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系列的文章旨在理解競爭戰略以及供應鏈戰略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現在終于到了要如何制定供應鏈戰略的時候了。我們需要一套思路來完成供應鏈戰略的制定。
《Supply Chain Roadmap》一書給出了很好的四步法系統方法論,下面我將介紹這個方法。
企業總是希望它們的供應鏈能夠同時擁有這些能力:規模效率,速度,敏捷,靈活以及其他方面。然而,每一種這些能力需要不同的技能,在大多數案例中,這些技能在同一個供應鏈中也是互不兼容的。但是有可能在一家企業中建設幾個平行的供應鏈,每一個供應鏈關注不同的市場細分,匹配不同的響應能力和成本結構來適應它的目標客戶。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理解有企業中有哪些供應鏈在運轉,把他們加以細分,然后分析它們。
這里有三條細分供應鏈的通用原則:
a.最小化:企業的供應鏈細分后的數量必須盡可能的少,以避免過于復雜。
b.獨特性:每一個細分供應鏈應該有自己的獨特價值主張,來使得這條供應鏈的所有產品能夠滿足它匹配的客戶群需求。
c.簡單化:盡量只用一種分割標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兩種標準結合來用,否則就會很復雜。這里有一些分割標準:客戶行為,產品可獲性,產品壽命,需求穩定性,銷售量,分銷渠道,產品利潤,資產占總成本的比例,采購時長等。
供應鏈細分完之后,就需要開始理解每一個細分供應鏈的三個方面了:商業框架,獨特價值主張和供應鏈流程。
理解的過程需要完成兩種情景:第一種關注對當前供應鏈狀態的理解,第二種基于對未來或期望達到的狀態的理解。
有三個環節一定要做:
1.由評估團隊的每個人單獨評估。
2.團隊討論,對各自的觀點進行交流,最終達成一致。
3.在圖表上表示出來(如下圖,灰色為當前,紅色為未來要調整的;如果不需要調整,則維持灰色。)
在對組織所有供應鏈有了全面認識后,就需要對每條供應鏈按照如下三種模式進行參照評估:
1.未來的情況
2.最佳匹配的供應鏈原型
3.十種常識模式
參照是為了對比出差距,取決于參照的模式,差距可能屬于以下三種中的一種:
a.設計——獨特價值主張和供應鏈流程方面與供應鏈最佳匹配原型的差距。設計差距讓我們可以理解當前供應鏈和最佳匹配原型的差異。主要的目的是使當前正在分析的供應鏈和最佳實踐的差異可視化。
b.進化——獨特價值主張和供應鏈流程方面與未來的差距。進化差距有助于理解商業框架以及行業要素的變化。
c.合規——合規差距就是對照十種符合常理的通用模式。如果不符合這些,可能違背常理。合規差距目的在于確保不要放常識性錯誤,因為這些錯誤會引起供應鏈和商業戰略的失調。
評估環節讓我們清楚地定義了當前的供應鏈和參照標準之間的差距。最后一步就是要重新設計和部署供應鏈,這將使我們能夠定義行動計劃來減少差距。
為了確定這些差異是優勢還是劣勢,有必要評估差異的本質。
為了能夠識別差異是否是劣勢,建議看看是否符合如下至少一條標準:
a.差異有減少客戶感知我們的獨特價值主張嗎?
b.差異有削弱我們對供應鏈端到端的關注嗎?
c.差異給供應鏈造成的損失比帶來的價值更高嗎?
后續會詳細介紹里面的具體實施。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96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296 閱讀