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董揚汽車視點》上發布了《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一文。在文中,他發表了一些個人觀點。他認為,疫情可在多長時間內得到遏制尚不可知,可能還需要1-2個月;如果政府不采取刺激汽車市場的政策措施,全年汽車產銷可能下降10%,如果采取措施,則有可能下降小于5%,甚至與去年持平;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形勢不容樂觀,等等。如下是原文:
當前形勢錯綜復雜:既要防控疫情,又要恢復經濟、生活秩序;既要考慮國內形勢,又要考慮國際疫情發展的影響;既要考慮短期影響,也要考慮長期影響。就此筆者發表一些個人觀點,管窺蠡測,以饗博友。
2、疫情對于汽車產業的長期影響主要在市場
我國目前第三產業比重已達到60%,其中廣大服務行業、旅游業受疫情影響更大,恢復更晚,今年負增長幾成定局。因此,今年會有相當比例的人群收入低于去年,這將對今年汽車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由于我國汽車市場已連續兩年負增長,所以汽車產業總體上有相當多的富余產能。因此從全年來看,疫情對于生產端的影響是可以彌補的,而對于市場端的影響則難以彌補。
3、對于全年汽車產銷的估計
如果政府不采取刺激汽車市場的政策措施,全年汽車產銷可能下降10%。如果政府采取措施,有可能下降小于5%,甚至與去年持平。
5、關于刺激汽車市場的政策措施建議
主要有:一是限購城市將今年的限購份額擴大一倍。二是1.6升以下乘用車車車購稅減半。車購稅(過去曾名為道路附加費、車輛購置費)已征收30多年,主要用于我國道路建設,對于我國建成世界第一的公路網起到了重大作用。2018年《車輛購置稅法》制定過程中,業內就有強烈意見,建議在交通路網基本建成的今天,該稅法應兼顧節能減排,對于小排量汽車采取較低的稅率。三是鼓勵以舊換新,淘汰老舊汽車。對于淘汰乘用車國三及以下、商用車國四及以下車輛,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少量給予補助。四是有關政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的“放管服”措施,例如多部門合并管理、《公告》簡化管理的措施盡快出臺。筆者過去一直不贊成對于汽車市場采取救市措施,當前疫情影響之下,筆者認為有必要采取措施,但應盡量采取可以長期實施的政策,避免短期措施的負面影響。
7、全行業要更加重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理由有三:一是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潛力更大,技術含量更高,更安全并且駕駛體驗更好,而且是與世界同步發展。二是可以帶動動力電池、電動動力系統、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線控底盤以及5G通訊和互聯網、物聯網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及經濟的發展拉動作用更大。三是政府決定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包括5G通訊基建、特高壓輸變電、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七個領域,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2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5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9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