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供應鏈的風險該怎么管,你為什么不寫寫風險管理?特別是最近,新冠病毒的影響下,供應風險大增,有位讀者甚至很憤怒,在我的公眾號上留言,好像我不就這話題說點什么,就不是同恤國難,見死不救。我當然不在乎道德綁架,但還是忍不住在這里說幾句。
首先想想看,醫書中,有沒有專講長生不老的章節?沒有,但我們知道,每一種藥、每一個藥方都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更久。企業管理的書中,有沒有專門寫如何賺錢的章節?也沒有,但我們知道,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篇章,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企業盈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經典中,有沒有專門寫如何升天的章節?當然也沒有,但我們知道,宗教的每一句話,都是讓人向善,為來世的永生也罷,升天也罷“攢積分”。
是的,我沒有專門的篇章談風險管理,但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談的每一個話題,都跟風險管理有關。
就拿預測來說,風險是沒法準確預測的,但并不是說就不能預測。比如競爭對手會打折,促銷,上新品,這會影響我們的需求,對我們來說是風險。但他們以前干過,以后也會干,總有一定的模式,或模糊,或清晰,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判。從歷史數據開始,由職業判斷結束,整合我們對以往的經驗,還有對未來的預判,我們就可以更準確地預判,控制我們的風險。
當然你知道,所有的預測都是錯的,那我們就得設置一定的富余量,不管我們叫安全庫存、提前量還是別的名稱,來應對預測不準的風險,這就是庫存計劃的一部分。所有的計劃都是錯的,那需求預測和庫存計劃都失敗了怎么辦?我們就得靠供應鏈的執行來彌補,盡量減輕計劃失敗帶來的風險。這就是我和趙玲的綠皮書《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需求預測、庫存計劃、供應鏈執行》的主旨。
對于供應鏈執行,大部分的增值活動發生在供應商那里,怎樣才能驅動供應商快速響應?很簡單:你得成為它們的大客戶。有人說,等我做到蘋果那么大的時候,我就是人人的大客戶。那不行,你等不到那一天——你會死在路上的。既然做不大分子,那就做小分母,跟數量有限的供應商做生意,集中采購額,把有限的生意給有限的供應商。那如何才能減少供應商的數量?你得選好、管好供應商,否則找了一個供應商干不好活,那自然就找第二個、第三個,供應商就越來越多,采購額也就越來越分散。這就是我的紅皮書《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3版)的核心內容。
或許有人會說,我已經是供應商的大客戶了,但供應商還是不鳥我,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把最后一點產能給我的競爭對手。原因不是你命苦,而是你把供應商的最后一個子兒都榨出來了,變成了供應商最不盈利的客戶。試想想,如果是你的話,行業性或季節性產能短缺的時候,你把最后一點產能給高盈利客戶,每件產品賺5分錢;還是給低盈利客戶,賺2分錢?你不用是個MBA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來。
作為大公司,我們總擔心拿不到“行業最低價”,但一旦拿到了,也就成功地把自己做成了供應商的“備份”,從而系統增加了旺季的交付風險:淡季的時候,供應商做我們的生意,不賺錢,不過能夠養活工廠,就等熬到旺季,犧牲我們這樣的低盈利客戶,從高盈利的客戶賺錢。這就是供應商戰略問題,我的每一本書中都提到,有幾百篇文章在談這些。
再比如長期關系。我們一旦處于危機中,有求于供應商的時候,總是搬出“長期關系”來,但我們自己是不是在“長期關系”?短期關系導向下,你處于上風時,就每三天跟供應商砍一次價;那風水輪流轉,當出現行業性的短缺或天災人禍時,你能期望供應商跟你“長期關系”嗎?要知道,像地震、水災、疫情這樣的天災人禍,我們注定是沒法計劃的——我們得靠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執行來補救。跟關鍵供應商建立長期關系,做個優質客戶,直接決定了在危機中,我們能否得到這些合作伙伴的支持。
那什么才算“優質客戶”?我總結了三點:多給生意,少制造麻煩,多解決問題。多給生意我們已經說過,解決方案在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上:只有選好、管好供應商,供應商的數量才會減少,我們的采購額才會集中,供應商才會有更大的規模效益。少制造麻煩,關鍵是做好需求管理,通過理順需求來理順供應。比如跟研發協作,做好設計變更;跟營銷協作,提高預測準確度等。多解決問題呢,就是不通過轉移問題來解決問題,因為合作伙伴往往處于更糟糕的位置來解決問題;而是通過協作,幫助合作伙伴更好地解決問題。
做個優質客戶,符合合作伙伴的利益,也符合采購方的利益。但不管是多給生意,還是少制造麻煩,都不是短期能做到的。多給生意要求供應商整合,往往是三年五年的周期:你很難在現有生意上主動淘汰供應商,而要靠把新產品、新項目集中在有限的供應商身上,等老產品、老項目結束了,老的供應商就自然淘汰了。少制造麻煩也是,需要長期努力,理順供應鏈與設計、營銷兩大內部客戶的關系,幫助、督促他們做好需求管理,是個長期過程。
這些都是基本功,直接決定了風險來臨時,我們能否有效應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光沖著臺上一分鐘去,是沒法實現臺上一分鐘的。現在你知道,把風險隔離出來,想單獨“管理”是多么不現實。風險發生了,有些人總是希望我有什么好主意,好救他于水火中。答案是我沒有什么好主意:風險來臨,就如油缸倒地,你能做的就是盡快扶起來;你扶不起來的話,我也扶不起來。我的價值呢,就是勸你平常把那些該做的事都做好,比如油缸不要放在擋道的地方,要盡量遠離柴火,要蓋上蓋子等。這些都不是什么訣竅,都平淡得跟空氣和水一樣,但離了空氣與水,多好的仙丹也沒法讓你長壽。
講個笑話,來結束本文。幾年前,我在北京打車,一上去發現車上有三尊神像,一尊是觀音,一尊是關云長,還有一尊我不認識。問的哥,這是干什么?答曰保平安。保平安,那你為什么不系安全帶?是的,這老兄大概40歲上下,留著寸頭,穿著圓領老頭衫,趿拉著拖鞋,典型的中年油膩男形象,的確沒有系安全帶。我們日復一日,把那些基本面的事做到位,就是我們的安全帶,是我們最好也是最重要的風險管控措施。
我知道,有些人看到這些很沮喪,特別是那些入行不久,涉世不深的人,或者迷信捷徑的人。我想說的是,這世上沒有救世主。我不想做個宣傳救世主的,也奉勸你,不要成為信奉救世主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51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4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46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21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16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105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95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8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93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9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