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周伯通(微信ID:zhimingco)
來源 | 物流沙龍
繼國資委批準中國外運長航集團以無償劃轉方式整體并入招商局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之后,兩大企業的業務融合就在持續推動。
8月22日,中外運長航集團控股的H股公司(2013年在香港上市)中國外運發布公告,公司與招商局訂立收購協議,擬以人民幣54.5億元向招商局收購招商局物流集團的全部已發行股本。
也就是說,中國外運擬以人民幣54.5億元(8.18億美元)向國有母公司收購一家物流服務供應商。(注:中外運長航是2009年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重組合并而成,而中外運長航于2015年12月整體并入了招商局集團,成為了其全資子企業。)
簡單說說招商物流和中外運
招商物流為招商局旗下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核心企業,組建于2000年,注冊資本12.5億元。截至2016年底,旗下總資產共178億元,2016年年度營業收入132億元,利潤總額9.1億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71.4億元,稅后凈利潤2.7億元。
目前招商物流旗下設立了五大物流業務平臺,包括:普貨合同物流、公路快運、冷鏈物流、國際供應鏈物流、托盤共享租賃。
在物流資源方面,公司擁有規模超過200萬平方米的自有土地面積,自建倉庫達到114.8萬平方米的自建倉庫面積,經營倉庫面積達到221萬平方米,可控車輛超過30,965臺。
招商物流已經在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西北、華中、華南7大經營區域擁有全國性物流網絡實體,在全國153個城市設立了物流運作網點815個,物流配送可及時送達全國700多個城市,全國性物流網絡布局初具規模,2016年運輸周轉量83.7億噸公里。
而中國外運成立于2002年,是母公司中外運長航集團控股的H股公司(2013年在香港上市),為集團發展綜合物流的旗艦。截止到2015年12月,公司擁有從業員工27150名,總資產350.8億元人民幣,凈資產184.6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包括海運、空運、公路和鐵路運輸、國際快遞、船務代理、倉儲及配送、碼頭服務等基礎服務。
目前外運發展專注于空運貨代,母公司中國外運專注于海運貨代和特種物流代理。2016年全球貨代業務量排名:中外運位列空運全球第10、海運全球第3。
合并后對雙方有何影響?
近年來,招商物流體系內先后增加了招商美冷、恒路物流、招商路凱等新成員,投資5億美元的中白商務物流園也將建設完成,2016年招商物流又向招商局集團和中外運長航收購了8家子公司。
而這次中國外運與招商局物流的合并,通過招商物流的倉庫資源與中外運的服務能力“輕重結合”,把旗下平臺有效整合可見內外融合協同的需求是十分明確。
一方面,招商物流的特點是“重”,倉庫車隊較多,這和中外運系的空運海運業務都能協同。
另一方面,招商局物流旗下龐大的貨源為貨代業務帶來更多增量,貨代毛利率有提升空空間。
而中國外運在公告也提到稱,本次收購有利于將現有的物流資源與目標公司結合,構建更加龐大的物流網絡,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務,例如增設零擔貨物及冷鏈物流業務,進一步鞏固中國最大物流公司地位。
此外,據興業證券分析,此次雙方合并也會促進外運發展(中外運長航集團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加快外延并購的進度。
因為外運發展本身物流主業向好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從今年上半年情況來看,電商物流板塊收入同比翻倍,利潤同比增長20%,專業物流、貨運代理均穩步增長。但還是與招商局集團對物流板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外運發展要跟上整個集團對物流板塊的戰略規劃,加快外延并購的進度。
同樣地,收購交易也可減少公司與其控股股東之間的直接競爭。
合并要沖世界500強?
在今年的2月6日,招商物流年會提到了一個重要的點:招商局集團對物流板塊提出新的目標,要為物流產業盡快成為集團第二個世界500強努力奮斗。
而在一天后(2月7日)的中國外運長航年會上,同樣招商局集團對中國外運長航和物流板塊提出了指導和要求:根據招商局集團的領先戰略,物流板塊要落實好“百千萬億”工程,要實現“世界500強”的戰略目標。
但要實現談何容易呢?
翻看以往評選世界500強的標準,主要還是要看營業收入數據(當然,利潤、資產、股東權益、雇傭人數等也會作為參考指標,但不是最主要標準),這樣我們對比《2017年財富全球500強》最后一位的AutoNation公司(營業收入216億美元、利潤4.3億美元)我們就能發現,要成為世界500強公司最少要達到營收1406億人民幣(216億美元)的入門門檻才行。
而2016年,中國外運長航集團的營業總收入是865億元,加上招商物流2016年的131億元營收,共達到996億元,還差410億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果這兩年來要實現世界500強這個戰略目標,中國外運長航按照中國外運長航+招商物流目前的營收和增速這種想法會顯得不太靠譜,但并購會成為一種比較可行的方式。
之前中國外運長航的規劃也提到,將會繼續加大兼并收購力度,加快從物流業務的提供者轉變成物流業務的整合者,切實從有國際業務的公司走向國際化的公司,著眼于國際化的標準、國際化的品牌、國際化的資本和國際化的市場,加大海外并購力度。
所以,未來我們還會看到集團加快推動內部重組整合。目前招商物流已經與中國外運進行合并,未來其規模效益及協同效應將在包括綜合物流、能源及散貨運輸、園區開發及港航聯運、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逐步顯現出來。
另外,也會加大對外兼并收購力度。因為重組整合實現內生增長是一個方面,要高速、高質、高效實現世界一流和世界500強戰略目標,外生增長也必不可少的。
相信,2017年還會看到其在物流板塊完成1-2個重大的并購項目。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5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0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8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