收到新的訂單來保持生產(這取決于主要從中國進口商品國家的需求,特別是歐洲和美國),另一個是全球疫情蔓延對原材料供應的影響。她強調,這兩個因素會加劇中國制造業恢復正常化的困難。更多美國進口商為了供應鏈多樣化,會更多地從東南亞進口。
集裝箱船舶運力可能會在三月末恢復。船公司對中國出口貨物增加充滿信心。CMA CGM在3月6日發表聲明稱,隨著西方國家尋求重建庫存,一旦疫情穩定下來,需求量就會迅速上升。因此,該集團預計在3月中旬開始恢復正常運力水平。
一些船公司正在將堆積在美西港口的空箱運回亞洲。
但是,航運供需的不平衡將導致運費的劇烈波動,可能會使小貨主和擁有低價值貨物的貨主面臨運力短缺的問題。歐洲至中國的即期運費在過去三周已上漲31%。
圖1:鹿特丹-上海集裝箱即期運費
來源:德路里全球集裝箱運費指數
從亞洲出發的兩條主要航線在三月份的取消航次數量僅為二月份的三分之一。
表1:航次取消情況
來源:德路里航次取消和船舶等待時間每周跟蹤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US 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預測,4月份美國港口的總集裝箱運量將比去年4月增長4.5%,比今年2月(近期最低點)高出29%。
預計無船承運人和投機船公司會因有限的運力而向貨主施壓,并要求更高的運費。沒有運力保證的貨主將很難在貨運量反彈時得到足夠的艙位。
有貨主最近向德路里(Drewry)表達了他們的擔憂,擔心未來不確定性會影響他們運輸業務。多國消費者信心有所下降。盡管中國的生產能力已得到恢復,但世界其他地方在疫情的影響下仍前景未明。中國之外的消費者需求和生產能力是否會受到長時間打擊依舊存疑。依賴空運運輸(如藥品和電子產品)的的行業是否會受到國際航班減少和對非本土卡車運輸關閉部分邊境的影響仍是未知。
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我們已知市場將會劇烈波動。因此,我們希望貨主、貨代等所有相關方根據市場和行業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在目前不可預測的情況下考慮短期安排而不是長期承諾。關注即期市場的發展,并加以利用。如果同時有來回程貨物,可以考慮重復利用集裝箱設備。
同時,盡管中國正在恢復生產,但是消費下滑、油價暴跌仍會導致運費劇烈波動,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進去。
德路里(Drewry)提供多種服務可以幫助貨主,包括定期分析報告如《德路里集裝箱預測》、《德路里取消航次和船舶等待時間每周跟蹤》、《德路里集裝箱運費信息庫》、定制化海運采購咨詢服務和德路里低硫燃油價格跟蹤,等等。
不管危機持續多久,貨主們都需要花費很多力氣、依賴好的數據、可能還需要一些運氣,來應對疫情帶來的難關。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